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关系

2019-11-18马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6期
关键词:基因突变白血病阳性

马丽丽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群体中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取20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检验样本,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患者FLT3-ITD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进行检验分析, 运用R显带技术对患者进行制片和显带处理,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群体中FLT3-ITD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20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 检出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43例, 阳性检出率为20.67%(43/208)。43例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 其基因突变的实际分布区域具有依次首尾相接特点, 且在突变序列内部有一定数量的脱氧核苷酸插入, 呈现出框内突变的临床特征。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25.58%(11/43)明显低于FLT3-ITD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的44.85%(74/1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99, P<0.05)。结论 在血液科临床诊断过程中, 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有关, 可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并有利于指导治疗。

【关键词】 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基因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结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6.021

FLT3-ITD基因是近年来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具有络氨酸激酶活性特点的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其定位在染色体13q12上, 在与FLT3受体配合条件下, 能够诱导受体发生自主磷酸化过程以及胞浆底物磷酸化过程, 已经完成磷酸化过程的FLT3能够借由对各类细胞浆蛋白的运用, 在传导激活信号基础上对造血发育过程施加影响作用[1, 2]。FLT3基因决定FMS样酪氨酸激酶3物质的生理表达, 此基因发生的突变与血液系统肿瘤疾病的发生有关[3]。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20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PCR检测以及制片和显带处理, 以探讨分析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血液科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其中男122例, 女86例;年龄20~81岁, 平均年龄(46.73±11.50)岁。所有患者均满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在诊断过程中运用了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 即MICM分型。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已获取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 2 方法 取患者的骨髓检验样本, 运用PCR技术对患者FLT3-ITD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进行检验分析。为了揭示患者基因突变的形态与分布特点, 运用R显带技术对患者进行制片和显带处理,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按照实验室常规操作规范完成相关检验及处理, 控制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群体中FLT3-ITD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即为完全缓解。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 检出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43例, 阳性检出率为20.67%(43/208)。43例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 其基因突变的实际分布区域具有依次首尾相接特点, 且在突变序列内部有一定数量的脱氧核苷酸插入, 呈现出框内突变的临床特征。见图1。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25.58%(11/43)明显低于FLT3-ITD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的44.85%(74/1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99, 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血液科一种常见且高发的严重疾病, 是发生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患者在发病早期通常会表现出显著且鲜明的临床症状, 具有较高水平的个体异质性特征[4]。临床医学研究显示,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实际具有的基因突变类型, 是针对患者实际获取的治疗预后效果进行判斷和预测工作过程中应当关注和参照的极其重要的参考指标。尽管约70.00%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基于联合化疗技术、干细胞移植技术以及生物治疗技术的治疗后能获取较好的临床效果, 但是依然有约30.00%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后未能获得显著的疗效及预后, 因此需要临床医生在做好早期诊断工作的基础上尽早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与遗传性因素密切相关, 且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FLT3-ITD基因突变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群体中具有高发性的基因突变类型, 该种基因突变不仅与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相关, 也与患者的预后效果关系密切。

FLT3是一种刺激性生长因子受体, 主要在正常骨髓CD34+造血干/祖细胞中表达, 被视为潜在的引起白血病的原癌基因。FLT3突变影响正常造血细胞功能, 与白血病的发生与发展直接相关[5-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20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 检出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43例, 阳性检出率为20.67%(43/208)。43例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 其基因突变的实际分布区域具有依次首尾相接特点, 且在突变序列内部有一定数量的脱氧核苷酸插入, 呈现出框内突变的临床特征。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25.58%(11/43)明显低于FLT3-ITD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的44.85%(74/1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99, P<0.05)。上述结果表明, 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预后效果相较FLT3-ITD基因突变阴性患者明显更差。由此可知, FLT3-ITD基因突变的发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预后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结果与王兴娟等[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在血液科临床诊断过程中, 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有关, 可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并有利于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海青, 邱发麒. 沙利度胺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24):5936-5938.

[2] 杜振兰, 司英健, 陈伟, 等. TCRαβ+/CD19+细胞去除的亲缘单倍型移植挽救性治疗范可尼贫血转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伴文献复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 46(11):1291-1295.

[3] 于婷, 郑立, 袁颖. 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及对患者干细胞NF-κB及FLT3蛋白表达影响. 陕西医学杂志, 2018, 47(10):1352-1354.

[4] 邓姝, 曾宇晴, 林圣云, 等. CAG方案、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0(4):22-25.

[5] 古健, 陈焯文. 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化疗治疗老年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 广东医学, 2018(2):290-291, 295.

[6] 徐媛媛, 高丽, 丁一, 等.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FLT3-ITD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2, 20(6):1312-1315.

[7] 张泽川. 双重PCR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1, 19(3):717-720.

[8] 王兴娟, 陈希, 苏庸春, 等.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FLT3-ITD、CEBPA、NPM1、DN-MT3A、RAS基因突变特征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杂志, 2016, 34(6):415-419.

[收稿日期:2019-01-29]

猜你喜欢

基因突变白血病阳性
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假阳性患者特征分析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检验呈阳性不一定是坏事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复习导航
基因突变与生物变异
阅读理解Ⅰ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