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育教学中的奖与罚

2019-11-18马春兰

新一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惩罚孩子教育

马春兰

摘 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表扬与批评的语言艺术、合理地使用奖励与惩罚的辩证手段,对能否管好学生,赢得学生的爱戴与信赖至关重要。但是,不论是何种教育,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一定要符合孩子的个性特点,教师的教育行为才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关键词:教学;奖罚

新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課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却离不开成功的教育,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在多年的高中教学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表扬与批评的语言艺术、合理地使用奖励与惩罚的辩证手段,对能否管好学生,赢得学生的爱戴与信赖至关重要。

表扬和奖励是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在公开场合给予的肯定,是从正面肯定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积极因素。它可以使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可以使差生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成效更加显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赏识的渴望。”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它是一种推动学习的外加激发因素。

表扬和奖励学生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表扬要真诚。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表扬要发自内心,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某些良好品行或点滴进步感到真诚的喜悦,这样才能激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点。

二、表扬和奖励要适时。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在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取得一定进步时,一般应马上给予表扬或奖励。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要主动帮助他们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为表扬奖励创造条件,用表扬奖励这一武器去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不仅能坚定学生作出正确行动的信念,维护本人的积极性,还能教育其他学生,促进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

三、表扬和奖励要适度。要掌握好度,讲究表扬和奖励的分寸要因材施教。同样做一件好事,对好学生,只要向他本人点头、微笑即可;对一贯表现差的学生,则应大张旗鼓,当众称赞一番;对做了重大好事的学生,表扬和奖励要广泛一些,可由班级扩大到年级、学校。

批评主要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提出意见。惩罚则是对学生所做的于社会、集体和他人有害行为的否定评价,是用于使受惩罚者认识和改正自己错误行为的方法。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批评和惩罚时讲究艺术,让那些挖苦、告状、预言、比较、体罚等粗暴的批评方式避之又避,教师批评时要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让学生心悦诚服。

批评和惩罚学生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批评应对事不对人。教师应指出学生的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其危害或不良影响是什么,而不应该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等。

二、批评要找准切入口。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常会遇到学生的顶撞与对抗,不是教师讲的不正确,而是没有找准“切入口”。所谓切入口就是学生最容易明白自己错了的那一点,只有让学生自己明白了错处,他才能减少戒心,消除抵触情绪,静下心来听你的话,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教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批评的方式要有针对性。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行为时常为情绪所左右的学生要突出正、反面典型事例,进行相互对比,引导其向好的方面转化;对于所犯错误严重、影响范围较大的学生要事先做好思想工作,然后进行公开的处理。

四、批评过后应多关注学生。批评是一剂苦药,这剂药包容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和无奈心情,但这苦心并不一定能被学生体察到。批评的目的是促其改正错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教师在严厉批评后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批评,批评学生后要关注其情绪变化,要有意识地观察、辅导,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

五、对学生进行惩罚时要温和。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及独立的人格,不得伤害肉体和心理;不得使用贬低孩子才干、人品或威胁打骂孩子的言行;要调整好自我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采用适度的语言和行动。

六、惩罚要适度。不轻易使用惩罚,最好引而不发,让孩子在被实施惩罚前自己中止不良行为。

七、惩罚也要明理。让孩子知道受罚的原因和应有的正确行为,说理要浅显具体,要就事论事,不要联系孩子过去发生的行为算总账。

表扬与奖励是对学生的好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受表扬和奖励者明确自己的优点和好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应当说,喜欢表扬是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品性的表现。为此,教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并适当地运用表扬的方法,去推动孩子奋发向上。批评与惩罚则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孩子们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孩子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但是,不论是何种教育,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一定要符合孩子的个性特点,是基于与孩子们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知道你的教育是出自爱心,教师的教育行为才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在学校教育中,虽然“赏识”教育比“惩罚”教育好,但是惩罚教育也必不可少,惩罚不是教育的目的,不能为惩罚而惩罚。惩罚教育是对学生心理造成压力,制止学生的某些不当行为,刺激、激励学生把正确的观念同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去,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二者相互补充。赏罚必须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心理教育目的。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其中,引导学生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形成一个个教学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惩罚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惩罚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