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研究

2019-11-26钟惠红

读与写 2019年15期
关键词:果园词语习惯

钟惠红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中心小学 广东 龙川 517369)

经过我的调查发现,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缺乏学习经验、知识积累以及认识的文字较少,所以他们的文字理解能力较差,并且深受地方语言的影响,导致他们在朗读时存在节奏不当、读音不准等问题,特别是唱读现象特别严重。因此,我认为农村教师必须重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1.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是否具有良好的朗读习惯,会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良好朗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第一步,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利用音乐、录像、录音等教学手段感染学生。例如我在进行《秋天的果园》的课堂教学是时,我先利用一些较为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将他们的思绪带入课文内,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投放出果园的影片,学生被一棵棵挂满累累硕果的果树深深吸引,就好像自己仿佛真的置身于果园之中,然后我再将有配乐的课文录音进行播放,最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自然而然的就会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促使其主动进行朗读,以此达到培养其朗读能力的教学目标;第二步,要训练小学生的朗读姿势,在一般情况下,朗读时都是坐着,两手稍微委屈拿书,挺直腰杆,两肩放平,然后进行朗读,最后放下书本;有时教师也会邀请一些学生起立或者站到讲台上朗读课文,站着朗读的声音会比坐着朗读的声音更响亮,这种方式不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当众朗读的胆量;第三步,培养小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习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小学生来说,一旦形成定势,就很难纠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关注这类学生,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朗读,而且是大声朗读,可以让全班同学都能听清楚的朗读,在他们朗读完毕后,要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与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主动开口进行朗读;第四步,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带着疑问进行朗读的习惯,朗读不仅要口到,同时要眼心具到,部分学生在朗读时有不爱动脑筋且马虎的习惯,所以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在朗读时养成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2.加大学生词语的输入量

在农村小学里的学生相比于城镇学生比较自闭,其生活的交流经验较少,对于信息的接受较慢,语音落后,就比如“互联网”一词,在城镇学生当中这个词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朗读过程中都可以将它作为一个整体,但是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无法想象这是个什么概念,所在导致其在朗读时是将三个字拆开来读的,这不仅体现在了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物质生活上存在较大差异,其朗读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我们要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加对他们的词语输入量,促使其朗读能力的提高。我在进行《雪娃娃》一课的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了解图片想要表达的意思,我就先问学生图上画了什么,学生回答说“雪”,我又继续问:“那雪可以跟什么字交朋友呢?”学生积极回答了各种答案,比如雪人、下雪、打雪仗、堆雪人、玩雪等等,以此训练学生组词的能力,然后不断累计词语量。但是在教学生字词语之前,应该先让其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可以通过《秋天的果园》一文中“秋天,果子熟了”进行训练,首先让学生朗读这句话,在朗读过程中思考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其次,理解“熟了”一词,“熟了”指的是将生的东西经过烧或者其他方式变成美食,例如有人说茄子熟了,其表达的是茄子煮熟了,或者炒熟了,一般很少会有人将其理解为茄子成熟了,可以采摘了,只有在相应的语言环境里才可以区分熟与成熟;最后,看图理解,一般情况下人们看到果园里有很多熟了的果子,心里都是非常开心高兴的,所以可以让学生用高兴开心的语气进行朗读,不仅不是学生深入了解词语的意思,还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一举两得。

3.朗读方法

正确朗读方式的要求就是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而且发音要清楚,声音响亮,不读错,不出现多字漏字、顿读、唱读或者重复字句的现象。顿读和唱读这两个朗读现象在小学阶段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农村小学里这两种现象更明显,所以农村教师要及时纠正或者预防学生在朗读时出现这些现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3.1 正确范读。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强的,但是他们却有较弱的抽象能力,所以针对其这一认知特征,在对其进行朗读训练时,要尽量不使用一些逻辑术语或者朗读技巧,而是通过教师的范读进行实践,如果教师认为自己朗读不够准确,也可以寻找与课文配套的朗读录音进行播放,以此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3.2 语言教学。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农村学校还是城镇学校,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语文教师习惯让学生齐读课文,齐读方式很容易促使学生的朗读方式变成唱读,所以教师应该尽量不要让学生齐读,而是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根据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感情进行朗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在众人面前朗读的胆量,一举两得。

3.3 认真倾听。在其他同学进行角色朗读时,教师要让其他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在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评价朗读学生的朗读效果,有什么值得学习或者表扬的地方,或者存在什么问题,以此借鉴他人优秀朗读方法,防止出现同样的错误,然后教师在进行一个总结评价,教师在评价时一定从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评价,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还要适当的鼓励表扬他们,提高他们的朗读兴趣,进而提高朗读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有效方式去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其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朗读习惯。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其全面发展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农村现在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果园词语习惯
容易混淆的词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秋天的果园
上课好习惯
找词语
果园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