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模式初探

2019-11-27

文学教育 2019年15期
关键词:教研室学历青年教师

马 蕊

2015年10月,国家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为“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鼓励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1]。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教与学联系的纽带,是各项教学工作的基础,它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如何通过创新基层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推进基层教学组织改革,探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成为我们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教学组织的发展现状

“广义的基层教学组织包括院系、教学部、教学团队、教学基地、教研室、教研组、课程组和实验教学中心等;狭义的通常指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室或课程组。”

[2]新乡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7年3月由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原大学、新乡市教育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现阶段,新乡学院共有基层教学组织138个,包括教研室118个,实验实训中心19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和我省大部分高校的三级管理模式相似,新乡学院主要采取“学校、学院、基层教学组织”三级共建的管理模式。

二.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教研室作为最常见的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形式,在教学管理、教材建设、课程改革、青年教师个人发展和教研教改等方面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师数量不断增加,基层教学组织的形式单一、教学组织功能弱化、组织负责人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学研究功能被忽视、青年教师培养滞后等问题逐步凸显,对高校现有层教学组织管理模式的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如何完善基层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明确管理职责,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应用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从苏联引入教研室制度。作为最早引入的高校教学组织形式,教研室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最初,它主要的作用是组织教学工作和教师培养;60年代起,我国教研室职能开始转变,高校教研室兼具教学和科研两大职能;80年代之后,经济飞速发展,高校科技研发的功能越来越被倚重,出现了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多种组织形式。但是,多数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构成还是以教研室为主,并且占绝大多数,其他基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种类少而且比例低。

(二)教学组织功能弱化

“基层教学组织是中国大学独有于现代西方之外的大学教学组织模式”,“我国高校把整体的人才培养任务按照基层教学组织进行线性分解,将最小的任务单元与基层教学组织联系起来,基层教学组织即最基础的任务执行单位”[3]。由于教研室管理制度改革步伐缓慢,造成制度相对落后、工作效率相对低下。学校对于教研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研室在组织教学、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同时,教研室在组织教学的同时还兼具辅助教学单位管理教师与学生的行政职能,也会分散教学职能。

(三)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

新乡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学历情况:本科学历共11人、占比7.97%,硕士研究生学历共115人、占比83.33%,博士学历共12人、占比8.7%,学历集中在硕士研究生,结构不合理;新乡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职称情况:初级职称共4人、占比2.9%,中级职称共62人、占比44.93%,副高级职称共54人、占比39.13%,正高级职称共18人,占比13.04%职称集中在中级,结构不合理。

(四)教学研究功能被忽视

近年来,由于科技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为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大量科学实验室、科学研究所营运而生,丰沛的经费和资助不断投入到科研方面,高校的科学研究功能不断被强化,相对的,作为高校存在基础的教学研究功能慢慢被忽略。学校投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成果推广等方面的经费远远少于科学研究,出现明显的重科研、轻教研问题。

(五)青年教师培训滞后

青年教师的学历高、理论基础扎实,但是缺乏正规的专业训练,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水平有所欠缺。多数基层教学组织对于青年教师培养没有明确的计划,缺乏定期的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专业训练,对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小。

三.基层教学组织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明确组织的建设目标、完善制度保障

一个有凝聚力的基层教学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组织建设目标才能为组织内部的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紧密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目标,并把目标分为教学目标(面向学生)和学术目标(面向教师)两种;制定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相关制度及评价指标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

(二)丰富组织管理模式、明确工作职责

将基层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分为教研室或教研组、教学团队、课程组和实验教学中心等,创新组建原则,采取“学校——学院——教研室”、“学校——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等日常行政管理模式,与“学校——学院——课程组”、“学校——学院——教学团队”等以项目为载体的模式相结合;明确基层教学组织的工作职责为:教学计划管理、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研究等环节负责教学组织、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和教师教学发展等方面。

(三)鼓励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是基层教学组织的两大职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校需要强调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从政策上鼓励教师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手段、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扶植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教学成果奖励、加强教学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同时,加大在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和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资助和奖励力度,实行奖励向基层教学组织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原则。

(四)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

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的开展,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落实教授上课制度(包括本、专科学生),鼓励教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创新组建教学团队;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有经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专门的教学指导,实现“老对青”的传、帮、带;严把新进教师开课关,只有通过试讲的新进教师方能承担教学任务;有计划的组织教师赴企业或国内外高校进行专门培训,吸收本专业先进的知识,接受同行业人士的指导,从而达到教师个人应用型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结语

针对目前基层教学组织出现的组织形式单一,教学组织功能弱化,负责人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学研究功能被忽视,青年教师培训滞后等问题,尝试从明确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目标、完善制度保障,丰富组织管理模式,鼓励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四个方面论述创新基层教学组织管理模式之方法,探寻一种推进基层教学组织改革、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教研室学历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结合能动专业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走进大山里》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趣闻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