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色词及其隐喻义认知研究

2019-11-16彭婕

戏剧之家 2019年28期
关键词:颜色词隐喻原则

彭婕

【摘 要】近年来,关于汉语颜色范畴的系统研究越来越多,颜色词的色觉特点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隐喻义,需要从隐喻认知的角度进行观察。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颜色词的研究现状,从“以物喻色”和“以色喻物”两方面研究颜色词及其隐喻义认知情况,通过对颜色词隐喻义的分析,总结颜色词隐喻创造及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颜色词;隐喻;语义认知;原则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8-0199-03

人们对语言范畴的认知受认知系统的影响,拥有共通性,不是随意的。国外对语言,尤其是颜色词的认知研究较多,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国外对基本颜色词的认知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化相对观,即人类对基本颜色词的认知根据不同语言文化系统对色谱进行划分,基本颜色词所包括的色谱部分由自身的语言系统决定,与系统之外的因素无关。这种观点强调基本颜色词的认知是个性的。另一种是文化普遍观,即基本颜色词的范畴和认知具有泛人类性,各个民族都有基本颜色词,只是数量不同,基本颜色词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变化,颜色词的地位都有不同,产生焦点色和非焦点色。后来产生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观点,即基本颜色词的认知既受人类共同的认知机制影响,又受到各民族不同语言文化因素的影响。

国内对基本颜色词的认知通过古汉语基本颜色词的发展,以及与少数民族基本颜色词的对比进行分析,因此主要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从认知角度分析语言的研究开始兴起,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背景下,大多數学者将汉语基本颜色词与国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本颜色词都具有隐喻延伸的功能。从基本颜色词的原型,受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通过隐喻手段投射到不同的认知域,产生不同的隐喻义。

一、从“以物喻色”角度分析颜色词隐喻的认知

隐喻无处不在。汉语中颜色词的语义认知发展过程从“以物喻色”到“以色喻物”。古人对颜色的认知,与他们对自身的认知、对劳动环境和劳动对象密切相关。古人对通过劳作接触到的事物产生颜色上的感官认知,然后从认知经验中进行分类,从具体的事物中总结出抽象的符号。从《说文解字注》中可以看出“以物喻色”现象,如:劳动环境激活古人对颜色的认知,黄:“地之色也。”黄色。丹:“巴越之赤石也。”红色。劳动方式激发古人对颜色的认知,绿:“帛青黄色也。”绿色。红:“帛赤白色。”大红色。紫:“帛青赤色。”紫色。素:“白致缯也。”白色。绯:“帛赤色也。”红色。缁:“帛黑色也。”黑色。劳动对象激活古人对颜色的认知,蓝:“染青草也”蓝色。茜:“茅蒐(根可作红色染料的草)也。”红色。朱:“赤心木。”红色。荼:“苦荼(苦菜)也。”白色。

从词源角度来看,劳动环境、劳动方式和劳动对象激活了古人对颜色的认知,可以看出颜色词的产生是用物抽象而来的,二者在感官意识上的相似性反映出人类对颜色认知具有隐喻性。

二、从“以色喻物”角度分析颜色词隐喻的认知

因受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赋予颜色除了表色之外的认知意义,从而出现了“以色喻物”现象,下面以“黑”“白”举例。

(一)黑

1.高雅、庄重。夏秦时期,黑色是尊贵的象征,王侯官服、祭祀着装都以黑色为主。即使后来的朝代用黄色象征帝王之色,但在现代,人们仍用黑色表示高贵、庄严,如黑西装。

2.隐蔽、秘密、邪恶、恐怖。汉语中,“黑”有“秘密”“隐蔽”“非法”的含义。如“黑户”“黑车”“黑幕”等。而“黑”这个含义又引申出“邪恶”“恐怖”的含义,如“黑爪”“黑心”。

3.悲伤、忧愁。黑色从感官上给人带来一种压抑、难受的感觉,因此会有“悲伤”“忧愁”的意思,如“黑色星期五”,以及人们常穿黑色衣服参加葬礼。

(二)白

1.死亡、消逝。“白”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西方色也”,用“西方”代指“白”,西方是日落的地方,有消逝、死亡的含义,汉语“红白喜事”中的“白事”指丧事。

2.纯洁、清白。白色会让人联想到白雪、白莲等事物,有“纯洁”“清白”之意,如“白婚纱”。

3.失败、愚蠢。在战争中,人们常常用举“白旗”来表示“投降”,用“白痴”称呼智力低下的人。

颜色词从物理视觉触发人的情绪感觉系统,人对颜色词的隐喻联想有惊人的相似。但有时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系统中,也有不同。如中国用红色表示喜事,而美国无法从红色联想到结婚,而是从白色联想到。

三、颜色词隐喻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中,越来越多的颜色词有传情达意的效果,其中隐喻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基于身体体验或认知系统,在不同语义场上察觉相似特征理解颜色词的语义。

(一)颜色词隐喻的语义搭配

与颜色词搭配的一般是名词,形成名词+名词、形容词+名词的结构。颜色词搭配后形成的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词;另一种是复合词。复合词如红色地标、绿色森林、灰色天空;单纯词如红色政权、绿色通道、灰色收入。

复合词:颜色词具有鲜明的表色特征,修饰搭配的名词,形成定中结构。同时,这类复合词中后面的名词在人类物理世界中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单纯词:颜色词的表色特征弱化或失落,而且搭配的名词是抽象的。如“红色政权”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建立的政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革命政权称为“红色政权”;“绿色通道”指简便、安全、快捷的途径和渠道;“灰色收入”是介于“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之间的一种隐性经济收入。颜色词和搭配词之前形成特殊的语境,人们可以联想出二者的相似性,理解转喻认知语义。

(二)颜色词隐喻的语义联想

陈望道先生指出,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点,但两者又必须在整体上有所不同。人的联想力是无穷大的,在隐喻思维体系中,从具体事物联想到颜色词,再联想到抽象概念,需要有相似性特征。

“红色政权”中,血的颜色是红色,血液循环表示一种生命力、热量,革命需要激情和意志力,两者有相似性,在与政权搭配形成的语境中,“革命”隐喻为“红色”。“绿色通道”中,绿色和绿灯在人的感官中具有相似性,绿灯表示可以快速通行,人们进行联想,这里,“快捷、安全”隐喻为“绿色”。“灰色收入”中灰色介于黑色、白色之间,“黑色收入”联想隐喻为不合法收入,“白色收入”联想隐喻为合法,基于对这两者的认知,人们可以联想到其中的“灰色收入”是介于“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之间的一种隐性经济收入。

(三)颜色词隐喻的语义限制

隐喻的含义,离不开限制性的成分。颜色词所反映的事物特性有很多,语义联想的内容也会增多。因此,人们在创造和理解颜色词隐喻的过程中,搭配的词语不可忽视,因为它们缩小了颜色词相似性的范围,语义辨别会更加准确。如“白色收入”一词,“收入”限制了颜色词的隐喻义,人们理解“白色”会联想到“合法”,而不是“纯洁”或“死亡”。同时,限制性成分是语义认知的重要提示部分,对人们理解隐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颜色词隐喻义的模糊性

“隐喻意义的模糊性并非是说隐喻意义含混不清、糊里糊涂、茫然无知,而是说它的蕴含极为丰富复杂,揭示的意义内容更为丰富。”颜色词本身是人类对物质世界认知的抽象概括,颜色词的隐喻又是对其更深层次的联想,意义的模糊性更加复杂。

1.颜色词隐喻自身意义的模糊。认知语义学关注“范畴化”的问题,“原型”是范畴里的一个标准。“黑色收入”的隐喻义指“非法收入”,“白色收入”的隐喻义指“合法收入”,但是,“灰色收入”的隐喻义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界定是模糊的。

2.颜色词隐喻理解和表达的模糊。“一个隐喻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它所激起的反应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且不断变化着。”从接受的角度看,人们对颜色词隐喻的认知依赖自身经验,每个人因自身经历、素质的差异对语言的认知是不同的,因此人们在解码的过程中对隐喻义的理解带有模糊性。如“绿色生活”的隐喻义,人们通过对交通灯“绿灯”的联想,“绿色生活”的隐喻义是“安全、便捷的生活”,但人们也可以联想到“绿化”“环保”的含义,那么“绿色生活”的隐喻义则是“绿化的、环保的生活”。

四、颜色词隐喻创造及遵循原则

(一)经济原则

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马丁内(A.Martinet)在《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中提出“语言经济”原则,他认为交际和表达的需要始终在变化发展,促使人们采取更多、更新、更具有特色的语言单位,而人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惰性则要求在言语中尽可能减少大量的消耗,使用较少的、省力的、已熟悉或较习惯的语言单位。

隐喻有时只用简单的颜色词就可以表达丰富的含义,如“绿色”联想到树木,隐喻语义可以指“绿化、环保”;联想到“绿灯”,隐喻语义指“方便、安全、快捷”;联想到交际上,隐喻语义指“和平、友善”。基本颜色词人们非常熟悉,而且在使用时,能刺激到人的认知图式,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二)委婉原则

出于交际的需要,有些话不便直接说出口,或者避免直接交锋和碰撞,于是人们会采用委婉的词语或话语进行交际。有时,使用颜色词能很好地表现委婉原则。如“白事”,在汉语中,出于避讳的要求,常常不说“死”“丧”“亡”这类词,“白”隐喻“死亡、消逝”,满足交际的要求。又如“黄色小说”,这里“黄色”隐喻“色情”,但中国人对于“礼”的要求,这里委婉地用颜色词表达。当然,人们对这个隐喻的理解脱离不了语境,如果离开汉语这个语言系统语境,用这样的表达就令人不解其义了。

(三)美学原则

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谈到两个概念:语言的隐喻和审美的隐喻。语言的隐喻是指隐喻已经融入语言中,有的甚至看不出隐喻的痕迹,即“死隐喻”,比如使用“黑心”“黑手”时,人们通常不会意识到在使用隐喻;审美的隐喻是使用者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创造出隐喻,这种隐喻具有个性和创造性,如“红色政权”,“红色”不仅有丰富的隐喻义,而且更有审美的魅力。

在隐喻认知过程中,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人的审美机制运行的结果。从字面上看,颜色词的出现更会引起人的感官注意,对人的认知系统的刺激会比较强烈,这也是一种审美享受。

(四)语体原则

隐喻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在文艺语体中,在政论语体和科技语体中都会出现。同样,颜色词的隐喻在各语体中都可以见到。在文艺语体中,如“往来无白丁”中“白丁”隐喻“平民”;“朱门酒肉臭”中“朱门”隐喻“达官贵人的府邸”。在政论语体中,如“红色资本”“白色恐怖”。在科技语体中,如“黑客”“红客”。

颜色词隐喻在语体的使用中较为严格,尤其在政论语体和科技语体中很少使用,一般在使用过程也令人不会产生更多的联想,以免以词害义。

五、结语

关于颜色词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在国内,从认知角度,尤其从其隐喻义认知角度分析较少。本文不仅对国内外关于颜色词的认知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而且分析了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发展变化,从颜色词搭配、联系、限制和意义的模糊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对颜色词隐喻义的认知,最终总结出颜色词隐喻创造及遵循的原则,即经济原则、委婉原则、美学原则和语体原则。

关于颜色词及其隐喻义认知研究,本文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本文关于颜色词的语料并不充分。举出的例子数量较少,无法综合、多角度观察颜色词隐喻义认知的规律。其次,本文的隐喻义分析还不够深入。颜色词隐喻认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但没有结合更多语料深入探讨,不够深刻。最后,本文的理论介绍不够充分。文章虽是从隐喻认知角度进行分析,但没有充分介绍其相关理论。在颜色词及其隐喻义认知研究中,克服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煜婷.国内外颜色词认知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95-103.

[2]谭学纯.[-表色]范畴“X色”:语义特征及其修辞加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8,(05):85-95.

[3]张晓旭,孙艳红.现代汉语色彩词联想意义研究—以黑、白、红、黄、绿五种色彩词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35(04):122-127.

[4]黄凯.现代汉语新兴颜色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5]桂永霞.语言的模糊性与(红)颜色及其隐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05):107-110.

[6]程文宣.關于颜色词“黄”的语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0.

[7]乔丽娟.认知原型视角下的颜色词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06):735-737.

[8]彭增安.研究隐喻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猜你喜欢

颜色词隐喻原则
《活的隐喻》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中英颜色词涵义异同及其成因分析
英汉颜色词之对比与翻译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