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尤利西斯》从小说到电影的再创作

2019-11-15王利娟

电影新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布卢姆尤利西斯斯蒂芬

王利娟

文学作品为电影创作带来了丰富的艺术养分,同时也让文学改编电影作品成了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的过程中,意识流小说的影视化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一直是一个难题,而对《尤利西斯》这种汇集了叛逆与传统、主观与客观、庸俗与高雅的意识流作品做出改编,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到目前为止,根据《尤利西斯》所改编的电影只有两部,即1967年的同名电影《尤利西斯》与2003年的《布卢姆》,前者虽然曾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与奥斯卡奖项提名,但是因为拍摄年代较早,因此并不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本文选择了2003年的《布卢姆》,对《尤利西斯》从小说到电影的再创作做出了论述。翻译家萧乾曾将《尤利西斯》这部作品称作“天书”,而这种形容不仅反映出了《尤利西斯》较高的技巧创新以及晦涩难明的创作意图,同时也反映出了将这部文学作品改编成为电影作品必然会面临很大的难度。

一、主题的凝练与剧情的简化

詹姆斯·乔伊斯所创作的《尤利西斯》涉及广泛而复杂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历史、宗教、哲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而要对这部文学作品做出电影改编,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对这部文学作品的主体进行简化。从电影《布卢姆》中可以发现,导演肖恩·沃什将影片的主题设定为“寻找、流浪与回归”,同时,电影在情节安排和结构设计上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沿承,并在着重呈现斯蒂芬与布卢姆的精神父子关系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剧情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简化。

首先,在对《尤利西斯》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对于小说当中具有晦涩语言和较弱情节的章节,使用过场戏形式做了一定的删减。如在《尤利西斯》中,《埃奥洛》这一部分的写作使用了新闻报刊体,虽然这一部分的内容具有政论性,但是却并不具备较强的情节性。在电影对这部分内容的呈现中,只是通过过场戏的形式保留了主编和斯蒂芬的对话,布卢姆为广告配图的情节则一笔带过。从这种改编策略的优势来看,一方面,具有晦涩语言和较弱情节的章节不仅具有较大的视觉呈现难度,而且也难以展现出较强的视觉吸引力与剧情吸引力,因此,对这些内容的省略或者简化能够确保电影叙事更加紧凑;另一方面,影片《布卢姆》的主题为“寻找、流浪与回归”,重点为呈现斯蒂芬与布卢姆的精神父子关系,而小说作品中与电影主题和重点关联不大的内容则可以省略或者简化,这并不会影响电影主题和重点的呈现。

其次,在对《尤利西斯》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对于单独描写斯蒂芬和布卢姆,但是又在时空上具有交叉性的章节,使用合并和穿插的形式进行了呈现。如在《尤利西斯》中,《斯鸠利和卡吕布狄》描写了图书馆中的斯蒂芬为他人讲解莎士比亚的情节,《莱斯特吕恭人》则描写了布卢姆外出散步的情节。在电影《布卢姆》中,导演肖恩·沃什通过调整布卢姆的外出路线,将两个分开的章节合并在一起,其中,布卢姆离开饭店的情节以及布林太太讲述丈夫噩梦的情节被删减,但是迪丽出售旧家具和普里福伊太太难产的情节被保留,这为布卢姆看望普里福伊太太提供了动机,同时也为布卢姆和斯蒂芬的再次会面创造了契机。另外,在为观众呈现斯蒂芬讲课这一情节的过程中,布卢姆进入图书馆的情节也被平行插入,这种方式不仅让二人的第一次会面自然而然地出现,而且也强化了斯蒂芬与布卢姆之间的精神父子关系。与此同时电影为了更好地表现斯蒂芬与布卢姆之间的关系,对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细节出现的位置进行了适当的变动。如在小说《尤利西斯》的第十章中,出现了斯蒂芬提醒迪丽注意西蒙的情节,这一情节的位置在电影中出现了变化,并被穿插到布卢姆与“市民”开展对峙过程中两次进入酒吧之间,这种安排对斯蒂芬与布卢姆所具有的父子关系进行了更为着重的体现。由此可见,对小说作品中部分内容的打乱及合并,不仅能够确保电影作品在有限的时长中对完整的故事进行呈现,而且也有利于对电影作品所具有的主题与重点做出更为有效的呈现。

二、结构的调整与人物的聚焦

在小说《尤利西斯》中出现的人物形形色色,如仅在第十章中,就出现了总督夫妇、残疾军人、康米神父等。对于电影而言,要将这些人物进行全部展现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电影只能够对主要的人物进行聚焦,并围绕这些主要的人物呈现和剧情发展紧密相关的事件。电影中最为主要的人物为斯蒂芬与布卢姆,围绕这两个人物所呈现的是二人之间所具有的精神父子关系,在这两个主人公之外,小说和电影中都涉及了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即摩莉。小说第十八章对这一人物做出了较多的描写,其他章节则并没有对她开展正面描写,而是主要出现在他人的叙述当中。影片在对这一人物做出刻画的过程中,体现出了与小说作品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电影《布卢姆》对小说作品中的摩莉意识流进行了拆分。在电影中,序幕部分出现了摩莉意识流中的一个部分,并作为预叙引出了摩莉与博伊兰之间的关系。从这一改编策略的优势来看,事实上,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电影当中,摩莉都见证了斯蒂芬和布卢姆一天中的经历,而电影中首尾相接的结构,相对于文学作品中对摩莉意识流进行集中叙述的结构而言,体现出了更加强烈的命运意识。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改编,观众也可以对摩莉和布卢姆之间的夫妻关系作出了解,因此,电影选择对摩莉意识流进行拆分,发挥了推动剧情发展和暗示结局的功能。

其次,电影《布卢姆》对小说中的人物设置与情节结构做出了适当的调整。如在小说作品当中,达德利伯爵的马队发挥着视觉化串线的作用,但是在电影中,康米教父则替代了达德利伯爵马队发挥了这一功能。显然,这种改编策略不仅降低了电影的拍摄成本,而且也为观众呈现出简洁的镜头。另外,在《瑙西卡》中,电影保留了格蒂想象与布卢姆结婚的情节,但是却没有如小说中一样对格蒂的两个女伴做出描写,而对格蒂脸庞进行的特写,则彰显出了少女所具有的浪漫情思。从这种改编策略的优势来看,通过省略不关键的人物而对主要人物进行更为细致入微的表现,有利于更好地刻画人物并促使这些人物,在观众视觉和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电影《布卢姆》通过适当地增加镜头,对电影所具有的主题进行了深化。在小说《尤利西斯》中,仅仅是对18个小时内的故事进行了讲述,而在电影中却加入了布卢姆与斯蒂芬在第二天的活动,即布卢姆如同往日一样出门,并融入都柏林的街道当中,而斯蒂芬则在图书馆前眺望远望,并准备从爱尔兰去欧洲大陆。需要注意的是,博伊兰秘书在打字机上敲打出了“1904年6月16日”,此时的镜头与整片开始的镜头形成了呼应。这种对小说作品情节进行增补与延伸的改编策略,很好地呈现出了电影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所具有的改编关系,同时也让影片的主题变得更加耐人寻味。

三、对小说文字的声画再现

文学作品是文字艺术,而电影作品则是镜头艺术,因此,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的过程中,电影创作团队需要用声画处理手段对文学作品进行呈现。在此过程中,电影创作既要体现出对文学作品的忠实度,也要考虑到电影画面所体现出的艺术表现力,对镜头的灵活运用,是改编作品创作中的重中之重。从电影《布卢姆》对小说《尤利西斯》中文字的声画再现来看,电影作品不仅用镜头展现出了小说作品所具有的民族特质,而且对小说中和现实世界与人物意识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区分表达,与此同时,电影创作中多样化的音响效果与镜头组接,也为小说文字的再现和叙事节奏感的强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首先,电影《布卢姆》在尊重小说情景设置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民族特质的呈现。在小说《尤利西斯》中,詹姆斯·乔伊斯以小见大地描绘出了都柏林所具有的社会人文景观,为了对小说中的各类场景进行还原,电影《布卢姆》的创作团队在电影拍摄过程中采用了实地取景的方式,这种方式确保了小说场景的再现,并且也能够更好地将观众带入故事当中。另外,由于电影《布卢姆》的导演肖恩·沃什同样具有爱尔兰背景,因此,对民族气质的体现也是电影《布卢姆》的重要特点之一。如电影《布卢姆》对小说开场的情节设置做出了改编,镜头中的斯蒂芬和穆利根一起坐在圆塔之前,而圆塔则是爱尔兰艺术母体的象征。在此基础上,电影作品不仅能够还原原著所具有的叙事环境和文化氛围,而且也使电影作品呈现出了导演所具有的个人风格。

其次,在小说《尤利西斯》中,具有大量与现实世界与人物意识相关的内容,而在电影中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区分表达,是确保电影画面直观的关键。因此,在电影《布卢姆》中,创作团队使用了光影造型手法,对现实世界和人物意识的声画呈现进行了区分。具体而言,在电影《布卢姆》中,与人物意识相关的内容都弥漫着雾气,如电影中布卢姆对邻家女仆的幻想、格蒂对结婚场景的幻想等,都使用了这种光影造型手法。这些声画表现手法,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区分现实与幻想,这不仅是在告诉观众这些内容是人物的意识或者幻觉,而且也体现出了人物自身在追求人生意义与爱情理想过程中所面临的迷茫与困惑。

最后,在叙事节奏的控制方面,电影使用了多样化的音响效果与镜头组接形式。在电影当中,镜头快速的交叉剪辑与背景音乐的选用体现出与故事情节的契合性,同时也体现出特定的叙事效果。如在表现格蒂对布卢姆的挑逗时,由于镜头和教堂中的戒酒仪式进行了交叉剪辑,因此,教堂中的诵经声也成了这组镜头的背景音乐之一。而随着两人逐渐兴奋,镜头剪辑逐渐加快,诵经声也逐渐昂扬,这种交叉剪辑与音响的运用呈现出鲜明的反讽效果。由此可见,电影《布卢姆》不仅对小说作品中的情节进行了完整的再现,而且通过音响与剪辑提升了这一情节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为观众更好的感官体验。

结语

小说《尤利西斯》使用了大量的意识流创作手法,这种手法也让这部小说的电影改编面临着极大的难度。在电影《布卢姆》中,创作团队既需要确保故事的呈现符合电影表达的特点,又需要考虑到观众对电影故事情节和主题的接受。因此,创作团队通过凝练小说主题、简化小说情节、调整小说结构、重塑小说人物,以及对小说文字语言进行电影化的表达等策略,在对小说作品核心主题做出沿承的基础上,使小说《尤利西斯》在电影银幕上得到了更加直观且形象的呈现,同时也强化了观众在观赏影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猜你喜欢

布卢姆尤利西斯斯蒂芬
疫情背景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应用
斯蒂芬·金的退稿信
把握每一分钟
詹姆斯·乔伊斯
“萧译本”《尤利西斯》畅销原因探析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命悬一线
把握每一分钟
美女与野兽
把握每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