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品读古诗 涵养儿童美好心灵——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探析

2019-11-26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小学张惠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5期
关键词:关雎古诗美育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小学 张惠玲

一首古诗词就是一首歌,一曲舞蹈,一幅画,一个感人的故事。我把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的美育渗透的探索和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诵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诵读。古代诗词节奏整齐匀称,是它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古诗词十分适合诵读。

首先,教师要热爱古诗词并示范诵读,去感染学生。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让学生在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的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节奏美、韵律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因此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其次,为学生开辟专门诵读时间。我们用早自习20 分钟,下午写字课10 分钟及课前5 分钟,让学生充分诵读古诗,久而久之,学生熟读成诵,朗朗上口,学生喜欢了诵读,并在班级群里展开了配乐朗读比赛。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古诗诵读比赛时更是踊跃参加,在学生中掀起了诵读古诗的热潮。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有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说明了吟诵的功效。通过反复吟诵,引发诵读者去体验、去感受、去想象、去联想,潜心品味诗词的意境,如鱼之游于江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通过采用各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体验、积淀。

二、以唱代讲,听唱古诗,渲染情境,理解诗意,体味意蕴,激发联想与想象

把语言当成有旋律的音乐来学习,可以更好地加强记忆。神经学专家说:“大脑对音乐反应的进化早于对语言的反应。”古诗词本身就带有韵律和节奏,适合歌唱。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更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内容和情境的联想与想象,从而更好地体味古诗词的意蕴,受到美的文化的熏陶。中央电视台的《经典永流传》节目给五十七首古诗词做成歌曲,以唱代讲,以唱代诵,就是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代代传唱,传承经典。

于是我在教授《诗经》中的《关雎》时,采取了听唱、跟唱及表演的方法。欣赏中央民族乐团哈辉老师唱的《关雎》,并和学生一起跟唱,《关雎》优美的旋律立刻让学生们喜欢上,学生们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唱着。老师大致讲了《关雎》产生的历史背景后,学生一下进入3000 多年前的历史画面中,让学生想象画画,编故事,不少同学一节就完成了。故事中美好画面的描写和纯美的爱情故事深深地涤荡着孩子们青春懵懂的心灵。观赏《采微》的舞蹈视频时,同学们感受到了服劳役的辛苦和亲人团聚的美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美好画面和“今我来思,雨雪菲菲”的凄凉悲怆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在一唱一舞一故事中便悄然诞生了。

三、以画代讲,再现古诗描绘的情境,感悟古诗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是交相辉映的。诗词蕴含着绘画的“笔墨之美”,绘画也呈现着诗词的“意蕴之美”,但形容易画,意境难绘。

义务教育六年级《语文园地一》上的两首诗上课诵读了两遍,就开始让学生们配画了。没有指导,让学生们用自己对诗的感受和理解去画,《元日》两幅,《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两幅。两幅《元日》虽然构图不同,一幅画的是小男孩,穿着一身宝蓝色新衣服手握竹竿快乐地张着大嘴在放炮,另一幅是一个穿一身大红色新衣服的女孩双手捂着耳朵在看放花炮,两幅图都用鲜艳的色彩和春节的物象,如红灯笼,红炮仗,烟花,红花绿草来展示春节的喜庆美好和孩子们庆祝节日的欢乐心情,情境交融,描绘出了这首词的诗意空间。《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的两幅图都用了黄色的桂花和圆月来表达中秋节的美好和温暖,没有秋天的凄清。诗歌与绘画虽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其内在的追求是相通的,诗词借助“绘画意向”构成语言,营造出了使我们产生丰富联想的“语境“,很多作品运用了“绘画意向”的构成语言使诗歌产生了唯美的“画境”。诗歌中的美育就这样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纯洁的心田,那“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与创作空间。

四、根据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创编诗歌故事或者历史故事

这样既描绘了古诗的语言情境,加深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感悟,又可以让学生运用优美的语言对古诗进行再创作,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从感受诗词之美到发展创编文学故事。学习了《硕鼠》,同学们通过查阅《诗经·魏风》相关资料,创作了骑着高头大马的“硕鼠”是怎样压榨和欺辱田间劳动者的故事;学习了《关雎》,同学们写出了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难得》;诵读了《采薇》,便塑造出了一位青年时期,在外服徭役多年,返回家乡已成中年人的与家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学习了《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就写出了嫦娥在月宫中的孤独寂寞与思念;诵读了《元日》,便写出了一千多年前宋朝时人们过农历新年的习俗和热闹的景象。一首古诗就是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学生通过创编故事再现了古诗中的情境,发展了语言,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更深地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和情感美,加上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同学们初步具备了创造美好故事的能力。

在这些学习方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有着饱满的激情和较深厚的古诗词底蕴,才能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激励,熏陶和启迪,也才能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感悟、去想象、去体验、去描绘。可以说一堂古诗教学课就是师生共同畅游在中国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次浪漫的灵魂之旅,一次诗意的学习生活。只有这样的诗意课堂,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得以真善美的滋养和浸染,也才能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的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关雎古诗美育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拟古诗”之我见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贤贤易色
中西方早期爱情诗审美风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