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临床疗效观察

2019-11-21杨晓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0期
关键词:鼻咽癌颈部有效率

杨晓峰

鼻咽癌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头颈部肿瘤,一般发病的部位较为隐蔽,早期症状不太明显,癌症发现时往往病情已经较为严重,常规的药物及手术治疗已经无法满足治疗的需求,因此放射治疗成为了治疗该病的首选治疗方式[1-3]。但是常规的放疗方式,容易对患者病灶周围的组织及器官造成损害,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放疗方式。而调强放疗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不仅可以消灭癌变细胞,还可以保护病灶周围组织及器官,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本研究对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现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详细报道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对象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鼻咽癌患者,按照放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鼻咽癌临床诊断标准,对此次研究均有了解并签署同意书,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合并其他肿瘤疾病,精神障碍无法主动配合治疗者。观察组中,男、女分别18例、16例;年龄20~70岁,平均为(52.4±4.3)岁。对照组中,男、女分别19例、15例;年龄为21~70岁,平均为(53.1±4.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放疗,首先采用CT明确肿瘤的部位及范围,然后采用低熔点铅不规则射野技术照射面颈联合野及下颈部切线野,使用剂量设置为36~40 Gy,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对脊髓的照射,将总剂量控制在70~75 Gy。照射颈部时需要将照射野调整为垂直野或局部小野,将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使用剂量调整为60~70 Gy,阴性患者使用剂量为50~55 Gy。

观察组给予患者调强放疗,嘱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热塑膜固定患者头肩部,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颅顶至锁骨下方2~3 cm处,层厚设置为3 mm,并勾画出靶区体积,并对靶区进行6 MV X 射线照射治疗,照射剂量为70~72 Gy(2 Gy/次),高危区剂量为55~65 Gy(2 Gy/次),预防照射区计量为50~56 Gy(1.8 Gy/次)。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实体瘤疗效标准[4]评价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肿瘤基本完全消失)、部分缓解(肿瘤较治疗前缩小50%左右,且无其他病变)、稳定(与治疗前相比较肿瘤缩小较少,但未出现病情恶化)、进展(肿瘤增大超过20%)4个等级。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2)经治疗后可能出现的远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口干、张口受限、听力下降、颈部纤维化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口干、张口受限、听力下降、颈部纤维化分别有3例、2例、1例、2例,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对照组中,口干、张口受限、听力下降、颈部纤维化分别有5例、3例、3例、4例,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两组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6,P=0.01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鼻咽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鼻塞、涕中带血、听力下降、复视和头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5-8]。早期鼻咽癌的特征不明显,发现时多处于癌症的中晚期,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常规的手术及药物治疗已经无法起到有效作用。因此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为放疗,但实际疗效多取决于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其次在尽可能避开正常组织的情况下,给予被肿瘤侵犯的区域充足的放射治疗剂量[9-10]。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方法为常规放疗,但是常规放疗具有定位准确度差、重复治疗率低、相邻上下界剂量重叠等缺点[11],整体治疗效果欠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放疗器械的更新,调强放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推广。该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病灶的情况采用CT扫描对射线剂量分布进行合理的安排,可使靶表面与内部剂量均匀分布[12]。还能够增强肿瘤区照射量,并有效保护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与器官,降低患者远期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相关研究[13]结果相一致,减少了口干、张口受限、听力下降、颈部纤维化发生的概率。在本研究中,给予调强放疗的观察组与给予常规放疗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出,对鼻咽癌患者实施调强放疗的治疗效果较常规放疗的治疗效果更佳,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猜你喜欢

鼻咽癌颈部有效率
非编码RNA在鼻咽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很有效率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