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管理对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2019-11-27刘胤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6期
关键词:躁动不良事件

刘胤

[摘要] 目的 分析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麻醉恢复期患者对其发生术后躁动以及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该院需要进行麻醉的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数字随机分组成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实验组患者给予PDCA 循环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躁动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4.44% vs 22.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6% vs 24.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麻醉恢复期患者采取PDCA 循环管理,临床效果明确,有效改善患者躁动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 PDCA 循环管理;麻醉恢复期;躁动;不良事件

[中圖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b)-0063-02

麻醉药物使用后使患者中枢神经或是周围神经组织发生可逆性功能,其可抑制并丧失痛觉。麻醉苏醒期躁动属于麻醉恢复期发生躁动,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定向力存在障碍,还可能存在暴力行为等[1]。术后发生躁动引起各类不良影响,如自行拔管,受伤等,麻醉躁动引发的原因较多,疼痛、气管插管、手术时间、长期使用抗抑郁类药物等都是发生躁动的高危因素[2]。PDCA循环管理是为了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而进行的一个循环过程,是一项具有持续性、完整性、环环相扣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起到促进作用,其分为计划(P)、执行(D)、检查(C)和处理(A)4个阶段。该次研究对该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麻醉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麻醉恢复期采取PDCA循环管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到该院需要进行麻醉的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择期手术患者;②符合全身麻醉手术适应证;③自愿参加该次研究;④知晓主要办法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律不齐者;②存在精神障碍;③有哮喘疾病史者;④对所用麻醉药物过敏者。采取数字随机分组成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8.93±7.26)岁,平均体质量(58.29±9.76)kg;实验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7.19±8.03)岁,平均体质量(57.44±9.27)kg。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加强术前宣传教育,将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告知患者,让其做好心理准备,对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呼吸频率、血压水平等密切关注,对患者术后呛咳、恶心呕吐、发烧、腹胀、出血等情况密切关注,一旦存在异常立即上报主治医生。实验组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主要办法如下。

①搭建PDCA循环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带头组织护理人员和麻醉医师组成PDCA循环管理小组。

②计划阶段(P)。PDCA循环管理小组对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观察分析发生躁动的相关因素,学习麻醉专业知识,对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呼吸道刺激、护理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并根据具体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根据不同患者个体情况,拟定符合其的麻醉恢复期管理方案。

③实施阶段(D)。对患者以及家属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让其知晓手术与麻醉的主要办法和相关原则,并耐心细致地对患者相关疑问进行解答,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麻醉。对病房环境进行检查,在围术期做好对患者的保暖、清洁以及沟通工作等。术后及时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视患者疼痛程度采取止痛措施。降低对呼吸道的各种不良刺激性,及时吸痰,随时检查各导管的畅通性;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加大巡视力度,有必要时可使用床挡或是束缚带对患者进行固定。术后加强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电解质以及酸碱值进行监测。

④检查阶段(C)。PDCA护理管理小组定期或是不定期进行抽查,每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并对恢复期已经发生的躁动及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并就有关具体情况予以分析总结,对护理人员存在的不规范操作以及不安全因素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意见进行跟踪落实,提升护理质量。

⑤处理阶段(A)。收集护士和麻醉师意见,对P、D、C 3个阶段发现的问题总结、分析,按实际护理情况对目标进行适当调整,重新拟定护理方案和措施,将新措施引入新循环以巩固上一循环取得的成效,实现护理循环。每周对上报的恢复期躁动及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和分析,通过科室内部全体人员会议的形式对出现的不良事件予以定性,并讨论沟通找出发生的原因,对麻醉制度、操作流程、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情况,最高3分,安静不存在挣扎为0分、吸痰等刺激操作时患者发生反抗为1分、无刺激时存在挣扎情况为2分、患者躁动剧烈需数名人员才可制止住为3分,躁动≥2分则属于发生躁动。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含了意外拔管、坠床、伤口出血等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由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躁动情况比较

实验组躁动发生率为4.44%,躁动发生率为22.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6%,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麻醉恢复期是行全身麻醉术后患者重要阶段,术后发生躁动机制尚不明确,由于躁动而引起的不良事件对患者及其家属都造成一定压力,同时也加大护理工作量[3]。同时躁动还将增加患者心脏负荷,导致血压以及心率发生变化等,还可能引起各类严重并发症发生。可见,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重要价值,预防和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需要采取必要的护理管理[4]。PDCA循环管理根据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4个阶段,按顺序实施工作质量管理,在患者麻醉恢复期操作过程中不断找出问题根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问题,使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术后躁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彭英华[5]等人的报道具有一致性,可见在PDCA循环管理过程中对患者加强麻醉相关知识的培训,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对患者所进行的相关操作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通过建立PDCA循环管理小组,并要求相关成员学习麻醉恢复期以及PDCA循环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并对学习情况进行严格考核。通过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加强治疗信心,并对围术期加强环境营造,让患者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加强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刺激性操作,加强安全防护管理,避免发生意外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就有关具体情况全面总结分析,以提高工作质量,同常规管理模式相比而言,PDAC管理具有良好的预见性、计划性和针对性,护理目标更加明确。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麻醉恢复期患者管理中,可有效降低躁动的发生几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明豫军,李辉,肖峰,等.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0,30(3):196-200.

[2]  郭雪叶.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10):139-141.

[3]  范黎云.全麻開颅术后麻醉苏醒患者躁动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73):277-278.

[4]  陈易,魏昌伟,俞一瑾,等.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1):34-36.

[5]  彭英华,连海燕.PDCA循环管理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拔管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20):169-171.

(收稿日期:2019-06-13)

猜你喜欢

躁动不良事件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游乐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躁动与淡定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