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炼·融合·融入
——剑川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纪实

2019-11-18刘笑孙铭王菁

今日民族 2019年2期
关键词:示范县白族民族团结

□ 文·图 / 刘笑 孙铭 王菁

剑川是“白族之乡”,2017年末全县总人口18.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6.14%,其中白族人口占90.16%,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在这里,包容开放的白族居民创造了本主为主、吸纳多元的剑川文化,被誉为“白族文化聚宝盆”。正因为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全县白、汉、彝、傈僳、回、纳西6个世居民族,16种民族成份的人民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有中国特色、剑川特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形象。

因此,“融”是剑川的关键词。

在剑川,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早已“融”入人心。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促进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注重发挥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在剑川,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早已“融”为传统。“我们多年来持之以恒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这是老民族工作者、剑川县创建办主任和福善的总结。大理州是国家民委2016年命名并授牌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大理州在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过程中,剑川县于2016年4月被州委、州政府第一批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在这里早已开始并取得成效,如剑川白、汉双语教育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双语教学的一个示范。

在剑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早已“融”进各项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剑川县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把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按照“讲团结、重民生、促发展”的要求,紧紧抓住“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目标,以“四项示范”(综合扶贫开发示范、民族文化旅游示范、民族人才培养示范、民族关系和谐示范)为主题,全面推进“七进活动”全覆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效显著。

在剑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早已“融”到日常。兴艺木雕公司的木雕传承、剑川县人民法院的“双语诉讼”、金华二小的民族团结教育无一不是融炼民族特色的体现;桑岭村的民族团结历史、老君山新和村的易地搬迁、滇本草药业公司的产业带动发展无一不是融合推进发展的成果;沙溪寺登村的“旅游+”、羊岑大佛殿村的转变发展理念则充分体现出剑川各族人民正将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文明的努力与企盼。

剑川县委书记聂金辉说:“我们要立足剑川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突出融合发展,把创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我们已清晰地触摸到剑川阳光般明媚的未来——“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设成为剑川人民为之奋斗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猜你喜欢

示范县白族民族团结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民居资讯
四川:出台监管示范县评定管理办法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贵州:创建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花样云南(二)
《关于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
白族
初访湖北鹤峰白族聚居区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