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腹部肿瘤患者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

2019-11-23张晓明魏艳波何立张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手术患者术后疼痛

张晓明 魏艳波 何立 张莹

【摘 要】 目的:关于腹部肿瘤患者手术以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方法: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腹部肿瘤患者,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管理组,每组36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评价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综合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综合护理组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肿瘤患者手术以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

疼痛是和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存在关联的一种可以通过组织损伤进行描述的不愉快的主观或情绪体验[1]。手术以后产生的疼痛是人体对手术创伤性刺激以后的正常生理反应,一般腹部肿瘤患者常选择手术方案治疗,治疗以后患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疼痛,特别是在麻醉清醒以后,很多患者疼痛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超过72h,病人机体会感觉到不适,甚至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情绪,这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产生严重影响[2]。笔者针对于此,主要分析对腹部肿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腹部肿瘤患者,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均为36例患者。常规护理组当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48.2±14.2)岁。综合护理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3.8±13.4)岁。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腹部肿瘤,72例患者中存在肝癌患者15例,胃癌患者20例,结肠癌患者12例,直肠癌患者14例,胰腺癌患者6例,胆囊癌患者5例。所有患者经过术后病理组织确诊,患者符合手术指征,排除存在凝血障碍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的标准。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常规护理组配合常规护理方案,常规护理按常规护理原则进行;综合护理组选择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方案如下:

1)心理护理:肿瘤患者因为自身病情的因素和治疗等会导致患者存在十分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应强化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要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来源,对患者表示认同和理解,强化对患者的安慰,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孤独心理。可以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谈,及时答疑解惑,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给患者以希望,多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和决心。2)分级止痛: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分析患者的疼痛时间并加以记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癌症患者疼痛分级的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疼痛分级,根据疼痛程度,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方法进行指导。必要的时候可以为患者选择止痛药物,但止痛药物应严格限制药物的剂量,也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和音乐疗法等。3)分散注意:可以对患者的文体活动进行丰富,使患者能通过看报纸、下象棋、看电视等相关方式转移注意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所以医院可以设置一些娱乐设施,这样能够适当地促进患者身心的放松。4)针对性护理:对伴有癌症疼痛入院的患者应该为患者建立疼痛病历,根据疼痛情况为患者进行护理的落实,指导患者有效缓解疼痛、面对疼痛。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并且选择正确的体位,如果患者存在口服用药,需要为患者进行指导,使患者能够按时定量吃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5)支持护理:需要获取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使他们重视患者,将患者的相关状况介绍给患者的家庭和患者周围的朋友,使他们常陪伴患者,并对患者提供相关的安慰指导,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尽量克服悲观情绪,避免加重疼痛,提高患者自主抗疼痛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普通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IBM 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表示两组研究对象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综合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综合护理组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对腹部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当麻醉效果消失后患者一般都存在切口疼痛,这会使患者的临床体验相对较差[3]。术后疼痛的部位主要是手术切除部位,受到创伤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取决于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这会导致患者疼痛十分严重,应激源的刺激也会加重患者疼痛,影响患者的休息,不利于患者睡眠[4]。从本研究来看,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因心理应激而产生的疼痛,同时为患者进行分级止痛,根据患者的疼痛级别针对性地为患者进行疼痛干预,可避免盲目选择止痛药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疼痛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指导相关的方法可改善患者的心境,提升患者的护理体验[5]。在护理工作中,要帮助患者获取更多的支持,避免患者产生孤独情绪,要重视对患者相关状况的了解并介绍给患者的家庭和周围的朋友,提升家属和周围朋友对患者的关心,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综上所述,对腹部肿瘤患者手术以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朱洁群,刘紫燕.护理干预改善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1671-1672.

[2] 文红英.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8):125-126.

[3] 李改云.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中国伤残医学,2014,(02):238-239.

[4] 張菊华.73例心胸外科患者镇痛药的应用及护理管理分析.中国药业,2013,22(09):74-75.

[5] 唐晓琳.护理干预减轻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J].医药前沿,2012,(28):124-125.

猜你喜欢

手术患者术后疼痛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石晓静: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关于术前心理护理减轻术日紧张的研究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