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素养背景下语文微课程构建

2019-11-19刘蒙蒙

新课程·小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读书学科

刘蒙蒙

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颁布以来,“核心素养”一词也立即在教育界备受关注。那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其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但归根“核心素养”其实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最根本问题。那具体到语文学科来讲,又应有哪些核心素养?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些也成为一线语文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结合我校“读”树一帜的语文阶梯课程实际,谈谈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根据我校生本教学的教学观,要求教师不能只做教材的复制者和传声筒,而要学会合理发挥课程价值来构建学生的学科素养。生本教育理念提倡“小立课程,大做功夫”的课程观,基于此,我们进行了学科发展体系的具体设计。其中依据当今时代和社会对语文学科提出的要求,遵循语文学科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早在生本教育实验初期,就逐步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课程,即“读”树一帜的语文阶梯课程,并以“五课(课堂、课型、课程、课时、课题)一评(综合评价)”为抓手,确立“读”树一帜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的学科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

故此,语文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认识到语文课程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价值所在,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课程,它所体现出的课程价值则体现在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四个方面为学生今后学习做准备,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我校“读”树一帜的课程体系实践中,我们坚持一年级以生本教材为主,辅之以大量的绘本阅读,“一心一意奔识字”,一学年下来,学生基本认识了2500~3000个常用字,具备初步的“读”的能力。二年级我们以人教版教材为主,整合多个版本的读物,采用“以读引读,以读引说”的方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三年级,我们开始以单元为整体的主题教学,以人教版教材为主,整合包括生本教材在内的多个版本,尝试着七课型教学(“七课型”指的是书法课、单元通读课、教材品读课、拓展阅读课、表达交流课、知识整理练习课、复习评研课)。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我们引入单元模块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将原来放在课外的阅读引进课堂,并开设了文化专题系列课程。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个性化语文阅读课程体系。比如:

一、语文学科阅读素养构建之读书乐分享

读书乐分享活动其实是从一年级开始,我们语文老师都在着手做的一件事情。这项常规性的读书分享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把在书中读到的东西用口头的方式分享给老师、学生和家长,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都能愉快地感受读书的乐趣,也是让孩子将书中内容内化的一个体现,更是孩子交际表达实践的重要基地。与此同时,我们也与生活部协调读书事宜达成一致,如时常利用空暇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尽情阅读,在宿舍也充分发挥空余时间让孩子们沉浸在读书之中,让他们彼此多了一次读书分享交流的机会。

二、语文学科阅读素养构建之好书新闻发布会

好书新闻发布会也是源于爱读书的孩子抢着跟老师讲书中乐趣而特别设计的,现在也成为各班最火的读书活动了。这个项目主要也是鞭策那些热爱读书的孩子们大胆自信地和同学们分享发布自己的读书妙招和好书的推荐,甚至是读书的答疑等,让没有参与上台发布的孩子们也可以大胆质疑书中的学问,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好读书的学生也给其他孩子散发了读书的正能量。

三、语文学科阅读素养构建之创意阅读卡設计

一个周末的时间,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沉浸在这份读书卡设计的宝贵时间里,来校后,孩子们陆续上交作品,可是结果却是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孩子的作品很走心。后来在班上大肆表扬后,学生参与读书的热情更高了,时常跑到我跟前说:“刘老师,××的阅读卡太漂亮了,我也要那样的书签,今天我又看完了一本书……”这一阅读卡也主要是为了更科学、更有趣、更有效地推动学生创意有效阅读和语言建构素养的提升,同时也印证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性质。

四、语文学科阅读素养构建之读书勇创编

读书勇创编对于写话刚刚才开始的二年级学生来讲,的确困难重重。但是,既然选择了读书,我觉得当然得有所收获吧,至少对孩子学科素养的长足积淀是很有好处的!于是我还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孩子可以把看的书记在心底,然后自己尝试着写写书,自己也过把“作家、编剧家”的瘾。经过一段时间,还真有孩子拿着写的东西给我看,我感动满满地说:“孩子,搞不好你是未来伟大的编剧家或大作家呀!成名后,记得给老师签个名哈!”这下子,孩子瞬间兴奋地喊一个“耶!”而速速奔去。没过多久,两个班的孩子陆陆续续都有一些小作品送到我跟前给我看。有自己做的绘本,有自己编的侦探小说,有自己写的故事,还有自己写的读书感受等。经过两个班的交替推广,读书创编也再次引发了部分学生的读书热潮,也再一次鞭策了其他学生爱上阅读。

实践证明,在语文学科素养构建下的课程体系都不同程度地激发了孩子们爱读书的兴趣与愿望,也不同程度地引导学生建立好的读书习惯,丰富了他们班级的课余生活,净化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是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而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大潮和广州市阳光评价改革的鞭策下,我校根据已经构建的“读”树一帜的课程体系,将以往期末统一阳光评测的方式升级为年龄阶段下语文学科素养的分月逐步评测方式,经过团队的反复商议、调查、验证,最终确立了“读、讲、听、诵、写”五大对应年级的评价项目,然后将这五大评价项目分别下划到每个月末进行,以实现学生减负减压,保证学生学科素养的序列化和基本语文素养的逐步扎实推进,彻底告别了“一张试卷定胜负”的局面。如对学生学科素养进行的阳光评价朗读项目,朗读月测项目按照依次流水式打乱顺序的方法逐班进行“一对一”面测,各班学生积极热身准备,他们有序地抽取着要朗读的内容,主考老师也认真聆听着每一位学生的朗读,对朗读过程中的回读、停顿、添字、漏字、读错字、是否有感情、是否声音洪亮等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和评价,整个评测画面如同学生在进行一场语文能力的竞技,为学生长期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好的开始。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语文教学,是体现新时期语文课程价值的要求。语文老师应从语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影响下的语文教学要求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及个体情感体验,并逐步养成或积淀学科基本能力或技能(识字能力、书写能力、写作能力、表达交际能力、鉴赏能力等)。相信通过这种核心素养的引领和积极阳光的评测,学生和老师都会受益,也必将引领着学生和老师继续探索在语文学科素养积淀的浪潮中,也必将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积淀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扎根在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的这块神奇土地上,早日生根发芽,让“读”树一帜的语文阶梯课程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让学生通过核心素养的积淀将学习延伸向课外、生活、社会,从而让学生成长为一名满满正能量的现代公民。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读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我爱读书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超学科”来啦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们一起读书吧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