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的模式和路径研究

2019-11-16江志全朱凤玲李铭耿海燕杨永祥邬光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路径研究健康中国

江志全 朱凤玲 李铭 耿海燕 杨永祥 邬光斌

摘 要 人民健康是国家昌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建设集预防、治疗、康复三者为一体的服务理念。为了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功能,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体医融合”模式和路径。本文从创建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各部门协作、推动实体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对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的模式和路径进行探究,以期提升健康服务质量,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目标。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体医融合 模式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体医融合”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新型健康服务模式,本质是指体医专业人才根据患者个人体质不同,有针对性地将体育锻炼与医疗保健相融合,提升个体健康水平,通过体育与医疗的有效融合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但由于“体医融合”刚刚起步,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为了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稳步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实现体育与医疗的有效结合,有必要对“体医融合”模式和路径展开探索。

1“体医融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生活压力较小,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现精神追求,以期获得更大的幸福,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加重,人们对健康问题重视加强,医疗和体育作为提升人们健康水平的两项基本措施,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由于相应政策法规体系及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缺失,加上传统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体医融合”的推展面临巨大困境。

1.1政策法规体系缺失

政策法规对国家地方事务具有引导、保障和规范作用,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制定明确的政策法规体系有利于各项事务的顺利进行,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开放性等特点。目前,国家虽对“体医融合”有所重视,却并未颁布具有针对性的实施办法,“体医融合”在具体实践中出现的利益分配、责任划分等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说明,很难继续开展。因此,为了“体医融合”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对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进行完善。

1.2体医专业人才匮乏

做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才,“体医融合”需要的是懂医疗、懂体育、懂保健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目前,高校对人才的教育多只注重专业领域技能的培养,对跨领域人才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医学领域培养的是专业的医务人员,他们知晓相关疾病的防治,却对运动健身知识缺乏了解,无法指导患者通过科学健身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体育学院培养的是体育专业人才,他们明白科学健身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却对医学健康知识知之甚少,无法将体育运动结合到医学治疗中,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各大高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开设相应的人才培养专业,是现阶段开展“体医融合”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体医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也是造成该专业人才匮乏的原因之一,相关实体产业迟滞,体医专业人才就业困难,造成极少数学生愿意选择该专业领域深入学习。人才的质量决定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培养的漠视、就业的困难,限制了体医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造成相关专业人才的匮乏。

1.3各部门协作不足

医疗卫生部门掌握大量的患者健康数据,体检部门有个人体检数据库,教育部门存有学生身体健康监测数据,体育部门存有国民身体健康监测数据,数据共享是促进“体医融合”的关键。各个部门有自身的运营模式和行政分工,医疗部门负责防治疾病;体检部门负责体质监测;教育部门负责专业人才培养;体育部门负责健身指导,现阶段,医疗卫生部门、体检部门、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各司其职,交集较少,缺乏沟通,对国民健康数据没有精准的分析。另外,由于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合作平台,有关部门虽意识到问题的出现,却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1.4实体产业迟滞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引入了健康教育管理理念,“体医融合”相关实体产业发展前景本应一片大好,事实却不尽然。第一,“体医融合”刚刚起步,群众基础差,专业人才少,而产业经营者创建产业的根本目的是盈利,没有足够的群众市场,产业盈利性和稳定性差,造成相关实体产业迟滞。第二,国家对“体医融合”的推崇更偏向于开展公益性活动,产业经营者在“体医融合”产业得不到理想的利益,自然不会对相关产业投资开发,造成“体医融合”相关实体产业未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第三,“体医融合”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与以往实体产业不同的经营模式,相关实体产业要想长远发展,就要摆脱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改变经营模式,实现产业转型,面对转型后可能的市场风险,相关实体产业难免望而却步。市场环境消极,引导动力不足,面临风险巨大,必然导致“体医融合”相关实体产业的迟滞。

2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的模式和路径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都产生了很大变化,由以前的治病转变为现在的防病,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层次的提升,需求内容的丰富,需求质量的高标准,单独的体育部门或医疗卫生部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要,“体医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集体育健身与医疗服务于一体,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但“体医融合”仍处于萌芽阶段,在具体落實过程中仍存在政策法规体系缺失、体医专业人才匮乏、体育部门与医疗部门协作不足、实体产业迟滞等问题亟待解决,为了充分发挥出“体医融合”工作的价值,创建健康中国,有必要从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两个层面对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模式和路径进行探究。

2.1创建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只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只有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才能实现良法善治,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基本制度依循。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越强烈,加强和改进立法的任务越艰巨。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首先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增强法律法规的系统性。“体医融合”具有多层次、多要素等特点,涉及领域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教育领域、医疗卫生领域和体育健康等领域,要想切实实现体育和医疗的一体化,确保医疗卫生事业和体育健康事业的长远发展,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各种力量,推动“体医融合”的稳步发展,根据地域发展情况,加快制定编纂形成一套系统化的“体医融合”政策法规体系,为“体医融合”提供政策支持。

2.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体医融合”涉及经济、政治、教育、医疗卫生和体育健康等多个领域,需要培养的是既懂医疗、卫生,又懂体育、健康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增加专业人才数量,是当前开展“体医融合”工作的首要目的。第一,医学和体育相关院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紧跟时代潮流,加强跨学科合作,建立医学、卫生、体育、健康一体的学科体系,发挥医疗与体育相辅相成的优势,为社会培育出高标准、高视角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扩大人才培养方法,解决市场上复合型人才数量短缺的劣势,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为吸引更多社区成员参与到“体医融合”建设事业中,进行行业资质考核,实现人才培养渠道的多元化。第三,给予“体医融合”相关专业工作者明确的社会定位,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和基本生活津貼,增强员工归属感和荣誉感。实施工资制和奖励制,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实现公益与职业的有效结合。第四,将促进身体健康的理论知识与体育锻炼技能的指导相融合,作为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充分发挥基层医生在“体医融合”开展工作中的作用,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改善公共健康素质。

2.3加强各部门协作

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一致的目标,任何合作都要有共同的目标,至少是短期的共同目标;统一的认识和规范,合作者应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和具体步骤等,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在联合行动中合作者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和群体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良好气氛是有效合作的重要条件;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设备、通讯和交通器材工具等)是合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空间上的最佳配合距离,时间上的准时、有序,都是物质条件的组成部分。政府部门作为连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桥梁,在改善社会公共服务、贯彻国家理念和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疗卫生部门与体育部门建设直接关系到“体医融合”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部门与体育部门独立运作,互动较少,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一些根源性问题未能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理想中的“体医融合”实践工作与现实仍存在一定差距。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指导相关部门转变职能,改革现有运营模式,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此同时,由于体育和医疗部门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现状,实现合作,可以就民众体质监测等健康事宜和利益分配等有关事项组建专门组织,开拓进取,加强各部门协作。

2.4推动实体产业发展

“体医融合”从字面上看是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的简单融合,从更深层次上看是政策、经济、人才、管理的深度融合。目前,我国体育行业投资来源单一,资金数量少,需要寻找长期、稳定、大量的投资商。政府通过宏观调控鼓励合资经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或个体经营者积极参与“体医融合”工作的开展,降低企业风险,充分发挥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优势,促进“体医融合”行业稳步发展。此外,打通服务外包渠道,将“体医融合”工作的理论开展与具体实践通过招标的方式委托给相关组织,加强体育与医疗部门的深度融合。为了成功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缓解基层企业资金压力,使“体医融合”产业更好地服务于公益,政府可通过体育彩票的方式购买或投资“体医融合”相关产业,满足群众健康生活的需要。

3总结

“体医融合”是针对目前体育部门及医疗卫生部门存在的弊端而新提出的一种健康服务模式,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有效手段。“体医融合”通过将体育锻炼的具体实践与医疗保健的理论知识有机融合,营造全民健身的健康氛围,有效实现由“全民健身”向“全民健康”的过渡。“体医融合”是符合国家未来发展大势,要想“体医融合”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必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创建“体医融合”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体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体育部门、医疗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与体检部门之间的协作,推动“体医融合”实体产业发展,有效解决“体医融合”工作开展过程中无政策、无人才、无组织、无产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冯振伟,张瑞林,韩磊磊等.体医融合协同治理:美国经验及其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05):16-22.

[2] 杨继星,陈家起.体医融合的制约因素分析及路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19(04):18-23.

[3] 冯振伟,韩磊磊.融合·互惠·共生:体育与医疗卫生共生机制及路径探寻[J].体育科学,2019,39(01):35-46.

[4] 胡扬.从体医分离到体医融合——对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思考[J].体育科学,2018,38(07):10-11.

[5] 戴素果.健康中国理念下老年健康促进的体医深度融合路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03):13-16.

[6] 张鲲,杨丽娜,张嘉旭等.健康中国:"体医结合"至"体医融合"的模式初探[J].福建体育科技,2017,36(06):1-3,10.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路径研究健康中国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