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安全“双体系”预防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19-11-28魏永前陈洪霞姜享旭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危险源隐患实验室

魏永前,陈洪霞,姜享旭

高校实验室安全“双体系”预防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魏永前,陈洪霞,姜享旭

(苏州大学 实验材料与设备管理中心,江苏 苏州 215021)

苏州大学作为首批入列“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发展和改革的步伐日趋加快,学科水平不断提升,相应的实验室安全风险也在逐年加大。鉴于此,学校在构建实验室安全“双体系”预防机制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从实验室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着手,系统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预防体系,有效降低了实验室安全风险,减少了安全事故隐患,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验室安全;安全预防体系;安全管理;分级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场所,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动融合创新和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随之而来的是各高校对实验室的投入越来越大,各个高校实验室数量、仪器设备和从事实验室相关工作的人员等都在逐渐增加,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实验室管理难度加大,尤其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近年来发生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引发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是保障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1-5]。

我校在构建以风险分类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的实验室安全“双体系”预防体系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系统性地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预防与治理管理体系,卓有成效地降低了实验室安全风险,减少了事故隐患。

安全“双体系”预防机制是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的重要实践。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双体系”预防机制的2个核心环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并对各个过程制定规则、原则,进行过程控制并做到持续改进[6-7];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补充,通过隐患排查,发现新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而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实施安全“双体系”预防体系,目的是实现安全风险管控在事故发生之前,排查治理隐患在事故发生之前。

1 实验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画”出实验室“风险图”

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人、机、料、法、环、测6大要素,而实验室的危险源管理则是基于此6大要素进行的辨识和分析。在企业中,引入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对6大要素通过风险辨识与评价、系统化管理,有效控制了在生产作业中事故的发生。

高校实验室与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高校实验室的危险交叉性强、分布广,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难度大。针对高校实验室的特点,我校对6大要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估采取“二步走”策略。

第一步是对学校所有实验室开展以房间为单位的实验室信息统计,统计信息包括实验室基础信息(校区、所属学院、面积、使用性质、责任人等),人员信息(教育培训、准入、持证上岗、劳动防护、职业卫生等),实验室危险有害信息(危险化学品、气体钢瓶、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放射源与放射性同位素等危险物资,高温、冷冻、高压、高电压、高速、射线装置、特种设备等危险性仪器设备,危险性工艺和危险性操作信息)、安全设施设备及安全防护信息。

第二步是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的规定,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与风险评估,再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危险源(点),登记建档、建立台账,实行分级管理,对各类危险源(点),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监视与控制措施,并编制各级危险源(点)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实验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结果“画”出实验室“风险图”,哪些实验室有危险源,哪些实验室有较大隐患等。

2 建设“双体系”预防体系——风险分类分级管控措施

参考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安全检查表法和专家评议法,使用数学模型量化计算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分级。

从技术安全和管理上对风险进行管控,其中技术安全是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2个方面考虑。管理上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健全的制度保障,建立严格的实验人员的教育培训与准入机制、科学的检查体系、完善的应急保障体制、形象生动的文化宣传等。

2.1 技术安全上的风险管控

消除危险源、控制能量、采用隔离等是技术安全常采用的安全措施,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设备设施、物料等,从技术上对风险进行管控。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技术安全措施以消除危险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如在生物实验中用无毒的GelRed等替代传统的、具有强致癌性的溴化乙锭,消除物料对实验室人员的伤害;在有机合成实验室为了控制大剂量石油醚、乙酸乙酯等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购买微量柱层析设备替代传统的柱层析工艺,大幅减少了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推行“绿色实验室”理念,为危险废弃物购买“第三方服务”,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制定回收手册,实施分类收集,不经过合并、暂存等环节,直接清运出校园加以综合利用,减少了危险废弃物合并回收过程的各种危险等。

2.2 管理上的风险管控

我校在组织机构、制度、师生能力建设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现阶段的、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体系。

2.2.1 管理上的控制基础——组织机构建设

构建职责分明、合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管理控制的基础。我校自上而下建立了学校层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和二级单位层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分委员会。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学校分管实验室安全的校领导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组成,“地位”等同于学术委员会,决策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各二级单位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分委员会,包含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教授、学生代表;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技术安全委员会,如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委员会、辐射安全与防护安全管理委员会、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机械、电子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等。通过组织建设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谁使用、谁负责,业务谁主管、安全谁负责”的原则,真正实现全要素各环节的实验室安全保障[8]。

2.2.2 管理上的控制前提——制度建设

安全工作能否做好,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是前提、方向。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得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上自上而下建立了四级管理制度:一级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条例,是所有实验室安全工作制度的依据和保障;二级是基于“方法论”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要素,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如教育培训、考核与准入,安全监督检查与隐患治理,事故应急、处置与责任追究等;三级是各二级单位层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四级是基于技术标准和规范支撑的实验室安全规范。四级管理制度的建立,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任何管理都有章可循[9-10]。

2.2.3 管理上的控制根本——师生能力建设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在于从安全教育、培训入手,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切实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使保障安全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首先,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开设实验室安全课程、组织安全培训讲座、安全管理培训班、安全活动月、安全交流论坛、安全宣传海报等。其次,安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要广,不仅要对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开展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也要纳入培训中来;再者,安全教育培训应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类型的人员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应区别对待,哪些人员必须接受哪些安全培训项目、是否强制培训、是否必须通过考试、多长的培训学习时间等都应明确。对于新入校的教工、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类型人员,根据其不同专业,给予明确的培训和考试要求,并将教育培训作为实验室安全准入条件的重要参考,未经安全培训、未通过考试,不得进入实验室[4-6]。

在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的同时建设实验室应急能力保障体系,提前制定完善、可行、科学的应急预案,尤其是在面对常见的火灾、爆炸、中毒、辐射以及病原微生物污染等安全事故,同时强化应急预案宣传,使得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人手一册,学习相关逃生和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遇到紧急情况,能够不慌不乱,有效应对突发事故,同时每学期都举行各类安全应急演练,通过演练逐渐完善预案。

3 建设“双体系”预防体系——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3.1 专项行动

我校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隐患治理专项行动,针对存在大剂量使用危险化学品、不规范使用特种设备、过量储存危险废液等安全隐患,以及安全隐患易发、多发的实验室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以防范重大风险,减少重大隐患,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3.1.1 大剂量使用危险化学品专项行动

学校定期对使用大剂量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开展全面的隐患排查专项行动,从化学品风险、设备设施风险、人员风险、工艺风险、操作风险、环境风险以及废弃物风险等方面进行隐患排查,根据排查结果,建立包括危险品数量、种类、用途、安全责任人、使用人等完整、科学、清晰的台账信息。同时要求使用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培训考核,且签订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安全责任书。

从事大剂量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必须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登记备案。对于实验室无备案、人员无培训、安全条件无评估的“三无”实验室采取关停整顿。

3.1.2 防火、防爆专项整治

对能够引起实验室火灾、爆炸等危险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制度的缺失,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气体钢瓶使用、废物处置以及不规范使用高温、高压、高电流、高速、冷冻等仪器设备。通过防火、防爆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对危险品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3.1.3 特种设备和射线装置专项整治

建立全校特种设备和射线装置台账,整治无登记证投入使用、设备及安全附件未定期检验、人员未持证上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应急措施及警示标识张贴不到位、使用台账不规范、未履行环评手续、设备及环境未按规定进行监测等不规范行为。通过特种设备和射线装置专项整治,确保特种设备和射线装置设备使用合法合规。

3.2 开展实验室安全月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我校在隐患排查治理中围绕实验室安全,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室安全月活动:“医学/生物实验室安全月”“辐射安全与防护安全活动月”“实验室防火防爆安全月”,并举办安全专题讲座、安全论坛、海报展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推动我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提升了整个学校实验室管理水平。

3.3 开展实验室提升诊断,购买第三方安全服务

在社会治理转型背景下,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已经或正在成为社会有效管理的重要机制。第三方的安全专业技术团队,在政府监管部门和用户之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既有效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多元化和精细化的需求,又符合政府监管的要求,实现管理效率与公正的最大化。

我校通过政府主管部门,邀请苏州工业园区EHS技术专家对学校重要实验室展开“安全提升工程”,使实验室安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得以持续改进,同时购买第三方评估公司实验室安全专业服务,从建立实验室安全模型、重大危险源辨识到复合性稽查等。

4 “双体系”预防机制的支撑手段:安全体系全信息化——云中实验室的建设

利用信息化建设云中实验室,是整个安全“双体系”预防机制的支撑手段。

我校云中实验室建设分为实验室安全信息数据治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业务功能和实验室安全信息统计及应用3大部分。

实验室各业务子系统(考试系统、人员管理系统、安全检查系统等)处理实验室相关业务,其处理数据包含与实验室相关的人员、物料、设备、环境等方面数据,此类数据通过物联网平台、视频分析平台或其他数据平台获取;实验室安全信息数据治理工作大致分为2步,首先上述数据经数据平台的采集进入数据库,其次入库数据经过清洗与治理构建相关主题库与专题库;根据实验室安全信息统计子系统的需求构建相应专题库,用于生成实验室统计报表。

实验室安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将所有的实验室安全有关的数据统一整合到数据平台中,通过数据平台实现业务之间、业务与其他职能管理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信息数据开放、交互、共享,提高数据的共享水平,师生对实验室所有相关的工作只需通过一台计算机或一部手机一次登录就能实现,减少无效、重复的劳动量,提高了师生的参与度,给师生实验室使用及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实验室安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将实验室各要素(人、财、物)通过实验室安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实验室动态信息(危险物品信息、仪器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等)的获取更加及时,提高了应对实验室安全突发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实验室安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及时精准获取实验室安全动态信息,使得获取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准确性更高,对各级各类管理者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数据支持,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精准施策[11-12>]。

5 实验室安全“双体系”预防机制实践结果运用

我校在构建实验室安全“双体系”预防机制时,从实验室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着手,对实验室危险源进行评估和排查治理,根据危害性大小,将实验室分为“红牌”“黄牌”和“绿牌”实验室。“红牌”实验室是指危害极大,隐患一时难以整改且防控措施不力的实验室;“黄牌”实验室是指存在危害,隐患可控和措施得力的实验室;“绿牌”实验室是指安全可控的实验室。

学校专门制定了“红牌”实验室标准,并结合“苏州大学实验室安全标准化检查表”,对列为“红牌”的实验室,首先立即停止实验,并指定专人负责整改落实,每天报告整改进度,直至“红”转“黄”至“绿”,做到隐患闭环整改;对一段时间,一间实验室,连续2次被列为“红牌”的实验室,相关责任人作出查处,并坚决关停;采取各种“回头看”,坚决杜绝“红黄牌”实验室治理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坚决杜绝“绿转黄、黄转红”现象。

6 结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对各高校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我校“双体系”预防机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从实验室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着手,系统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预防体系,有效降低了实验室安全风险,减少了安全事故隐患,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1] 李志刚,何一萍,宋强.贵州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 35(12): 9–12.

[2] 孙杰,尹云锋,李守中,等.构建生态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 38(6): 273–276.

[3] 柏玲,黄镇东.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重要意义及安全教育体系[J].实验室科学,2019, 22(1): 218–220.

[4] 张恭孝,崔萌.高校实验室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 38(3): 277–280.

[5] 闫旭宇,李摇玲,陈国梁,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化工,2019, 47(12): 171–172.

[6] 张奇峰.多元共治视角下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路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36(3): 185–186.

[7] 王羽,李兆阳,宋阳,等.“双一流”建设视野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主动防御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36(2): 8–10, 17.

[8] 赵艳娥,贺锦,乐远.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 34(6) : 290–293.

[9] 任萌,段自超.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J].教育学论坛,2019(4): 14–17.

[10] 罗广福,苏英明,钟坚.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2): 73–75.

[11] 孟兆磊,林林,牛犁,等.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 32(7): 404–407.

[12] 潘蕾.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 34(3): 549–55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Double-system” preventive mechanism for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WEI Yongqian, CHEN Hongxia, JIANG Xiangxu

(Laboratory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Center,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

As one of the first universities to be listed in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Suzhou University has been accelerating its development and reform and improving its discipline level. However, the corresponding laboratory safety risk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view of th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system” preventive mechanism for the laboratory safe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explored. Based on the hierarchical control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a set of effective laboratory safety preventive mechanism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ed,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laboratory safety risks and hidden dangers of safety accidents. Moreover, it provides guarantee for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Meanwhile, it offer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laboratory safety; safety preventive system; safety management; graded management

X921;G642.0

A

1002-4956(2019)11-0015-04

10.16791/j.cnki.sjg.2019.11.004

2019-05-20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项目资助(GS2015YB11)

魏永前(1971—),男,江苏盐城,硕士,高级实验师,实验材料与设备管理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E-mail:yqwei@suda.edu.cn

陈洪霞(1981—),女,江苏盐城,博士,副研究员,从事资产管理及仪器设备管理研究。E-mail: hx.chen@suda.edu.cn

猜你喜欢

危险源隐患实验室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