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弟子规》开始落实学校行动德育

2019-11-19卢洪玉

新课程·小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弟子规道德教育道德

卢洪玉

【案例描述】

德育就是以德育人,教育者本身就要有道德,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根据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否则最终的教育情况会大打折扣。对于德育,教育者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引导和影响他人,被教育者要对教育者所教授的内容融会贯通。

无论是对别人还是自己,进行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施教者会因为自己的教育成果和对被教育者的帮助而获得成就感;被教育者也会因为自己领悟到了新的东西而心生欢喜。德育就是遵循人的本性,对人进行道德上的感化和升华。

【案例一】

山东某小学率先步入注重德育的潮流,并采用学《弟子规》的方式进行落实,将整体总目标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求全校师生都要背诵并理解《弟子规》的内容。

第二阶段:通过黑板报、文化广播、在班会上放映教育视频等方式渲染一种浓郁的学习《弟子规》的文化氛围。

第三阶段:通过学习和理解《弟子规》让学生将所学到的优良观念品质落实到实践生活当中去。(1)让每位学生深刻意识到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付出。(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切实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3)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礼仪礼节。由学校制定老师与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规范,通过举行礼仪大赛或其他文化活动来提升师生的修养素质。

第四阶段:将《弟子规》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教育之中,与正常的授课相结合,将传统文化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深刻贯彻落实,全面提高,共同发展。

【案例二】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老师将《弟子规》中的语句与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学习。

师:同学们,当你身边朋友互相炫耀攀比时,你应该用哪句话来劝阻他们?

生:“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师:对,这句话讲的是穿衣服要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这才是持家之道。

师:那你看见同学吃饭挑食你又应该怎么劝他呢,用哪句话?

生:“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师:没错,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教育我们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要挑食和偏食。

……

【案例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道德的培养,已经有许多学校逐渐着重于道德教育,将《弟子规》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弟子规》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潜移默化地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影响孩子的道德程度。

《弟子规》中,大到待人处事,如“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等,小到讲文明懂礼貌,如“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等,大事小事面面俱到,都能规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导学生多为别人着想,有团队集体意识。

【案例反思】

当代学校的教育在教育学生思想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学生对于感情认知方面抑或慎言慎行方面又或是言行一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

大多数学校把教育重點都放在了科学、技术等上面,却忽视了伦理道德的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学校过于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道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现如今的学生对于道德、亲情、友情、伦理等方面敬而远之,社会上亦是如此。

除去学校教育的缺乏外,部分学生在生活方面昼夜颠倒,生活浑浑噩噩不规律,没有自制力,抵挡不住外界的种种诱惑,对人和事物也缺乏一颗敬畏之心,这些现象都是现在学生的真实写照。现在许多的大学生做事都是感情用事,没有理智,做事从来都不考虑后果,一腔热血往前冲,无法做到三思而后行,在日常和同学相处中也是动不动就发脾气,缺乏责任心与耐心,独处的时候更是没有自制力,出了事情永远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想着怎么可以推卸责任,从来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都是怨天尤人。

再说说现如今的社会,现在社会中很多人接受的教育有一些也是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对于老师教授的道德思想置之不顾,不予理睬,就算接受了也不去实践。

【总结】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广泛的德育指的是有计划地对成员进行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等;而狭义的德育就是指学校德育,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而当代学生的教育却着重于文化课的教育与提升,而疏忽了道德、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在校期间思想品德课成为小科目,不被重视,更不用说其他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了。

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是对《弟子规》的教育落实更不能忽略甚至是排斥。以德启智,德智相长,《弟子规》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不仅能学生树立良好的风尚情操,更能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弟子规》的背诵和理解对于小学生非常重要,学生在小学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系统的道德认识以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从小重视,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正确的道德教育,为以后的长期发展打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马青松.从学《弟子规》开始落实学校行动德育[A].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C],2019: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弟子规道德教育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弟子规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