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属

2019-11-15冯国安

海燕 2019年5期
关键词:苇子军属翠花

□冯国安

18岁的张春喜给苇子沟地主冯魁家当猪倌8年了,他10岁起就给冯魁家打长工放猪。每天都早出晚归地赶着好几十头猪,到苇子沟东大坡的草甸子上放猪。

张春喜放猪很细心,无论刮风还是下大雨,从未因急着往回赶,而少过一头猪。尤其是每年到了秋天,给猪抓“秋膘”时,春喜都要起大早,赶着猪去离村子几十里外的地方,寻找草肥茂盛之处,让猪可以天天吃个大饱,不足月余,这猪膘就抓了起来。入冬,落几场大雪之后,能冻住了猪肉,冯魁便差人请来屠夫,开始一批批宰杀那些上了肉膘的肥猪,然后拉到镇上大集上卖。因猪肥,肉质好,冯魁家的猪肉每每都能卖个好价钱。为此,冯魁很高兴,也从不亏待春喜,经常给春喜一些零用钱。春喜从不乱花东家赏的零用钱,他把零用钱全部交给冯魁家的大小姐翠花,求她给掌管。

春喜人好,勤快、实诚,渐渐赢得了冯魁家的大小姐翠花的青睐。

一天夜晚,东大坡月亮地上,两人暗许芳心。春喜对翠花说:我还要多干活,多得到你爹的赏钱,多多攒钱,像你爹那样有钱,让你过上好日子。

翠花说:你有这个心思就行了,将来过日子的钱用不上你的。

这以后不久,日本军占据了东北大地,抗联大队到苇子沟征兵,春喜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春喜与翠花偷偷相约在猪舍内,他们相拥相抱着,翠花哭成了泪人,俩人激情难抑,在这个夜晚,翠花把自己的身子给了春喜。

春喜这一走就是八年。

八年后,日本鬼子投降了,战争结束了。春喜回到了苇子沟。而当年的苇子沟,已是残垣断壁、面目全非。张春喜双目茫然,问天:翠花,你在哪里呀!

春喜寻找翠花无望后,随部队去了南方。后来在南方工作和生活,其间春喜多次给老家的民政部门写信,让帮忙寻找冯翠花,回信都是查无此人。无望的情况下,春喜在南方娶妻生子。

岁月如水,一晃,50年流过去了,春喜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此时,春喜的老伴已病故,一个人生活的他,每天晚上都是以看电视打发睡前的那段时间。

一次,他看北方一家卫视,有一档叫《好久不见》的节目吸引了春喜,这个节目就是帮你寻找“好久不见”的因各种原因失散的亲人和初恋的人。

第二天,春喜给电视台的编导组打去了电话,说明了自己要寻找的人,还给编导组提供了几个冯翠花儿时玩伴的名字。经过编导组的多方努力寻找,终于找到了冯翠花。

编导见到冯翠花后,也已是70多岁的冯翠花告诉编导,战事一发,父亲冯魁就变卖了田地,离开了苇子沟,举家搬迁到密山县城,其间冯翠花也托人在老家寻找张春喜,但也终未找到。翠花还告诉编导,春喜当兵走后,她至今一直未嫁,她认为自己身子给了春喜,生就是春喜的人,死也是春喜的鬼。

编导听了感动得落泪。

编导把寻找的结果,一切落实之后,就通知张春喜速来北方,与摄制组一起去见冯翠花。

从南方赶来的张春喜与摄制组一起赶往冯翠花的居住地密山县城。在一个小区的二层楼内,张春喜与冯翠花见面了,两个人泪流满面,紧紧相拥。

冯翠花流着泪告诉张春喜说:文革那会儿,他们批斗我是地主崽子,我不屈服,告诉他们,我是军属!

说完,冯翠花从柜子里找出一张已经泛黄的纸,上面有冯翠花自己写的军属二字。

张春喜见罢,再次拥住了冯翠花痛哭不已。

猜你喜欢

苇子军属翠花
延安时期抗日军人优待和抚恤制度建设
孙像辰
翠花,上川菜!
三婚
枫叶红了
鸡鸣
枫叶红了
军属的名字是坚强
顺义区木林镇慰问生活困难的军属
智惩色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