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2019-11-27

读与写 2019年14期
关键词:陋室实词虚词

杨 扬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一中学 甘肃 礼县 742200)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言文记录、传承了这一文化内涵,同时又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趋于完美的书面语言,要深刻了解祖国的历史,欣赏古代的文学作品,继承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就必须从学习文言文开始。

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因为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开始,所以就显得比较难,它要求学生把文言课文在头脑中做一番转化,这就涉及到一系列问题——首先是语言问题、其次是文章内容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情况,还有天文地理、典章制度、官制祭祀等古代文化常识。

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一般现象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难”,教学效果“差”,针对这一现象在学生中开展调查,主要原因有这样几点:(1)老师一节课只是讲,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2)练习不少,考试时用不上;(3)老师用多媒体上课,听了记不下;(4)过去学得少,学习困难;(5)不容易读,记不住……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就是;万事开头难。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认真钻研教材,真正理解把握教材;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积累——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初中阶段每一册课文有8篇古诗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有61篇,它们在整体教材中并不算多,但多是名篇,是典范的文言文,其中包含着许多需要学生理解的文言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从教第一篇古诗文开始,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虚词、实词以及特殊文言句式进行梳理、归纳。

如《论语》12章:

虚词积累:“而” 学而时习之 (而:表示顺接 可不译)

人不知而不愠 (而 表示转接 可译为“但是” “可是”)

实词积累:“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表多 “几个”)

三军可夺帅 (表多“军队” “全军”)

三十而立 (数词“三”,三十后省略量词“岁”)

通假字积累 “说”同“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同“又” 吾十有五立志于学

我们把学生从文言文转化到现代汉语中遇到的不易懂,只有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才能理解的词,有意识地从虚词、实词,以及有特殊用法的词开始,通过梳理、归纳起来,就会便于学生理解和积累。其实大家都明白: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多数,几乎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实词众多,虚词有限;积累的重点在于实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沧海”我们从学第一篇课文开始积累词汇,经过一学期、一学年反复的归纳积累,到初三毕业总复习时,已达到一定积累程度;相信这种积累是有效的,会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正所谓:“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2.诵读——功崇维志,业广为勤

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形式很多,可文言文的朗读重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古云“读书而不能句读”,虽然课本中的文言文都加上了标点符号,如果句子中停顿不对,也会影响到正确的理解;如《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如果学生在朗读时每两字一顿,既不利于理解课文内容,也难正确理解“苔痕上阶(阶)绿,草色入帘(帘)青”;这一特殊骈句。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诵读,从合理的联想中呈现出:山、水——陋室,仙、龙——吾(比兴);陋室——景色、人物(侧面烘托);主人——动作、神情(正面描写);诸葛亮、杨雄——刘禹锡(类比)。一位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持节操、荣辱从容;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配乐的同时配上画面朗读更能引起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陋室不‘陋’”其“雅”至极。铭;这一文体,也因刘禹锡千古流传。

由朗读到理解,由理解到记忆也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学习文言文,必须背诵,背诵起很大作用……背熟了若干篇文章,就纯熟地积累起了有用的文言文的语言材料,形成了某些基本的语言习惯,这样才能初步掌握文言……所以要多背,背得越多越有效。”

3.运用——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当今时代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则带来新的挑战。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历史,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就必须学习文言文。文言文语言凝练,文采斑斓;逻辑严谨、思维缜密;引经据典,言简意赅;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善于学习、巧妙使用,不仅可以增长智慧,也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优美,行为更加优雅,表达更加有力。

学习文言文需要自主学习,克服惰性,“懈怠纵弛,人之通患,知之非艰,行之维难;靡有不初,鲜克有终。人所共戒。”(宋·陆九渊)

学习文言文需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可以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读书三境界”共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断博览、积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断坚持、探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所发现、知行合一)。

猜你喜欢

陋室实词虚词
吴闻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初中文言常用实词确定的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母 校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桂花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陋室有鱼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试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