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害虫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及防治

2019-11-21葛孟夏韩凤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发生特点

葛孟夏 韩凤阳

摘要    草地贪夜蛾是新传入我国的农业害虫之一。本文阐述了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介绍了其发生症状和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发生症状;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9-0114-01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草地贪夜蛾又名秋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草地贪夜蛾是新传入我国的农业害虫,其起源于美洲,曾于2017年被列入世界十大害虫“黑名单”,也是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目前,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南方为害严重,进入春末夏初,春玉米进入生长期,其成虫还将进一步迁飞蔓延至长江中下游、黄淮、东北和西北等地为害。因此,要提前谋划,周密安排部署,落实措施,科学防治。草地贪夜蛾属新害虫,现总结其形态特征、发生症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1    形态特征

草地贪夜蛾的世代长短与所处环境温度及寄主植物有关,其完成1个世代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1-2]。卵块通常产在叶背面,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幼虫一般有6个龄期,体长和体色会随龄期变化。低龄幼虫呈黄色或绿色,头呈橙色或黑色;高龄幼虫多呈棕色,有的呈绿色或黑色,头部呈棕色、黑色或橙色[1,3],体表有许多纵条纹;低龄、高龄幼虫的体长分别达6~9、30~50 mm。幼虫的识别特征较明显,即腹部末节有4个黑点,呈正方形排列,头部呈明显的倒“Y”形纹[2,4]。老熟幼虫落到地上借用2~8 cm浅层土壤做蛹室,蛹茧被土沙粒包裹,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

2    发生症状

草地贪夜蛾幼虫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根基、生长点、果实等部位造成危害。1~3龄幼虫通常在夜间为害玉米,多隐藏在叶背面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1,5]。低龄幼虫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为害。4~6龄幼虫为害更重,可导致整株玉米叶片被食光或玉米生长点死亡。检查发现,有大量害虫粪便和幼虫[2,6]藏在玉米生长点、卷曲心叶。玉米抽雄后,大龄的草地贪夜蛾被从喇叭口中带出,转移到叶腋和果穗上为害,高龄幼虫会取食玉米雄穗和果穗。由于其食量大,尤其是到高龄具有暴发性,在危害整块田地后也可成群结队迁移到周围植物田继续为害。

3    发生特点

3.1    寄主广泛

草地贪夜蛾属杂食性害虫,可为害80多种植物。草地贪夜蛾可以分为玉米品系和水稻品系2种生物型,目前入侵我国的草地贪食蛾为玉米品系。在我国,其除了为害玉米外,还为害新栽的甘蔗苗。

3.2    暴食危害

草地贪夜蛾以为害玉米最严重。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常导致玉米严重减产。2017年9月,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报道,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个玉米种植国家中,草地贪夜蛾造成玉米减产严重,经济损失巨大[7]。

3.3    适生广泛

草地贪夜蛾的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 ℃,在28 ℃条件下,约30 d完成1个世代,而在低温条件下,需要60~90 d。我国西南、华南和江南大部分地区是草地贪夜蛾的适生区,草地贪夜蛾可在这些地区周年繁殖,并随季风向北迁飞到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因此,我国南、北方广大玉米种植区都是草地贪夜蛾适合发生危害的区域。

3.4    迁飞扩散

草地贪夜蛾成虫可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 km。成虫在产卵前可迁飞500 km,若条件适宜,迁飞更远[1,8]。

3.5    其他习性

成虫具有趋光性,一般在夜间迁飞、交配和产卵。成虫寿命达14~21 d,在这段时间内,雌成虫可多次产卵,一生产卵高达1 000粒[2,9-10]。在适合温度下,卵在2~4 d即可孵化成幼虫,幼虫有6个龄期,高龄若虫会自相残杀[1,11]。

4    防治技术

4.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应急控制草地贪夜蛾的最有效方法。由于草地贪夜蛾刚传入我国,目前还没有经过农药管理部门登记的农药品种可以控制[1,12]。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建议,当玉米田虫口密度达10头/百株时,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氰菊脂、唑虫酰胺、高效氯氟氰菊脂、氯虫苯甲酰胺等及其复配剂等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药剂[13-14];在卵孵化初期施用苏云金杆菌、多杀菌素、白僵菌等生物农药。另据湖北仙桃田间试验,甲维茚虫威、甲维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达90%以上。建议各地实行统防统治[1]。根据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生物学特性,适期喷药防治。低龄幼虫期喷药,效果更好,建议在清晨和傍晚,重点喷施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15]。

4.2    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及,防治草地贪夜蛾成虫可搭配性诱剂和食诱剂,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诱杀;幼虫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卵孵化初期可选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绿僵菌等生物农药喷施[2]。同时,注意交替和轮换使用药剂,科学选定浓度和剂量。

5    参考文献

[1] 张金平.无敌破坏王:草地贪夜蛾[J].农药市场信息,2019(12):67-68.

[2] 郭井菲,赵建周,何康來,等.警惕危险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J].植物保护,2018,44(6):1-10.

[3] 王岩,颜旭.如何打赢草地贪夜蛾阻击战[N].农民日报,2019-05-11.

[4] 郭井菲,静大鹏,太红坤,等.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及与3种玉米田为害特征和形态相近鳞翅目昆虫的比较[J].植物保护,2019,45(2):7-12.

[5] 江幸福,张蕾,程云霞,等.草地贪夜蛾迁飞行为与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9,45(1):12-18.

[6] 吴秋琳,姜玉英,吴孔明.草地贪夜蛾缅甸虫源迁入中国的路径分析[J].植物保护,2019,45(2):1-6.

[7] 王磊,陈科伟,钟国华,等.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防控研究进展及防控策略探讨[J].环境昆虫学报,2019,41(3):479-487.

[8] 吴秋琳,姜玉英,胡高,等.中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草地贪夜蛾春夏两季迁飞轨迹的分析[J].植物保护,2019,45(3):1-9.

[9] 刘杰,姜玉英,刘万才,等.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技术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9,39(4):44-47.

[10] 赵胜园,孙小旭,张浩文,等.常用化学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防效的室内测定[J].植物保护,2019,45(3):10-14.

[11] 孙小旭,赵胜园,靳明辉,等.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J].植物保护,2019,45(2):13-18.

[12] 张磊,靳明辉,张丹丹,等.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J].植物保护,2019,45(2):19-24.

[13] 姜玉英,刘杰,朱晓明.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的发生动态和未来趋势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9,39(2):33-35.

[14] 王佳.胡椒碱对淡色库蚊幼虫及草地贪夜蛾细胞毒力作用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

[15] 唐璞,王知知,吴琼,等.草地贪夜蛾的天敌资源及其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应用昆虫学报,2019,56(3):370-381.

猜你喜欢

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发生特点
永靖县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技术策略
不同农药防治甜玉米草地贪夜蛾的药效对比试验
草地贪夜蛾对山东省玉米的危害风险及其监测防控研究进展
安徽省草地贪夜蛾入侵概况及其防治措施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浅析对嫌疑立体足迹形态特征的提取技术与生物特征辨析
网络互动类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
戏曲舞蹈表演的形态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