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海拔地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2019-11-21雷延龙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诊治牦牛

雷延龙

摘 要 牦牛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败,其症状有高热、肺炎和内部器官大量出血等,它是由一种名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细菌引起的疾病。近年来,高海拔地区的牦牛巴氏杆菌病发病率有所增加。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牧民的经济收益会降低。因此,本文讨论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如何预防牦牛巴氏杆菌病。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牦牛;巴氏杆菌病;诊治

1 病原

巴氏杆菌是两端比较钝且圆的小型球状杆菌,它无法运动且形成不了芽孢。在含碳水化合物的肉汤中长时间培养后,就会表现出多形性。新分离的菌株具有的荚膜会在培养基中培养后消失。用于鉴别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呈现阴性,用碱性美蓝着染血片或组织涂片菌体呈现比较显著的双极着色性,这个特性对诊断来说十分重要。

巴氏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诸如猪和牛等健康动物的身体内都有,尤其是在呼吸道,通常会使巴氏杆菌成为无毒或弱毒的寄居者。巴氏杆菌不产生外毒素,对外部环境的抵抗力较差,在阳光直射和干燥的情况下会迅速死亡,一般来说,它在肉类中的生存时间更长,在腐败的尸体中可以生存1到6个月,若是加热到 60℃下,1分钟后就会被杀死,一般消毒液对该菌有很强的作用。

2 流行病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需要特定条件才能致病的病菌,一般在健康牦牛的体内会有这种细菌,特别是呼吸道,但这不会造成牦牛的疾病。如果出现长途运输、气候剧变、劳役过多、营养不良等情况导致牦牛的抵抗力下降,就容易患上这种疾病。该病的潜伏期通常约为3天。发病的和带有该菌的牦牛是传染的主要源头,它们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中的细菌会污染牧场、饮用水等等。该病主要由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它也可能是受损的皮肤被蚊虫叮咬后造成感染。该病的病程短且具有散发性,并且可以在地方流行,全年都有可能发生。当昼夜温差大,闷热或潮湿时,发病率会比平常高[1]。

3 临床症状

3.1 急性败血性

病牛突然死亡,没有明显症状。轻度发烧,牦牛体温达到41~42℃,表现出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振,反刍行为减少,反应迟钝,肌肉震颤,呼吸困难、腹泻等等。另外,牦牛的粪便中含有黏液或血液。患病的牦牛会在一到两天内死亡,死亡率比较高。

3.2 肺炎型和慢性型

病牛呼吸时张口、体温上升、头颈向前伸、咳嗽,鼻液呈灰白的泡沫状。肺部听诊时有摩擦声,触诊时病牛会感到疼痛并逃避。在后期,牦牛会腹泻并且便中有黏液和血块。此类病的病程一般约为2天,但是有的会超过一周。较长的病程会变成慢性型。慢性型不多见,这样的牦牛呼吸会出现问题,并且会有望着天空搖头的问题,还有咳嗽和腹泻。病程会持续一个月以上。

3.3 水肿型

病牛的特征还有表现于胸前,头颈部出现水肿,有时水肿会扩散到耳根、胸部和腹部甚至四肢。患病的牛眼睛红肿,流泪,呼吸有问题等等。患病的牛通常卧倒在地上不起来,还容易死于窒息、虚脱。

4 诊断

这种疾病的诊断很难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来诊断,这时候就需要实验室诊断。细菌培养、镜检和动物感染试验都是常用的诊断技术。细菌培养是取牦牛的肝脏,脾脏和肺脏等器官接种在血琼脂平板上进行无菌培养。在37℃恒温的环境下培养18-24小时后,可以在琼脂平板上找到圆形隆起的灰白色菌落。菌落表面光滑且湿润。挑选分离物并将其固定在载玻片上,分别用革兰氏和瑞氏染液固定染色,然后镜检,革兰氏染色后病原体显示红色的短小杆菌,瑞氏染色后的病原菌显示为椭圆形短小杆菌。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就可确诊为牦牛巴氏杆菌病[2]。

5 治疗措施

5.1 隔离消毒

如果发现牦牛发病或者疑似发病,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对牦牛棚进行彻底的消毒,可以使用百分之十的石灰乳和百分之五十的漂白剂。病死的牦牛的尸体也要进行消毒,不能随意丢弃,消毒后要进行深埋处理。

5.2 紧急接种

让假定健康的牦牛群和邻近的牛群进行紧急的免疫接种,注射牛出败疫苗,要把握注射剂量,牦牛体重超过100公斤,肌肉注射6毫升,100公斤不到,肌肉注射4毫升。另外,对疫点周围其他牧民的牛群进行广泛的调查,并通知牧民注意观察自己的牛群,若出现病牛,要及时上报。给其他牧民饲养的健康牛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力,建立免疫带。

6 预防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

牦牛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放牧时,应避免草场过湿,要让牦牛喝干净的水,时刻关注气候的变化,及时做好牛群的防风和防雪工作,并注意保暖。另外,可以采取划区轮牧,在枯草期间适当补充饲料,以增强牦牛机体的抵抗力。平常的时候就要做好预防和消毒工作,并定期在畜舍、场地和所需工具上消毒处理。

6.2 做好疫苗接种

牧民的防疫意识步枪,疫苗接种不及时且不规范。这是近年来高海拔地区牦牛巴氏杆菌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该疾病发病快且死亡快,死亡率还很高。因此,每年春季和秋季都要好好完成预防接种工作。良好的疫苗接种是预防这种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6.3 合理使用药物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病期护理是病牛康复的要点所在。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嘧啶是用于治疗该疾病的药物,效果很好。若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进行药敏试验,选择环丙沙星等敏感性良好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会在治疗十几天后牦牛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和恢复,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7 结束语

牦牛巴氏杆菌病可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等诊断方法确诊。它的发生具有散发性,对牦牛养殖行业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在今后的饲养、育肥和运输时,必须进行良好的检疫和检验工作,并每年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工作以及做好消毒等措施,以防止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

[1]王辉成. 牦牛巴氏杆菌病药物治疗[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 39(3):122-123.

[2]任宜家.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 434(11):40-41.

猜你喜欢

诊治牦牛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牦牛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16例妊娠期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