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小张同学的“斗争”

2019-11-20彭文洁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蜜蜂电教小张

彭文洁

我班有此生

哪个班里没几个令人头痛的学生呢?我给大家聊聊我班的小张同学。

认识他很简单,上课没坐相、排队没正形、写作业时画“草窝”的,就是他。没上学之前,他有个外号叫“土匪”。自打上一年级以来,他在同学眼里是“差生”,在家长眼里是“太捣蛋”,在校长眼里是“素质差”,在老师眼里是“害群之马”。

唉!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他聪明。一年级时,我就让他管理班里的多媒体设备。现在,他上四年级了,我解决不了的问题,还交给他解决。他还培养了两名电教设备管理“徒弟”。俩“徒弟”跟在他身后,乐此不疲,课前电教设备、多媒体课件绝对准备到位,从不耽误老师上课。他读了不少课外书,语文课上偶尔走心回答问题,还能引经据典,令其他同学瞠目结舌。我的一个眼神,他就能领会啥意思,总能把我交代的与“学习”无关的事,与“遵守纪律”无关的事干得妥妥帖帖。

他“不简单”。每次犯各种错后,老师软硬兼施地批评、教育、感化,对他都没用。每次老师向家长告状,叫家长来学校将他带回去反省,也没用。听说他妈妈因此得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

一场战役

他上三年级时,做了一件很不简单的事。在我不知情时,他从我抽屉里“拿”过几次钱。怎么处理?不教育行吗?用什么法子对他管用呢?思来想去,我先悄悄收集证据,然后找来他母亲沟通,最后决定演个“剧”,好好地教育他一下。

他妈妈来到我办公室,一边痛哭流涕地说这回坚决不要他了,一边当着他的面假装打110,通知警方来抓他。我连忙制止说:“先别打110,先通知他爸给准备换洗衣服,再到医院开点红花油什么的,关到少管所里用得着——进到那里面还不得挨其他人的打,治伤药是有必要准备的。然后,再带他去看看爷爷奶奶。一会儿警察来抓他这件事,先别让老人们知道,怕他们受不了刺激。还有,他有没有好朋友?也去告个别。做触犯法律的事,无论多大年龄,国家都有制裁的办法。”就这样,我俩一唱一和地说着,他终于忍不住了,放声大哭并承诺今后一定改正。

他妈妈依旧吼道:“谁还相信你的话?快到少管所去!”孩子那个哭声还真是惊天动地。我看时机差不多了,就对孩子妈妈说:“这回看来他是真知道错误的严重性了。不如这次先不报警,再有下次,一定让他去少管所好好改造。”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从此,在这个孩子的心里,我说话的分量明显加重了,他的不良行为也收敛了好一阵子。

打好“持久战”

当然,面对这只“虎犊子”,必须打“持久战”和“耐力战”。之后有一天,我生病请假没来学校。他因為到别的班里去拿别人的书,被处理——停课三天,回家反省。他来学校以后又“打回原形”了。课堂上,有恃无恐;校门外,惹是生非。好在我早有“拉锯战”的准备。可想而知,之后“战役”更不好打。好在现在他稍有点“人”模样了。

说到这,几个印象极深的“熊孩子”面庞突然涌入我的脑海。他们曾经都和小张同学一样调皮捣蛋,曾经都让我伤透脑筋。欣慰的是我的“心灵感化,耐力持久战”战术,用在他们身上都还管用。有一次,我出黑板报时不小心摔伤了。那个被别的学校开除后转到我们班的小刘同学,得知消息后到处找我,要看我摔得严重不严重。那个转到郑州上学,考上一所自己满意的中学的小李同学差点要独自乘车到洛阳来看我,说要告诉我一个天大的喜讯。还有小石同学,转来之前就已经转了三次学。考上五中重点班时,他非得请我去吃一碗面皮。他们还都记得我,都念我的好。除了感动,我更多的是心安。相信若干年后,小张同学也会像这些孩子一样怀念我们之间的“斗争”。

面对这样的“小蜜蜂”,既不能“杀”,又不能“恨”呀。遇到他们犯了棘手的事件,我归结使用如下“杀手锏”——找痛点,撒把盐;寻需求,给希望;用真情,引上进。

面对这样的“小蜜蜂”,我愿意为他们撒下一片花种,盛开一片花海。我愿意用双手捧出我的真心,换取他们的上进。愿我们每一个班主任的教育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本栏责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小蜜蜂电教小张
今天忙不忙
小蜜蜂去哪了?
巧妙的奉承
路在脚下 梦向远方
小蜜蜂请客
小蜜蜂便当
谁逗谁
电教工作者要有“五颗心”
小蜜蜂
不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