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9-11-27杨多元

名师在线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趣味性数学知识

杨多元

(甘肃省凉州区发放镇发放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以看出,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学生,其学习效率是其他学生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属于学生数学生涯中极为基础的阶段,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

趣味性指的是能够让人沉醉,引人遐想,且能够回味的某种事物的特性。富有趣味性的课程会让人心情愉悦,使人产生兴趣。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能够通过亲和力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向学生展示数学的情感魅力与视觉魅力,从而打动学生。在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能使学生在学习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美感。在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肢体语言要有感染力,要注重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1]。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且不稳定,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变换教学方式,利用有趣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基础,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蕴含趣味性的事物,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

二、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创设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环境相结合,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生活常识等入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觉学习,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小学生拥有很强的好奇心,极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而出现兴奋与激动之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其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其主动地去学习。通过创设环境,可以有效地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联系在一起,并逐渐将学生引入数学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质量单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等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质量概念,并利用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让学生对比水果间的质量,确定各个水果的质量单位,并明确各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千克、克、吨之间的联系与换算关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区别质量与净含量。再如,教师在教学面积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扮演工作人员的角色,将教室的长、宽测量出来,并计算出教室的面积,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依据年龄特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注意力特点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还未形成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在具象素材的帮助下进行学习,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由于难度较高,且较为枯燥,教师直接讲,学生根本无法接受,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不认真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后再设计教学方案,以实现分数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讲述下列故事,并提出问题:“小明过生日,妈妈从蛋糕店买了一个大蛋糕,切成了相等的八小块。弟弟拿了一块,占几分之几?小明拿了一块,蛋糕缺少了几分之几?妈妈又拿了一块,蛋糕缺少了几分之几?爸爸最后拿了一块,蛋糕缺少了几分之几?每个人可以分得几分之几?”通过这种形式一步步引入分数的概念。通过学生感兴趣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介绍,容易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从具体的案例中理解分数的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与分数相关的案例,在学习分数的同时还能够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数学的趣味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普及程度极高,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具象的图形、动画、视频等,为数学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2]。

例如,在《平面图形》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与制作Flash动画的教学课件,不仅能够通过对话、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将学生引入数学知识的海洋中,这活跃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人往往会觉得数学学习非常有趣,但是对于有些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数字仅仅是抽象的符号,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知识的奥妙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可以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

例如,在《角》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七巧板或者剪刀等工具,让学生找出或者制作角,使其充分理解角的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授《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设计游戏,让学生以24为结果,找出任意一个成立的乘法等式,这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口诀记忆与口诀应用,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加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同时,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也较密切,能够建立良好的情感,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数学学习竞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与竞争意识,在班级中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局面,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拓展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外作业的延展,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反映在课外作业之中。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密切关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外作业中设置如下一题:小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瓶牛奶3.5元,买了一盒饼干4.1元,还买了6个苹果16元。小明共花了多少钱?平均每样物品多少钱?这道问题,在增加数学学习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数学知识的牢固性,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度。

结 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数学讲授模式较为乏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点,选择多种有效的方法增加小学数学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趣味性数学知识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双减政策下的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优化对策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外作业的设置与优化分析
以画之名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数学课外作业的管理和落实探微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