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研究

2019-11-25范守城李娟李俊董杰尹希果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重庆市乡村振兴创新

范守城 李娟 李俊 董杰 尹希果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破解“三农问题”,实现科技兴农、产业富农、人才强农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内在动力。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对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探讨了重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举措,进而提出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对策建议:推动协会组织建设,建立扶贫机制;完善创新创业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创业队伍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因地制宜选派;强化政府工作效能,构建网络平台;建立激励保障机制,鼓励成果转化。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制度;乡村振兴;创新;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8.017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加快破解“三农”问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1-2]。实现乡村振兴就要科技兴农,提升农民素质,提高科技推广者工作水平,而人才是科技兴农的关键支撑[3-4]。积极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并探索其实现路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人才保障的强力引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首要前提,也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三农”工作方法,最早出现于福建省南平市,该制度以农民需求为基础,运用利益驱动方式,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引导地区农业技术发展所需的科技人才到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技术支撑作用,释放科技人才的潜力[5]。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重庆市积极响应号召,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先后实施了“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并借鉴其他省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经验,探索出一条结合“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农旅结合”等惠农政策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制度,培养了大批农业创新人才,扶持了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1 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现状

近五年来,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发展迅猛。2015年,全市共选派5 230人,累计引进推广新技术1 479项、新品种1 488个,培训农民86.0万人次,服务农民17.1万人,带动就业10.9万人,培育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782个,年新增利润5.1亿元。2016年,全市共选派科技特派员6 023人,全年累计引进推广新技术1 754项、新品种1 782个,培训农民97.5万人次,服务农民21.3万人,带动就业12.7万人,培育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899个,年新增利润5.8亿元。2017年,全市选派科技特派员6 175人,其中市级特派员2 148人,區县级特派员4 027人;科技特派员全年累计引进推广新技术1 360项、新品种1 250个,培训农民98.65万人次,服务农民22.7万人,带动就业13.4万人,培育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1 148个,年新增利润6.2亿元(见表1)。

2 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经费投入不足,支持力度不强

重庆市农业科技投入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每年投入用于科技特派员专项工作资金维持在100万元左右,远远低于浙江的2 7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也比不上宁夏的400万元、新疆的500万元。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示范推广、日常管理等需要较多的专项资金支持。重庆市、县两级财力紧张,没有设立科技特派员科技专项,导致重庆市农村贫困地区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滞后,缺乏相应的财政和项目建设资金,无法保证科技特派员制度正常施行。

2.2 成果转化不高,服务领域不宽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能有效衡量农业科技贡献情况。数据显示,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5%~40%,相较于全国而言,仍处于中低水平。此外,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化的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产业化机制运行效率低下,比如有些乡镇分管领导调动较为频繁,领导之间的工作交接不够充分,农业科技意识和利用农业科技资源的主动性也还有待加强。目前看来,科技特派员在工作站(或专家大院)指导时间不长,对一线农村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对相关工作进行连续性考察,导致农业发展容易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而不能发挥巩固持续的作用。

2.3 资源分布不均,整合力度不够

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农业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主城,农业生态资源集中在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地区,所以渝东北和渝东南面临农业科技资源紧缺的问题,无法很好整合重庆市现有稀缺的农业科技资源。相关的农业科技人才在地域分布和人才组成结构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虽然目前重庆市高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总量较多,但是能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在农业科技宣传推广中起带头作用的人才却极为稀少。在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方面,大多是对各区县农民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和技术指导,相对而言,普通实用的农业操作技术训练不少,却很少形成高规格、高质量的培养训练制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需要我们整合全市农业科技资源,真正将主城的高校、院所站的科技特派员派往重庆市科技需求强力的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地区,真正通过科技扶贫助推全市科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时,用好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2.4 宣传报道不多,沟通渠道不畅

目前,重庆市科技局围绕区县科技需求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科技特派员巡讲报告会、科技特派员专题培训会及科技精准扶贫培训会等活动,通过相关报纸刊登活动内容以达到宣传目的。但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相关政策宣传及贯彻落实情况仍然存在不足,重庆市目前对科技特派员制度中典型事迹、创新创业服务模式、经验做法等报道较少,且在农民群众之间宣传不到位,导致这部分需求主体不知道如何与科技特派员沟通并寻求帮助。科技特派员与部分区县之间供需信息不对称,科技特派员之间、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尚未搭建起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相关政策了解渠道少,不方便解决农业技术问题、农业技术供需双方交流心得及获取相关技术的供需信息。

2.5 主体素质不高,队伍稳定不好

重庆市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短,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各区县农民是农业科技应用的主体。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思想僵化会导致其接纳使用新科技的可能性降低,导致农民对协同创业、科技创业等科技特派员制度认识不足,最终与科技特派员工作脱节。此外,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基层和原单位之间的界限不够明确,使得科技特派员在日常工作开展中既涉及大量原单位工作,又要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而且对特派员也没有政策倾斜支持措施,最终导致科技特派员工作时间和精力不足。

3 重庆市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做法

3.1 分类选派,变“一窝哄”为“有重点”

将重庆市以前的“全能”科技特派员按照服务任务、服务渠道等不同特点划分为公益型、创业型、农村流通型、信息服务型四种类型,最终保证服务任务高效完成并顺利延长服务产业链条。从重庆市乃至全国的农业高等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服务部门选派的专家人员构成公益型科技特派员队伍,他们的服务任务主要是提供公益科技服务,满足日常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科技需求;创业型特派员重点从涉农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的人才中选派,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转化应用等服务为主;重庆市打造的农村流通型科技特派员队伍成员既精通现代农村流通业务,又具备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素养,助力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信息服务型科技特派员则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向农户推广相关农业技术和传播农业科技。

3.2 建设平台,变“走场子”为“驻点子”

切实解决过去科技特派员到基层服务无办公场所、进村下田串场子作用发挥有限、群众学技术解难题找不到人等问题,在科技特派员派驻相对集中的地区或企业,既为科技人才进基层改善办公条件,又为农户咨询提供便捷,目前已经为科技特派员队伍配套建设121个市级科技专家大院(或工作站)。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基层科技特派员的监管力度,目前针对基层科技特派员派出管理、日常工作上报和考核评价管理等方面研发出一套相对成熟的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目前,科技特派员已全覆盖14个贫困区县的所有贫困村,重点服务三峡库区柑橘、高山蔬菜、生态渔业、草食牲畜和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3.3 突出特色,变“个体式”为“集团式”

将过去科技人才下基层“单打独斗”的方式转变为“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建立特色产业服务团”的形式,并采取“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模式,最终打造出的基层科技特派员服务队伍“形散而神不散”,既能实现农业科技示范作用,又能保证农户实现农业增收,由点及面、齐心协力推动产业发展、农民致富,最大限度发挥人才资源优势,释放人才红利。例如,西南大学赵永聚教授,为“草食家畜健康养殖”科技特派员,深入彭水、巫溪、武隆等贫困区县,率领团队创办和协办3个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了武陵山区山羊养殖产业快速发展;吴青作为梁平水彩空间·星创天地的科技特派员,仅2年时间,梁平水彩空间·星创天地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了养殖企业34个,建成集约化养殖鱼塘,形成了年出塘优质特色水产品1.1万吨的生产能力;王启贵,城口山地鸡科技特派员团队首席专家,长期赴城口开展山地鸡的选育和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使山地鸡新品系每只年产蛋量提高到130枚,鸡种源性垂直传播疾病降低到5%以内,种鸡每年增效约100万元,商品鸡增效约2 500万元。

3.4 创新机制,变“要我下”为“我要下”

创新发展基层科技特派员有偿服务、独立经营、技术入股、技术合作等发展模式,试图构建市场机制下的基层科技特派员利益驅动发展机制,通过农业科技服务与创业业绩和利益报酬之间的关系搭建基层科技特派员与农户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科技特派员短期服务行为向长期共创、共赢方向转换。如国家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入选者、优秀科技特派员重庆天沛农业有限公司李洪海,利用“资金众筹+技术入股”与“固定收益+销售分红”两种激励机制,以利益共同体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示范带动10 000户以上,每户年增收1.8万元以上;城口县政协委员、创业型优秀科技特派员王姣创办公司、注册城口山地鸡品牌,成立协会,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发展养殖户400多户,出栏山地鸡200多万只,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3.5 科技扶贫,变“定点式”为“协同式”

重庆市基层科技特派员扶贫新机制将突破之前的“定点式”“运动式”扶贫模式,充分抓住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机遇,最终构建基层科技特派员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在精准扶贫战略新要求中融入信息技术手段,全面优化升级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实现特派员选派、管理及考核的信息化管理。优化特派员管理系统,将特派员和帮扶对象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特派员可通过手机在线填写服务工作记录,也可通过微信群实时交流工作的技术问题和贫困村脱贫增收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通过网络培训本土科技能手和农村创业人员,真正助推贫困村整村脱贫致富。比如,采取“互联网+农业”的网络扶贫模式,大力推动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兴经营主体与贫困村主导优势产业的合作,并鼓励基层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对象形成利益共同体,最终形成各种商业实体实现贫困村脱贫的目标。

4 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对策建议

4.1 推动协会组织建设,建立扶贫机制

突出市科技特派员协会的纽带和连接作用,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平台,发挥协会在申报项目、信息交流、融资方面的优势。其次,政府要增强对选派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工作的帮扶力度,将科技推广、产业扶贫、农民增收等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促使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创新创业与扶贫工作。以技术创业为导向,合理有效地引入一批适合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不同人才,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扶贫机制,探索科技特派员与扶贫相结合的新工作模式,带动农户脱贫。完善科技特派员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创业管理体制,提高贫困户的生产实践水平,使其积极融入创业项目中去。

4.2 完善创新创业管理,加大宣传力度

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创业管理制度。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服务环节和种类形式的实际状况,实行不同的创业服务管理方式;通过对创业服务的基本情况、其他地区科技特派员创业的实践经验和当地科技特派员的需求来建立创新的、适用的、灵活的服务中心和服务机制;其次,加强农业众创空间管理。将农业“星创天地”纳入全市众创空间统一管理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计划,在财税政策、金融支持、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并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给予大力支持。

4.3 提高创业队伍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要通过培训让科技特派员与科技服务实践有机结合,顺应时代潮流,主要从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升级更新、创新管理等方面入手,要使科技特派员生产和经营技能两手都硬。农民作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应用主体,是科技服务的受体,也是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的主体。全面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也是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着力点。要进一步构建农村大教育体系,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开展创业培训,培植一批“创业型”和“技能型”农民。

4.4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着重于对科技特派员创业行为的扶持,把专项资金合理分配到每一个科技特派员的创业项目中,激励科技人员主动在基层开展农村科技创业。优化整合财政资金的支持方向和结构,着眼于放大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改革财政专项资金的补助方式、筹集渠道和支持力度。此外,在政府兴办的经济实体中率先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让科技特派员和有志于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参股入股。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协会与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合作模式,加大向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创业者信贷投放额度,完善科技特派员创业贷款贴息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科技特派员创业提供可行的信贷服务,降低科技特派员创业贷款的要求与标准,提高科技特派员融资效率。

4.5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因地制宜选派

政府在工作中应突出重点,做好技术供需对接。挑选优秀人员——结合各派出单位推荐与基层遴选两种方式选拔优秀人才,进而科技特派员申报专业特点和拟去县乡的意向,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科技特派员信息库,保证科技特派员信息真实、可靠。统筹协调地方需求——考察各区县对于科技人才要求程度,对各区县提出的需求进行评估,重点考虑渝东南连片贫困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并按照评估结果提出科技特派员建议人选。实行双向选择——在牵线搭桥的基础上,充分征询供需双方意见,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双方满意。完善人才流动制度——不同区县的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意愿存在差异,应该建立科技特派员流动制度,为人才的双向流动提供创造条件。

4.6 强化政府工作效能,构建网络平台

政府发挥其效能,整合理顺各部门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使科技特派员发挥上游科研院所和下游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产学研之间的协调对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在科技特派员工作中积极探索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竞争性分配办法,市科学技术局负责确定专項资金使用方向和原则,重点加强资金使用检查和绩效管理,并按因素法和绩效评价结果向区县分配资金。此外,完善“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分类分层管理,并在系统中增设工作评定打分功能,实现接受服务的农户直接评价科技特派员工作效果。完善科技特派员信息库,将每一年的工作考核成绩在系统中进行展示,将考核结果作为科技特派员评星定级、动态管理的参考依据之一,并增设专栏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特派员进行集中展示。

4.7 建立激励保障机制,鼓励成果转化

完善科技特派员激励保障机制,对科技特派员与农村的经济实体、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形成合作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加以奖励;对于科技特派员研发的优秀科技成果,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关于科技成果使用和收益的办法实施,鼓励科技特派员转化科技成果。同时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宣传和报道,让广大农户了解该项制度,也吸引农业院校的师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公司的科技人员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

参考文献:

[1] 陈秋芸.推动闽北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5):117-121.

[2] 常春元.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长治市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村科技,2019(2):9-10.

[3] 傅新红,李君,许蕾.农业科技特派员继续从事特派员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254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0(6):58-66,76.

[4] 邵俊英.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理性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426-427,431.

[5] 王瑞萍.山西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7):7-9.

(责任编辑:易  婧)

猜你喜欢

重庆市乡村振兴创新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