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信息化协同创新实践
——以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药学专业群为例

2019-11-21

江苏教育 2019年68期
关键词:药学协同中药

李 勇

2018 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 年要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三全”指信息化教学建设覆盖全体教师、全体适龄学生、全体学校,“两高”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能力、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指完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

在此背景下,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为抓手,围绕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药学现代化专业群建设,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教师信息化创新能力提升,努力构建适合学生的课程群,为实现药学专业群协同育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信息化协同创新能力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中多方资源进行协同,实现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本文以药学专业群为例,重点介绍教师将信息化手段融入课程教学模式的若干做法。

一、方法协同:中药健康服务课程群“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中药健康服务课程群大多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的核心课程。课程群教师努力转变教学观念,解决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把握学生学习与训练的薄弱环节、评判标准主观性强等问题。课程群教师在吃透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未来工作环境和岗位实际需要,以技能竞赛要求为依据,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准绳,引进或自主开发“学训考”一体化软件,实现“教学做评”四种教学方法协同[1](如下页图1 所示)。

图1 中药健康服务课程群“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中药调剂技术”中“中药调剂”教学内容为例,主要操作流程包括四个方面。做中教:根据学生课前提交的难点,结合易出错处,教师现场操作演示,边做边讲解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侧重诠释重难点步骤。教中学:学生登录中药调配操作规范软件,通过“视频纠错”模块强化学习效果,然后进入“规范训练”模块,在摄像头前边做边学,软件随时提醒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并记录。学中做:学生查看自己练习时的出错环节,并在平台调阅相关资源再学习,有针对性地练习薄弱环节。教师通过现场巡视及网络监控,关注学生练习进程。做中评:学生进入“考核模块”,在摄像头前的规定位置完成考核,考核完成后系统自动评分。

图2 药品生产课程群“虚实结合”教学模式

通过应用“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理念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主导课堂,学生可以完全自主学习,真正实现了“教、学、做、评”的方法协同,解决了传统教学难题,并将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制度化地融入教学,实现了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效益最大化。

二、过程协同:药品生产课程群“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材料浪费多、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等不足之处。药品生产课程群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策略等方面构建了虚拟仿真与实验实训一体化的“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如图2 所示)。

学校药学综合实训中心首创虚拟仿真区、交互实验区、实训功能区三个功能分区。学习过程按照“虚拟仿真”和“实验实训”两条路径协同推进。比如“药剂学”课程,学生首先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上练习、交流、讨论相关药品生产项目,整个学习过程循环可逆;学生完成虚拟仿真考核后,进入实验实训环节完成药品生产任务,并在线提交实训报告,遇到问题及时在线反馈给教师。通过开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设计虚拟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探索出各门课程虚拟教学模式,形成覆盖实验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机制。[2]教学过程各环节协同配合、虚实结合、相互补充,实现了实验实训效果的最大化。

三、资源协同:药学基础课程群“学习过程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药学基础课程群理论性强,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薄弱,学习难度大。因此,课程群教师采用“学习过程可视化”教学模式,根据学习过程中的目标要求将视频、图片、微课等多种视听资源整合于教学内容中。教师借助虚拟平台等进行演示,有效地将信息化技能与传统教学技能有机结合,满足了“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需求。

比如“天然药物学基础”课程,传统教学往往按照学科体系,以教材章节内容的顺序开展,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在“学习过程可视化”教学(如图3 所示)中,以资源整合为导向将知识点重新整合,设计出贴近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和虚拟任务平台,切实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图3 “天然药物学基础”课程“学习过程可视化”教学模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在教学平台中整合教学内容,开发信息化资源,完成真实或模拟的工作任务;教师进行检查与评价,实现了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协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知识迁移能力。另外,课程群教师还开发了网络课程,在基于岗位工作需求的基础上整合了微观系列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物系列信息化教学资源、操作系列信息化教学资源、答疑系列信息化教学资源等,并实时动态调整,有效实现了线上线下学习的协同。

四、取得的成效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群的融合效应,我校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适合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协同创新,打造了一支有潜力且信息化能力高的教师队伍,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药学专业群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为导向推动课程信息化改革,比如完成了江苏省职教学会课题“高职‘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代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实践研究”,发挥了教学模式的引领示范作用。

自实施教学模式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很大转变。其中,“中药调剂”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成果荣获江苏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入选省两课评比“示范课”;“药剂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成果两次获评省两课评比“示范课”,并获得省教学大赛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

猜你喜欢

药学协同中药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