APP下载

试验检测对铁路工程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9-11-29周广岩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9期
关键词:试验室铁路人员

周广岩

(辽宁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22)

铁路工程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内容,而铁路工程在整个国家发展的进程当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在当前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各地区都在不断加强铁路工程建设,正因如此,随着当下社会铁路工程数量的不断增长,此项工程当中对于质量的检测、控制也就成为当前社会人们关注的焦点。

1 铁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检测方法

1.1 压实系数K

我国铁路发展的前期,填土密度的现场测量主要有注水法、环刀法和灌砂法,这些方法都是通过破坏压实土面来测量的,每种方法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填料方式。现在很多检测单位利用微电子技术通过放射性元素测量填土的密度和含水量,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方便地检测填土的容重和含水量,它不仅仅效率高而且操作十分简单,得出的数据也极其直观明显。结合以上分析,这种方法十分使用在路基填土施工中,该方法常常与传统方法互相配合使用。

1.2 承压板检测法

铁路路基变形性质、弹性层状地基刚度的指标即铁路路基本身的系数,与承压板检测法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变形模量E(Ev2) 和地基体积系数K30 等都是承压板检测法检测的关键指标。

1.3 动态质量检测类别

动力触探检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根据锤击能量的控制,实现动力触探的探头以及探杆进入土质层中。从而根据在穿入土层中的阻力,进行力学分析,来判断该区域的土层变化以及施工工程的性质。其次根据不同的地层地基的实际情况,初步判定桩基承载力以及土体变形模量,选择适宜的动力触探型号实施检测工作。动力触探检测的要点是:首先动力触探使用的设备和机具应当安装稳固,保证作业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从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和失误。其次应当维持动力触探的探杆垂直方向和角度,以及锤座距孔口高度控制在1.5m 左右。最后按照每分钟十五次到三十次的频率进行锤击测探。动力触探检测结果的数据处理是:应当注意的是,根据选取的动力触探设备型号的不同,采取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

1.4 静力触探检测方法研究

静力触探检测的工作原理是:与动力触探检测方法相比,静力触探检测一方面可以实现单桥探头的贯入土层测量抗阻力,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土层的端阻和侧阻的测量。从而提供了施工工序的逻辑顺序和时间规划。与此同时,静力触探检测还可以实现土层界面的划分等。静力触探检测的要点是:首先应当安置好触探机具,通过反力措施,实现静力触探的测量深度。其次设置设备的数值为零,实现作业的均匀施压效果,保证贯入土层的过程中不出现反复操作,始终保持下降的方向。最后及时做好数据的收集和记录,按照每10~20 厘米的频率读取数据。静力触探检测的结果数据处理是:数据应当包含土层的名称,每层的参数值以及关系曲线,土质的湿度,地下水位的深度,以及地基的参数值等。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施工工程具有影响的软弱下卧层,应当特别标注出来。

2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专业人员配置不足

通过对现阶段铁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人员不足,且都以新手居多,责任心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如有的试验项目目的明确、原理简单,但是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需要2~3 人合作进行,但是有的试验室仅1 个人负责;有的试验人员能力不足,只能操作仪器设备,缺乏对标准和规范的学习,对试验目的、试验原理和数据分析一知半解;更有甚者,有的试验室为了赶工期,利用物资人员、计划人员、安全员等非本专业人员临时“兼职”试验员,这些“拼凑”的试验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也没有取得相应资格就上岗作业等等。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出现漏检、错检现象,而试验室出具的试验报告的真实性也值得商榷。

2.2 仪器设备检测问题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服务,并建设和维护好满足需求的检测和工作环境。但是在现阶段,有很多单位一味地压缩成本,缺乏对这方面的重视。一是不进行市场调查,只购买价格低廉的设备。许多低价中标的供应商提供的设备,仅是符合规范要求,根本无法保证设备的质量、可操作性和持续性,也不能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和维护保养。这些合格但不合适的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能适应现场的环境或施工负荷,经常“带病”作业。二是,忽视工作环境的重要性,比如炎热潮湿地带,不安装空调或空调效果不足,致使试验检测的温湿度不达标,同时也会导致试验操作人员身体不适;有的试验室操作环境能够满足要求,但是狭窄、阴暗、闷热潮湿等恶劣的办公环境也会导致试验人员情绪低落、积极性差,致使试验资料杂乱无章、错误百出。因此,不合适的仪器设备和“差强人意”的环境对试验检测结果和操作人员都构成威胁,存在很大隐患。

2.3 原材料材质不稳定

原材料不稳定影响最大的是混凝土,而调整配合比不需要大量的时间,更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这些因素在施工现场往往会因为工期、利益冲突等的原因无法顺利实施,致使生产的混凝土工作性差、难于施工,最终导致工程实体强度不足。

3 加强铁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对策

3.1 配足专业的试验人员

首先,试验室在建设前应充分和工程、计划等部门沟通协商,根据施工计划和实际情况配置人员。一是根据施工计划控制总人数,在目前的建设大环境中,“赶工期”是家常便饭,所以在施工黄金季节,试验室应提前储备足够的持证人员,这些储备人员可以从本单位其他施工压力不大的试验室调拨。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能力安排试验工作。对于操作复杂、试验周期长或重点部位的试验项目应由试验工程师负责、1 名熟练工专职操作再设1 人兼职帮助;对于简单、时间短的试验项目,由熟练工负责带领,1 人专职或兼职操作;试验报告则必须安排专职并且熟悉规范和参数的人员出具。其次,强化试验人员教育培训。一是营造学习氛围,以学习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为主,检测人员应熟悉相应的标准规范,在试验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规范,杜绝“经验”操作。二紧跟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被应用在铁路建设中,这促使试验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技术的“新陈代谢”。

3.2 进一步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现阶段,铁路施工企业要贯彻落实“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同时,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根据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落实质量第一的施工方针,全面提升铁路的施工质量,采取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手段与措施,确保质量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试验检测人员在铁路工程的检测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试验检测工作水平高低的关键,此外,一些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也都是人员监管力度不足所导致。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对试验检测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是试验室一项主要制度,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应对“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考核方法”中规定的管理功能、技术功能,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以达到事事受控。

3.3 提升铁路工程的试验检测管理水平

在开展铁路工程的试验检测时,相关管理人员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只有建立起考核制度才能保证试验检测质量。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做好试验检测的监管工作,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并且将监管制度落到实处,做好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不断提升试验检测工作水平。考核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在考核规章制度和考核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上,相应的工作人员只有完善好考核制度中的相关条约,做到事无巨细,对于相关人员也要定期地开展考核工作。为了提升试验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相关人员应当落实好奖惩制度,不断地提升试验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从而保证试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时,在施工单位中,需要建立起中心试验室,并且成立多个现场试验检测小组,铁路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负责安排管理好中心试验室,而试验检测小组的工作由每个小组的组长直接管理安排,对这些人员也要定期考核。

4 结语

因为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的使用时长,因此世界各铁路国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检测方法,来确保铁路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使铁路发展的更、人们的出行更方便舒适、列车运行更安全。

猜你喜欢

试验室铁路人员
商品混凝土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DB Living Lab试验室ETCS L3演示试验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焓差试验室湿度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溯源管理系统研究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