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9-11-20董华一黄河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模式

■董华一/黄河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动了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我国体育的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方法及评价过程,全面落实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然而,体育教学的完善,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体育教学模式,可以从教学结构和方法体系两个方面做起。而今,如何做好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备受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类型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来说,主要有五种教学模式。一是“并列”模式。“并列”模式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大一大二时,基础课和专项课程同时开设。这种模式下的体育教学,非常重视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重视大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二是“三段”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在大一时进行公共基础课教学,大二时进行选修课教学。“三段”模式的体育教学,注重学生体育常识的培养,也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1]。三是“一体化”模式。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体化”模式,通过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纳入体育教学,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更能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四是“三基”模式。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这是老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上存在的问题极多。五是“俱乐部”模式。尽管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很少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但部分高校在应用“俱乐部”教学模式时,都是在大一时进行专项选修课教学,大二时以俱乐部形式实现高校的体育教学。不得不说,“俱乐部”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一)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实质上,高校体育教学课堂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教学活动也要以提高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作为首要目标。唯有这样,高息哦啊体育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我国高校体育实际教学中,教学模式的运用现状不容乐观。一般来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体育备课时应结合学生的爱好和心理选择教材和场地,也要分析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接受情况,进而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但实际上,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也不清楚学生的兴趣爱好,更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师运用的教学模式的接受与否,以至于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不佳,体育教师教学质量低下。

(二)当前教学模式实践性不强

一般来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实践性,以培养学生体育的实践能力。但对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这不仅和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不符合,也不适应于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因此,我国高校体育当前的教学模式实践性不强,也就无法顺利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三)没有重视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是非常有个性的,也有着比较开放的思想,始终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说明,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还有非常强的独立观念。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观念这两个因素,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运用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2]。然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依然是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开放的思想和个性的追求,更忽略了学生的独立观念和自我意识,以至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高,体育教学效率也始终不上而下。

三、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注重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

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素质,并积极响应我国提出的“全民健身”这一口号。这一形势说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是积极的,在以后的发展中也应获得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支持。对我国高校提教学模式的发展来说,就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格外重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逐步提高我国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具体来说,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课程教学,为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科研的资金和人力支持。体育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提高所负责班级所有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还要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心理需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解疑答惑,逐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唯有重视了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才能契合我国体育发展需求培养出高质量且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娱乐体育观念

对高校大学生来说,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娱乐性和生动性,必然会引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这就说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娱乐体育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如今的体育功能性很多,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能娱乐身心[4]。所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就为高校体育的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方向,在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中,要紧追时代发展潮流,不仅仅要注重田径和球类的运动,也要注重瑜伽、太极、健美操、武术及跆拳道之类的体育运动项目,提高体育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专业技术保障。

(三)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合理化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除了要重视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外,还要重视体育教学评价。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要包括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确保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来说,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及学生自评的方式。教师在评价学生体育学习成绩时,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外表现,对每一阶段的学习都要进行综合评价。当然,教师也要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结合学生的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模式,进而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率[5]。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有很多种,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就要从问题根源进行分析,做好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工作。简而言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高校要重视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教学内容,确保体育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培养终身体育观念,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的“体育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