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培养研究

2019-11-26张守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练员足球运动员

段 炼,张守伟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高素质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简称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是校园足球发展的保障,亦是国家足球成功的基础[1]。伴随着《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的发布,校园足球上升到“国策”高度,校园足球在规模上快速发展。据权威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已经达到了24 126所,计划2020年达到50 000所[2]。全国体量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与此同时,现有教练员还存在着专业师资匮乏、执教能力不足等问题。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指出,“校园足球进入新时代”对教练员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新要求、新期待、新能力[2]。因此,加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培养,提升教练员执教能力,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校园足球发展的新要求。

校园足球进入“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思路转变、实践创新、体育精神等方面,而且体现在课堂处理与设计、组织与指导、观察、多重角色转换等多个能力方面。于是,有必要对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内涵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探究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培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强化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师资培养,进而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1 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解读

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概念是基于中小学校园区域空间,以体育教育为目的,开展足球教学与训练、竞赛的教师,在职业、目标、执教内容等方面区别于一般的竞技足球教练员[3]。具体体现在:一是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身份是教师职业,以体育教育为主,专攻于足球项目,是教学技能的一种体现,而竞技足球教练员是一种体育职业,是体育行业的具体分工;二是前者的目标是促进足球文化的普及,传授基本的足球技战术,培养体育兴趣,为足球后备人才奠定基础,而后者的目标是追求运动员技战术提高,并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三是前者的执教内容是基于教育的普遍规律,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培养团队意识、锤炼青少年的体育精神,引导青少年形成终身体育习惯,而后者的执教内容是以“锦标主义”思想,突出技战术提高,实现比赛成绩、团队与个人的价值。

对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充分、深入认识是提高执教能力的前提,而青少年足球与竞技体育足球既存在区别又有联系,不能以竞技足球教练员培训替代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训。为了理清青少年足球执教能力的内涵,通过对校园足球专家、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训讲、一线教练员等的访谈,整理、归纳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的涵义并深入剖析。笔者认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显现能力,即足球教学与训练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内在能力,即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执教能力具体可以划分为执教品格、教学与训练、比赛组织与临场指挥、技术与训练方法创新、运动队管理等几个方面。

1.1 执教品格

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职业是教师,教师职业首在品格。从事教育当从修炼教师品格开始,且从事教育的关键并不在于“教育行动”,而在于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4]。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足球教育活动包括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教育行动”是显性教育的体现,而“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才是“教育目的”的真谛和内涵。隐性教育是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其教育效能常常持久且深刻影响学生。其中教师品格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品格能够促进青少年品格形成。青少年足球队的文化建设需要刻苦训练、不断进取的体育文化,而这一文化来源于教练员的个人品格。于是,教练员一味地显性说教是没有力量的,培养学生足球教育的良好品行,教练员当先修炼品行,做好学生无意识模仿的榜样,通过隐性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因此,执教品格提升在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培养中首当其冲。

1.2 教学与训练能力

教学与训练能力是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专业体现,亦是执教能力的核心所在。其角色既是足球教学的传授者,又是足球训练的执行者,是具备复合型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足球教学能力,能够按照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进行目标设计、合理组织、灵活运用教法,有序安排教学活动,且能够以足球基本知识与技能传授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足球运动中促进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另一重要方面是足球训练能力,从足球选材、兴趣培养等角度,遴选一定潜质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开展业余训练。青少年的年龄差别大,认知和体能区别显著,如何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把握训练的规律,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是教练员执教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青少年的足球技能基础差异大,全面性训练与针对性训练的科学组合、阶段性训练效果的评价与提升等问题是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的考验。

1.3 竞赛组织与临场指挥能力

由于青少年足球竞赛组织主要在教育系统或者学校内部展开,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是足球比赛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青少年足球竞赛具有课余性、教育性、差异性等特征,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与职业教练员的显著不同是根据青少年的学习规律,正确处理课堂学习和课余竞赛的关系、技能水平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关系、竞赛水平高和低的关系、竞赛成绩和竞赛育人的关系等。同时,要协调组织人员的分工与合作、场地布置、器材配备、安全管理、交通规划、饮食保障等多种因素。足球竞赛过程是锻炼技能和全员育人的关键环节,青少年在竞争体验中,参与热情度高,情感起伏大,好胜心强烈,安全意识差[5]。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肩负着赛场指挥的重要任务,能够根据球场的瞬息万变及运动员的表现,审时度势,采取手势、语言等多种方法手段,激发运动员的潜能。通过合理决策、技战术打法变换、换人、暂停等安排,让运动员充分体验竞赛的过程,以赛促练习,达到育人和足球技能提升的综合效果。

1.4 技能与方法创新能力

教学技能创新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主题,足球教学与训练技能、方法创新同样是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关注的焦点。教学内容、训练技术的革新以及青少年身心的变化使得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新问题层出不穷。积极面对新问题、寻求创新性的解决方法成为新时期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必备的执教能力之一。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要善于把足球运动技术的特点与教育规律结合起来,促进足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不断创新[6]。在运动竞赛中,要善于把运动体验、运动情感与品格发展相结合,激发青少年的运动动机,开发其潜能,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精神、人格特质、体育习惯等素养;同时,要把足球技能的学习过程与足球教学、训练、竞赛过程相结合,以促进全面发展。由于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面对学习对象的差异性,要根据不同年龄青少年的特点、技能基础,选择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传授足球技能,彰显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提高主观能动性。总之,创新技能与方法能够促进青少年在创新的足球运动设计中实现育人功能提升。

1.5 运动队管理能力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处于身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个性心理发展相对滞后、道德意识观念不强,判断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不足,需要足球教练员积极干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通过运动队的训练计划、竞赛组织、队员协调、赛场控制等管理活动,对运动员的心理、作风、情感及责任等进行有意识的目标定位及塑造,能够使运动员充分发挥自我效能,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因此,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理念,塑造人才成长的正面环境,充分调动青少年的参与积极性。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形成青少年运动员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构建场上位置对人排位的良性竞争,设计队员正常流动的缺位与补位。此外,还需要建立“奖罚”制度,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和行为的可预期性。

2 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2.1 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是主要渠道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师资主要来源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是应聘对象。对于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招聘,高校体育类专业人才是其主要来源。通过电话访谈等方法,按照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进行分层,选择北京市、郑州市、贵阳市3座城市为调查区域,每一城市随机选择10所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对30所学校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进行电话访谈,发现9成以上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是高校体育类毕业生,这类群体包括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等相关专业。其中60%以上为体育教育专业,20%左右为运动训练专业;近6成的教练员并非足球专项;获得二级以上运动等级证书的教练员不到2成,具备优秀运动员经历的教练员偏少;获得教练员等级证书的近3成,且多数并不是足球教练员证书;城市中小学以本科为主,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近10%,而乡镇、农村的中小学以专科为主,基本上没有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执教能力方面,高校体育类毕业生经过专门性的培养,具备教育学基本知识及技能,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的基本原理,具备基本的教学与训练能力,能够胜任体育课程教学。但由于专项并非是足球,在足球教学、训练技能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缺少竞赛组织与临场指挥能力、运动队管理能力。再由于连年的扩张,体育类专业的生源素质降低、师资力量紧缺、培养课程体系陈旧、专业实践不够深入等原因制约,以体育类专业为核心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2.2 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是重要补充

退役足球运动员往往拥有丰富的训练、竞赛经历及经验,常年训练的内化及熏陶中形成难以复制的技战术体验,也是形成足球执教能力的基础;相比于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往往足球运动能力及技战术体验更加突出。另外,足球退役运动员往往有着高校体育类毕业生所不具备的大赛经历、为国家争光的特殊经历。他们在足球竞技中成长道路并不平坦,面对高负荷的训练强度、身心压力、运动伤害等,付出汗水、泪水的过程是执教品格的集中体现,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教育素材。足球退役运动员通过再学习,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成为中小学足球教练员的重要来源[7]。如《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做好2018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有关事宜的通知》等,要求体育行政部门与教育部门合作,为部分退役运动员进入中小学从事教学与训练提供渠道。就广东等省份,结合教育系统进行足球运动队建设、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布局规划,鼓励退役运动员进入中小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课余竞赛等工作[8]。通过调研发现,源于足球退役运动员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总体占比偏少,在执教能力方面,充满着对足球的热爱,执教品格优良;丰富的竞赛经历及体验造就了竞赛组织与临场指挥能力较强;长期的运动队生活使其具备运动队管理经验及能力;系统化的训练使其擅长于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通过对青少年足球有关专家的访谈发现,退役运动员缺失足球教学的技能,对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体育理论知识及技能掌握不足,技能与方法创新能力缺失。古文东认为退役运动员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进行科学化教学、训练的技能不足,存在违背青少年生理、心理等规律的风险[9]。

2.3 国家专项培训计划是“足球扫盲”

自2015年《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发布以来,为实现党和国家对足球发展的目标,切实发挥青少年足球在足球文化氛围营造和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性作用,国家教育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全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国家级专项培训活动,一方面着手于增加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数量,另一方面注重于提升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整体执教能力。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科学论证和统筹校园足球培训规划,从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面展开,不仅仅是足球教师、教练员的培训,而且是立体式的校园全覆盖培训。在培训对象上,涵盖骨干教师、教练员、退役运动员、足球裁判员、学校校长等群体;在培训内容上,包括执教品格、教学与训练能力、竞赛组织与临场指挥能力、运动队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关注于技能与方法创新的最新理念,着重于创新能力培养。其中在理论知识环节,包括教练员培训体系、准备活动及技术与技能、足球训练的依据、教法基础、青少年特点(6~12)、训练安全与保健、心理学、小场地比赛规则、教练员素质及教练员指导要求、比赛指导的基础、足球节理念介绍、准备足球节方案等知识;在实践技能环节,包括准备活动及学员分组比赛、球感练习、运球、带球跑、传球、接控球、射门、1对1进攻、1对1防守、协调性、守门技术、8对8小场地比赛、足球节的组织与实施等技能。通过3年的培训,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显著增多,国家及校园足球教师培训达到2万多人,教练员培训达到5 000多人,省市级校园足球管理人员和教师培训达到了20万人[10],培训数量和培训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 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

3.1 高校足球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自2002年进入大众化阶段,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挑战。尤其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理念的提出,高校人才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涉及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问题也日益凸显[11]。高校足球人才培养亦是如此,在足球类专业建设方面,培养目标较为单一,培养类型不够清晰,对于执教能力培养的整体关注度不够,具体表现在:对执教品格的认识不足,缺乏足球执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缺失,学生的技能与方法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又由于实践教学环节以中小学体育教学为主,缺乏竞赛组织与临场指挥、运动队管理等实践能力的深度培养。在师资力量方面,由于高校职称评价对科研成果的硬性规定以及教学评价的柔性较大,教师精力从教学向科研转变,以课题申报、项目研究、经费申请、高水平论文写作与发表为核心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投入到一线教学中的精力明显不足。另外,高校体育类青年教师引进以体育博士为主,科研能力和专业背景成为关注焦点,但体育技能教学能力关注度相对不够,甚至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没有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等师范类课程的学习就直接申请教师资格证,教学质量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足球师资培养的质量。

3.2 退役运动员进校园路径不畅

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在总量及水平上都尚未满足现实需要,有待于退役足球运动员加入其中。但退役运动员往往学历层次偏低,文化成绩达不到相应要求,在凡进必考的公开招聘中不占优势,甚至没有报名机会。再者,退役足球运动员的教学能力缺失,并不具备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于体育和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强化退役运动员的再教育培训,搭建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桥梁。尽管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受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指出:加强体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资源整合……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又明确指出,要“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为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创造条件”,但是一系列的政策层级不高,权威性不强。退役运动员隶属于体育部门管理,中小学师资由教育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并未建立顺畅的人才流通机制,且配套性操作规范不足[12]。

3.3 国家专项培训成效有待提高

自2015年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训专项计划拉开帷幕,在国家级、省级两种培训形式下,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训如火如荼,已经开展数百期。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培养对象甄选问题、课程与教学安排问题、分类培训问题、讲师团师资水平问题、培训评价与激励问题等方面[13]。通过对省级培训讲师的访谈发现,培训对象的运动技能参差不齐,甚至有“零基础”的足球初学者。培训对象的甄选上,各个上报部门并非精准挑选,甚至是非足球项目授课教师,缺失基本的足球执教能力,造成培训资源浪费及培训成效不足。而参与培训的教练也反映,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方面,重知识理论传授,轻执教能力提升,未作分层分类,且没有统一教材,存在着有些学员“吃不饱”,有些学员“吃不了”的现象。在培训讲师团的业务水平方面,部分讲师缺失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的实践体验,以读课件式的理论传授为主,与学员的深度互动与交流不足,不利于教学与训练、竞赛组织等能力培养。还有部分讲师对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的认识不足,在青少年足球教学与训练定位、教学难度、技术与方法创新等方面有失偏颇。在评价与激励方面,以学习总结和考勤作为主要评价形式,评价方式较为简单,缺乏对评价对象价值和执教能力的深层次考核且说服力不足,同时获得结业证书是对学员的职称评定有激励作用,但反向惩罚不足,学员学习动能有待提升,同时尚未建立培训的长期反馈及再培训机制。

4 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培养的发展策略

4.1 优化高校足球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高校体育类人才培养是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加强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人才培养质量,能够根本性缓解现有人才数量不足及质量不高的现实问题。

4.1.1 明晰足球人才培养目标 遵循《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具体精神,普通高校要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强化科学教育、锤炼意志和健全人格,促进高校足球方面的学生执教能力全面发展。首先,加强品格教育,培养学生对足球教育事业的态度和精神,提升爱岗敬业、钻研足球教学、服务学生的奉献意识。其次,强化足球基本知识及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足球文化的发展趋向,认识足球运动的规律和特征,为以后从事青少年足球教育、训练、竞赛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最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足球基本技战术的教学、训练方法,培养组织训练、竞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准确地示范、描述、讲解足球的技术动作、专门练习及身体训练方法,为从事青少年足球教学和训练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14]。

4.1.2 强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师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因此,从事足球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师理应具备高水平的教学技能,同时体现足球运动鲜明的专业性质和特色。一方面,现有教师要把足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及实践统一起来,某种意义上,从事足球教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了足球项目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利用师资的培训、教育等手段,全面提升其足球理论、实践及教学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公开招聘,引进高水平的教师,不仅加大应聘教师的学习经历、科研能力的考核,而且重点关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创新、训练竞赛、临场裁判等考核,同时,建立明确的教学惩奖机制,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效果。

4.1.3 完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是足球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搭建完善的学生实习实训平台是提高学生执教能力的保障。体育院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另一方面要与足球特色学校、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密切合作,资源流通、共享,拓展学生实习实训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提高足球执教的训练、竞赛组织、临场指挥、运动队管理等技能。例如广州体育学院足球学院与广州某足球俱乐部签订了共建足球教练员、裁判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在全省21个地区中小学开展足球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15]。通过完善实习基地,为足球人才培养搭建多元实践平台,提高执教能力,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人才输送及培养等方面提供引领和示范作用。

4.2 打造退役运动员进校园的共赢格局

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相比,退役运动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运动能力,在训练、运动伤害防护、体育精神培养上经验丰富;但退役运动员还需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进一步接受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充分把握青少年的认知和心理规律,掌握必要的教学方法,实现自身能力与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顺利衔接。

4.2.1 顶层设计运动员培养规划 “以人为本”成为新时代体育发展的主题。对运动员的培养不仅仅是“夺金”,更是“育人”,在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的同时,要关注运动员的综合素养,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在思想品格、体育知识与技能、科学文化基础等方面综合提高,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效率的最大化。构建以人为本的运动员培养规划,首先要解决好文化教育的问题,有效克服学训矛盾,从源头上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其次,重视运动员在竞技场上争金夺银的价值,还要关注运动员的训练及退役价值;最后,从制度层面建立体育、教育、社会力量多元协同的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为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16]。

4.2.2 教育和体育部门联合培养 学校体育是运动员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强化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教育。在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足球项目运动,尤其是利用特色足球学校的资源,与各级体校联合开办足球运动队,将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任务逐渐向学校转移,使联合培养的足球运动员既具备足球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素质。同时,将品格、训练、竞赛及文化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运动员及学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形成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人才培养链条,构建在教育系统内实现足球运动员培养的体制机制,走一条“体教结合”的联合培养之路,为退役运动员走进校园提供综合素质保障。

4.2.3 构建顺畅的人才流通渠道 20世纪50至60年代,退役运动员进入中小学当体育老师,在许多地方已成惯例[17]。诚然,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退役运动员按照计划经济的安置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人事制度改革要求。但是,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进入学校,却能够发挥突出教育价值。一方面教育和体育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出台政策,并制定系统的退役运动员再培训、考核等操作性细则,遴选优秀的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任教。例如广州市足协秘书长谢志光表示广州将建立8所专门针对退役运动员的培训学校,计划培训500名退役球员,成为未来广州校园足球和青训的中坚力量[18]。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构建灵活的用人机制,通过人事代理、购买服务、合作协议等方式获得退役足球运动员的有偿服务。

4.3 完善培训制度体系以保障训练效果

构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继续培训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培训体制机制的相关规章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尤其是针对足球特色学校教练员加大投入,形成相互衔接的等级培训及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建立终身学习型教练员团队,从而不断更新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知识能力结构,以提高其执教能力。

4.3.1 严格培训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首先是建立培训人员遴选制度,国家级、省级培训部门制定严格的培训人员遴选制度,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让确实需要培训的人员纳入培训计划,并细分培训等级标准,根据学员执教能力不同及存在的不足,分类分层培训。其次是建立严格的注册制度,通过注册持证执教制度,规范教练员的执教等级,防止无证上岗。再次是严格考核制度,实施考评分离,重点对通过执教品格、教学与训练、比赛组织与临场指挥、技术与训练方法创新、运动队管理等执教能力进行科学、严格的考核,促进教练员自我学习和自我能力提升。

4.3.2 成立培训机构,完善培训流程 根据区域、行政级别的区分,成立从国家级、省级到市县级的各级专门培训机构,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各级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培训内容、讲师资格及考核要求。教育部主要负责青少年足球高级教练员及讲师团成员的培训,省级及以下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中级、初级教练员培训,培训团成员按照统一规定的教学理念、内容进行授课,在技战术等方面确保不同级别的培训相互衔接,上下思想统一。

4.3.3 实行定期培训,促进培训常态化 建立培训的常态化机制,确立定期培训方案,把最新的足球知识、技能及先进的理念及时传授给教练员,促进教练员在实践中尽快运用到新理论,促进技能与方法创新能力提升。定期甄选优秀的青少年教练员赴国外进一步培训,加深与足球强国的交流与合作,以缩小国内与国外理论、技术、训练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同时,聘请国外优秀的青少年教练员参与国内教练员培训活动,紧密结合我国青少年足球的技战术实际,在对国外教练员考核的基础上,促进足球发达国家的优秀教练担任培训工作。

5 结语

青少年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未来,高素质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是提升青少年足球水平极其关键的因素之一,但执教能力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水平提升的瓶颈。因此,基于执教能力培养的视角,在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培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困境所在;从优化高校足球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退役运动员进校园的共赢格局,完善培训制度体系以保障培训效果等方面,提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培养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快速提高。

猜你喜欢

教练员足球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运动员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