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性民居群落空间老年人群宜居要素分析

2019-11-16高原杨皖李奕文汪瑞

戏剧之家 2019年28期

高原 杨皖 李奕文 汪瑞

【摘 要】历史性民居群落是城市历史进程发展中的重要空间组成部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要求、历史性民居群落内人居需求相对陈旧的历史性区域空间现状一直存在发展与需求的矛盾。本文以南京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为例,对历史性街区内相关老年人群宜居空间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基于老年人需求,以区域调研和区域空间分析为基础,对老年人宜居模式进行思考与设想,并对历史风貌区合理的更新保护提出初步构想。

【关键词】历史性民居群落;老年人群;宜居要素

中图分类号:TU2419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8-0179-03

一、老城南大油坊巷历史民居群落的发展与现状

(一)老城南片区的历史发展与变迁

老城南片区自六朝起逐渐成为南京商业及居住最为发达的区域。东吴和六朝时期老城南地区位于城外,是城市的主要居住区,商业区域分布其间。南唐时期商业等公共功能逐步向秦淮河两岸集中,秦淮河两岸成为居民与商业的聚集地。明、清时期南京城规模扩大,内秦淮河两岸逐渐发展成民居、商业、手工业的集中区,有“十里秦淮、金粉之地”之称。东西大街、御街与秦淮河是南城地区发展的骨架。整个城南功能分区明确,手工业、商业主要聚集在御街两侧及秦淮河两岸,三山街附近则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中心,门东、门西地区主要作为居住区。清末以前城南地区一直是重要的城市发展区。清末以后,秦淮两岸的商业、手工业日渐衰退,老城南地区逐渐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见图1)。

(二)大油坊巷历史区域的现状

南京大油坊巷是老城南片区重要的历史街巷之一。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位于南京老城东南部,内秦淮河东段以东,西侧紧邻内秦淮河两岸传统历史风貌区,南侧靠近双塘园历史风貌区,北侧靠近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见图2)。

目前,大油坊巷风貌区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3处、历史建筑7处、历史街巷8条、古井7处、院墙8处、远门6处以及传统音乐、曲艺等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油坊巷区域以历史性民居群落及小街巷空间为主要形式,其中包含大油坊巷、小西湖路、箍桶巷、马道街、堆草巷、朱雀里、西湖里等8条历史街巷,区域内住宅拥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街区用地面积约4.69hm2,区域现有居住人口1467人,居住人群类型较多。这里除大量的原住民群体居住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租客和外来务工人员。

二、老年人群的宜居要素

(一)老年人群的分类与需求。据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17.3%,目前,我国预期寿命是74.3岁,老年人群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60-70岁的老人。此阶段老人总数大约在1.2亿左右,这部分老人大部分并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有的依然在工作。

二是70-80岁的老人。此阶段老人总数大约为7000万左右,他们不仅丧失了工作能力,疾病及器官的老化也逐渐妨碍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是80岁以上的老人。此阶段老人总数约为2000万,一般疾病缠身,器官的逐步衰竭使他们更需要医疗照顾,常常在医院度过,养与医的比例为3:7。

面对城市化快速发展,人的需求层次不断进步,从而造成城市中老年群體的生活步伐落后于城市的正常发展水平,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得不到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伴随老年人群年龄的增长,与之带来的生理、心理、生活问题促使我们有针对性地研究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解决老年群体的实际问题。

(二)针对老年人群的宜居概念与原则

1.针对老年人群的宜居概念。“宜居”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政治稳定、经济富裕、社会安定、生活便捷、景观舒适、邻里和谐等六个方面。随着人们对“宜居”观念越来越重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践逐渐趋向于摒弃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所产生的诸多“物质主义”弊病,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产与生活协调发展,多层面关注、提升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宜居”已成为城市和地区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评判标准。

面对全球老龄化浪潮,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06年就提出要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2015年,WHO提出老年友好城市指标体系,其核心指标具体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公平性指标、老年友好环境结果指标和福利影响结果指标[2]。2009年,全国老龄办启动了老年宜居社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国共有13个国家级试点单位。2012年,我国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第六章“宜居环境”中强调了国家应采取措施,推进宜居环境建设,明确了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2016年10月,国家25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针对老年宜居环境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1]。

2.针对老年人群的宜居建设。2016《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针对老年群体所提出的宜居环境建设重点任务,包括适老居住环境、适老出行环境、适老健康支持环境、适老生活服务环境、敬老社会文化环境。

三、大油坊巷区域调研及老年人群宜居空间要素分析

(一)区域调研

1.区域老年人口现状及诉求。大油坊巷区域内人口密集,多数为原住民群体,其次是租客和外来务工人员。调查中发现,在原住民群体中居民的平均年龄达到52岁,居民的平均年龄较大,老年人群体的比例较高,约占总居住人群数量的45%左右,且住户的家庭人口规模大,代数多,生活圈子小,生活状态较为封闭。

目前在研究片区内居住登记的老年人群数量约为485人,其中50-60岁阶段人群约为160人;60-70岁阶段人群约为195人;70岁以上人群约为130人。其中老年人群主要面临的身体方面的困难是行动能力日益衰退及由此而导致的行动范围缩小。

经过走访调查,大油坊巷片区内老年人群的诉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房屋进行有效修缮,加固建筑,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二是需要更多的公共卫生空间,提升区域内的公共卫生环境;三是改善道路环境,尤其是对于道路快慢区域的划分,为老年人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四是改善区域内绿植环境,增加区域内的绿化覆盖率及季节性绿化;五是需要符合功能需求的公共活动空间,希望空间形态更多元化。

2.邻里关系网络。邻里关系网络的形成与建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存在密切关系,以建筑所有权为基础,其邻里关系所呈现的状态可分为(带血缘)亲属关系、(无血缘)老邻居关系、外来住户这三种模式,每种关系相互联系,构成基础社区关系网络(见图3);以建筑使用权为基础,其邻里关系更加多样化,其中对于房屋使用状态的界定分为居住、租住、空置三种状态,其中享有使用权的住户可将房屋出租于外来人群,因此片区邻里关系也因为人群的多样性而变得愈发复杂。

3.活动半径与生活便捷度。伊丽莎白·伯顿在《包容性的城市空间》提出了“生活街道”模型的概念,尤其针对街道生活空间内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提出了对应的设计原则和要求。通过大量的调查,进而讨论了现有的室外环境的各种特性是如何帮助或阻碍老年人使用和享受室外环境的。同时提出合理的生活圈范围对于满足生活需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油坊巷片区处于老门东与长乐路承上启下的过渡区域,其中在400米范围内的服务设施包括医院、学校、大型商店、公交站点,分布较为合理(见图4),地铁站点在400米范围之内,生活便捷度较高(见表1)。但因房屋年代久远,导致部分老旧建筑群落内卫生间数量短缺,公共厕所在此区域修建较少,区域分布较散,无法满足区域内老年人群的使用。

(二)空间分析

1.街巷空间内绿植区域和尺度关系。大油坊巷片区房屋建筑样式及街巷规划理念大多停留在太平天国年间,因此街巷内空间的绿植选取古树为绿化对象。国家规定住宅小区绿化用地面积按照居住区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旧住宅区改造,绿化率不低于25%,次区块空间密集,目前绿化率不足15%(见图5)。

街巷道路在尺度上划分为1-2米(院与院之间的穿插走廊);2-5米(街巷内部通道;5-10米(次干道);10-20米(主干道)。由于年代久远原来街巷内部1-2米的通道已经不符合现在的需求,街巷空间道路规划有待改善(见图6、图7)。

因为大油坊巷片区内一些街巷尺度过窄,房屋密度较大(见图8),室内室外光照不足(见图9),所以不能过多种植绿植。

2.街巷空间的公共空间现状。一是房屋年代久远,亟待修缮。大油坊巷片区内建筑以砖瓦、木质结构为主,年代久远、修缮不利、损坏严重。建筑空间内部缺少合理的空间规划和设计,通风、照明等条件均不符合现代设计标准和原则,亟待修缮。二是道路过窄,通达性不高。大油坊巷片区周边的衍生街巷较多,这些街巷道路大多较为狭窄,环境复杂,部分街巷并不互通,片区内居民出行不便。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大油坊巷片区车辆均存在乱停乱放的问题,需要设置停车区域。片区内公共厕所数量少,普遍存在几户共用一个公厕的情况,为加强公共健康服务建设,应增加公厕数量。四是公共空间环境需要改善。大油坊巷片区内居民老年人群体较多,居民主要的公共娱乐空间主要在街头巷尾,空间狭小且不安全,公共空间环境亟待改善。

3.老年人群在空间区域中的生活状态。经过走访调查,我们得到了大油坊巷片区的老年人群日常活动情况和区域空间范围分布情况(见图10)。结合对大油坊巷片区老年人群日常活动的观察记录得出老年人群的日常活动主要为吃饭、散步、聊天、打牌、下棋、买菜、休息等,按类别可划分为生活居住和休閑娱乐两类。在空间分布上,生活居住区和休闲娱乐区的分布情况如图10所示,其中休闲娱乐区除河边小广场外,其余的空间零散分布于街头巷尾,公共娱乐空间面积不足且存在安全隐患。

四、老年人群宜居模式的思考与设想

近些年伴随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升级,大量的老旧民居被拆除,部分存在于城市内部的老旧民居处境尴尬。而老年人群体作为历史性区域内所留下的最主要的构成人群,如何能够保护好这些原住民的生活环境,优化并提高他们现有的居住水平,与现代城市发展对接是目前历史性区域发展过程中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从区域建设及社区优化的角度我们可以借鉴大量的社区改造案例,例如大野秀敏提出“纤维城市2050”构想,尝试用线形收缩的都市结构,以最小的单位、最小的介入,给既有的设施带来高度的利用和最大的改变;山本理显的“地域社会圈主义”从社会学角度更为明确地提出了社区单元体的发展方向;琢本由晴的“普通性”思想,以普通场所的载体来体现共权诉求,利用大量的共有场所来保持社区的可持续活力;日本东京大学社区营造研究室也一直致力于研究日本社区营造的新方法与新理论。

老年人群宜居模式一方面是对场地环境的改造优化;另一方面,也是对场地内人群关系与情感网络的修复与重建,鼓励原住民的回迁同样也是历史性区域宜居发展的良性保障。

因此,针对目前历史性民居区域改造中出现的问题,除了注意对居住区功能上的完善、形象上的提升外,还要在对老民居住宅区人文环境上进行保护,以及对资源进行可持续性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老旧住宅小区的更新改造上要立足实际,根据实际情况对区域内老年人宜居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五、结语

探索城市历史性区域内老年人宜居生活模式,通过设计对老年人群体进行更加贴心的关怀,可以使老年人群体拥有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符合“养老敬老”的相关政策要求。关注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通过宜居生活模式探索,提升老年人的身心建康及区域的归属感,同时促进区域自身的建设与修复,使区域设计更具温度,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解读《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 2016.

[2]健康报.城市,如何让老年人更宜居[EB/OL].2018-06-25.

[3]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版)[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4]贺云翱.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5]刘淑芬.六朝的城市与社会[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

[6]陈刚.六朝时期长江建康河段的历史地理盖帽研究中的应用刍议[A].李洪天.回望如梦的六朝-六朝文史论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349-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