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7杨晓刚

儿童大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教学模式

杨晓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学,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我国的课程体系一直在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改革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小学数学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异常重要,因为它要求的不仅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后,我发现存在着许多问题。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忽视了学生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以至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出学习潜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跟不上进度。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打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要丰富探究性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来制定适当的策略,通过分层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构建起数学核心素养。

一、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分层互动

“分层互动”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强调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学习情况来进行分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的形式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帮助与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在集体努力中完成学习目标。尝试分层互动模式首先要为学生们进行分组。而在分组时,教师需要从多角度考虑,为学生找到彼此适合的组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的优势。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将学习能力、掌握水平不一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以好带差。比如说,在讲到“圆柱与圆锥”这一章节时,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培养起立体思维而跟不上教学进度,对知识点的掌握只是一知半解,虽然在听课的时候似乎都听懂了老师教授的内容,但课后做题时却一头雾水。尤其是在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学生总是会因为种种问题出错。通过分层互动,学生们能够相互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经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补习功课,与此同时,优生也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做到查缺补漏。这样,学生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共同努力,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强化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充分尊重。在强化能动性的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起来。考虑到这一点,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分层模式中的“个别化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好的理解,扬长补短,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为了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个性,教师要尊重学生在素质能力、发展程度上存在的差别。比如说,一些学生可能数学思维能力较强,总是能想出很简便的解题思路,但在计算时总会出现各种错误,以致丢掉分数。那么针对他的具体情况,老师可以设计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相关的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在讲到“分数乘法”这一部分时,考虑到运算量较大,部分学生经常会在运算时出现错误。老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技术来辅助教学。教师先在白板上打出一系列分数乘法的题目,然后再点名让计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到前面做题。电子白板会自动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检测,如果答案正确屏幕就会出现一个笑脸,答案错误则是一个哭脸。这一做法无疑体现了老师对学生个体性的尊重和肯定,充分发挥出分层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让数学教学变得更有吸引力,打造高效的魅力课堂。

三、作业分层设计

在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后,我发现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是遵从普遍的原则,即根据班级的总体学习水平来布置作业的。实际上很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并没有发挥出作用布置的真正意义。为此,我们应尝试作业分层设计。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重复做大量简单的题目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并不会真正对他们起到帮助。老师在为他们安排作业时,要有一个拓展延伸,让学生见识到各种不同的题型,甚至可以把奥赛题、一些初中的题目作为思考题布置下去。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地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稳中求进。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需要布置相对简单的题目,先让学生们夯实基础,然后再一步步地加深作业的难度,帮助差生慢慢进步。

一门学科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能否掌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应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探究性学习过程。通过分层教学模式来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构建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开启学生思维,将其培养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作业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