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效果观察

2019-11-21刘根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0期
关键词:乳晕瘤体外观

刘根祥

乳腺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常见于女性乳腺疾病中,多发病于20~40岁的女性,主要因为人体的内分泌激素分泌失常引发。发病部位多在乳腺腺上皮及小叶纤维组织中。临床其主要表现症状为乳房内部出现无痛感肿块,极少数患者会出现乳房触痛。由于人们活动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变化,乳腺纤维瘤出现了较高的发病几率,且呈现逐年增长的势头[1]。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多为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式多对乳房进行放射状切口来对瘤体进行切除,即沿乳管延伸位置在瘤体表面对皮肤进行放射状切口,需要把瘤体和包膜一起切除,会造成皮肤出现畸形凹陷以及明显的纤维瘢痕,对乳房外观的美感造成了破坏,给患者造成消极心理。随着微创化手术的不断发展,环乳晕切口这一手术方式被广泛应用到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中。本院在乳腺纤维瘤除术中应用了经乳晕旁切口方式,临床效果令人满意,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5年5月—2018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5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当中,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全部为女性。其中对照组有患者38例,年龄阶段为12~42岁,平均年龄(28.4±2.0)岁,乳腺多发性纤维瘤22例,乳腺单发性纤维瘤16例。左乳发病18例,右乳发病10例,双乳发病10例;经超声检测,瘤体直径6~62 mm,平均直径(34.1±1.9)mm,形状大多是椭圆形,无出血症状。治疗组有患者15例,年龄阶段为13~43岁,平均年龄(28.7±1.7)岁,乳腺多发性纤维瘤8例,乳腺单发性纤维瘤7例。左乳发病5例,右乳发病6例,双乳发病4例;经超声检测,瘤体直径7~61 mm,平均直径(35.2±1.6)mm,形状也为椭圆形,无出血症状。所有患者都知情并且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临床试验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经过X射线、彩超以及病理检测并确诊为乳腺纤维瘤;患者乳房瘤体无痛,未出现乳头溢液、乳房无发热、破溃现象;通过X线及彩超检查,显示发病乳房为单侧或双侧有一个或多个体积大小不等的瘤体,未与皮肤粘连,与周围组织间存现清晰的边界,用手可触[2]。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精神障功能障碍者、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患者;排除患有恶性肿瘤及乳腺增生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放射状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 具体方法:(1)麻醉起作用后,将手术部位实施常规消毒铺巾。准备好之后,首先把纤维瘤部位的皮肤切口,随后将肿瘤部位的皮下组织切开,把肿瘤体和肿瘤周边5 mm处的肌肉组织以垂直法进行切除。(2)选取3-0可以吸收的丝线把皮下组织以及腺体进行缝合,缝合方式为间断式,再用5-0的可吸收线将乳房表面皮肤实行内缝合,加压包扎,不需要留置引流管,并将切除下来的瘤体进行常规送病理检查[3]。

1.2.2 治疗组患者实行环乳晕切口手术方法治疗 具体方法(1)麻醉起作用之后,将患者乳晕边缘选取为手术切口。(2)手术视野过小,需要对手术视野进行扩大时,可以将手术切口边沿的皮肤利用甲状腺拉钩钩住进行扩大。(3)把皮下组织同乳腺组织实行潜行剥离,对肿瘤所处的具体位置进行加以确认。之后,把乳腺纤维瘤同瘤体周围0.5 cm处的腺体组织切除。(4)在对患者乳腺的乳腺纤维瘤及皮下组织完成切除后,用3-0的可吸收线把患者皮下组织以及腺体进行缝合,用5-0的可吸收线将乳房表面皮肤实行内缝合,加压包扎,同时将切除下来的瘤体进行常规送病理检查[4]。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术后6个月,采用本院特制问卷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随访问卷调查,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的满意程度[5]。满意:患者的双乳相互对称,两侧的乳头水平差距小于2 cm,患病侧的乳房与未患病侧的乳房无大致差距,外观正常,两者皮肤颜色以及手感无大致差距。基本满意:患者的双乳相互对称,两侧的乳头水平差距大于2 cm,差距小于等于3 cm,患病侧的乳房较未患病侧的乳房手感较差,外观大致相同或小于未患病侧的乳房,患病侧的乳房皮肤颜色发亮或变浅。不满意:患者的双乳明显不相互对称,两侧的乳头水平差距大于3 cm,患病侧的乳房外观变形,较未患病侧的乳房要小,手感较差,乳房周围的皮肤较差,粗糙,呈现橡皮样。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3.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级别。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患者的乳腺纤维瘤切除干净彻底,没有任何残留,手术疤痕直径小于2 mm,4个月内未复发,实行手术的一侧乳房在外观上跟健侧乳房没有显著区别;有效:患者的乳腺纤维瘤基本被切除,仍存在残留,手术疤痕直径小于2 mm,实行手术的一侧乳房在外观上跟健侧乳房存在少许差异;无效:乳腺纤维瘤仅有小部分被切除,仍有大部分残留。实行手术的一侧乳房在外观上跟健侧乳房差异明显,术口疤痕直径大于2 mm,术后4个月出现复发。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对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乳房外观满意率对比

治疗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照表1。

表1 两组患者乳房外观满意率对比 [例(%)]

2.2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参照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例(%)]

3 讨论

在乳腺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意识到在进行乳房手术时,维持乳房外观完对于女性的重要意义,所以,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治疗乳腺纤维瘤时被应用环乳晕切口治疗。环乳晕切口是将手术切口位置选在乳晕与皮肤色差相交的弧线处,因为乳晕处的皮肤伴有色素沉着以及皮脂腺结点,在此处进行手术入路,会使手术切口隐蔽性更强、遗留瘢痕不易被发现,美化作用强,占有一定的美容优势[6]。再者,乳晕处的肌肤相对较薄且柔软,弹性良好。选此处进手术入路切口,愈合后瘢痕大都较为柔软并且平整,对患者形体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不会出现两侧乳房明显不对称的状况,患者较容易接受[7-8]。同时,由于乳腺组织具有活动度大的特点,在进行较大瘤体切除以及相邻的多个瘤体切除时,即只需要一个手术入路切口即可[9-10]。这样可以减少多个手术切口造成手术创伤,具有手术创口少的优势。经研究发现,在环乳晕切口处进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女性乳房外观的完美,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美容优势[11-12]。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低,且术后的复发率低[13]。在本次研究当中,治疗组应用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1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患者乳房外观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乳房外观满意率为65.7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患者实施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维持患者双侧乳房美观性和对称性,手术切口隐密,患者容易接受,且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都比传统手术切口方式更优、临床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猜你喜欢

乳晕瘤体外观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鸟类能识别植物的外观等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双源64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估肝脏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行乳晕缩小术
乳晕变黑是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