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

2019-11-14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教育者理想心理健康

■王 悦/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单单是无身体疾病和缺陷,而是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性。[1]由此,健康的定义不但是身体层面上的完好无损,也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完美体现。所以,我们要达到一种身心健康的一种平衡的状态。所谓心理健康,广义上,心理健康是在你面对不同事情都可以给予良好的回应,要保持活力,将自己身体和心理的潜能都能够有效的发挥;狭义上,心理健康是指人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自身调节能力,紧随社会的脚步。

就当代的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相比,是变化的,发展的,动态的。心理是否健康是不具有一定的界限的,不易被察觉。所以,心理健康的问题是需要被大家关注。现在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体系,不论是理论的研究,还是实践的探究,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特定的社会和团体的要求,有意识、计划性、组织性地影响成员,用特定的意识形态、政治、道德、法律规范来塑造直观思想政治。能够理解的特定社会要求的社会实践。[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重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础是思想道德建设。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就要做到从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理解和领悟,从细做起,提高自身,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是以形成完整的健全人格和与社会的互动性为主要方向,并且在教育内容上也要有时代民族性格和精神的体现。要求人人可以做到国家理想和社会理想都要高于个人理想,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有理想,提高自己的社会价值感和责任感。

三、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大学生的理健康教育是采用心理学的教学原理和倾听的方式来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的一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虽然两种教育基础和方式不相同,但最终都是为培育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1、理论基础和教育方法不同

基于理论上,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者利用一般的心理原则和各种心理咨询方法解决生活特定阶段的心理障碍,有效解决个人内心的矛,并且,解决在不同的人之间积蓄矛盾的危险。[3]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的指导大学生正确的选择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活动。

在教育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者界限比较模糊,通常以平等,自愿和信任为基础,教育者通过倾听、共情等方式,引发受教者的互动。[4]通过开放咨询、个别交谈、讲座宣传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从而预防一些心理健康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者采用课堂授课、理论讲座、舆论报道和检查评比的方式开展教育,重视理论的教育,典型示例的分析,注重榜样教育的引导等方法,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2、教育的实施者不同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大体上归为两类:一、各院校的辅导员,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最亲密的教师。他们了解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情况,可以密切的关注学生的情绪以及心理的变化。如有发现问题可以进行单独的谈话,举行心理团建等,二、一些高校为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学校的心理辅导站,咨询室等。大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问题咨询,辅导站也会提供一些支持,进一步减缓心理疾病发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大多是各高校思政教师,教师们通过课堂和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思想政治内容,引进思政热点话题。不断地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兴趣,加强他们的学习。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两者是辅相成的,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者教授受教育者的方式,其本质都是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并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大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大学生了解知、情、意、行真正意义;其要求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大学生。通过两种教育,让大学生为不断提高自己去努力,让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对自己和世界的完全的认识理解来训练学生自我调整能力。自我调整能力的前提是,他们必须遵循实际的愿望,具有理想的、良好的精神,能够和其他人和谐相处,表现出优秀的道德品格,面对新的环境,学生应该具有自我调整能力;面对自己恶劣情绪的控制,它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理想、信念、品德以及意志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民族的理想,实现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的中国梦,鼓励学生学习好自己的知识,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和国家理想结合,要有远大的奋斗目标、遵守社会公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5]

四、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组合不应该只在理论层面上具体化,应该实际应用。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职员的融合等,以传统的教育为主体。在课后,新的网络媒体的使用,会加深对日常生活的教育,这样一来,像校园活动、志愿服务这样的社会实践的平台,可以开展到自己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的工作阵地。在有质量的素质教育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一)课上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对于课上的教学上,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既要发扬优秀的传统,也要不断创新。将两节课程在细节上相融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方面相互支撑,在德育和思修课中,将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入到课上的教育中,将两者不断的结合在一起。

(二)课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大学生对于网络的接受的程度较高,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将其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以通过咨询,交流,团体辅导等方式开展,从而加强二者的结合,让大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走出课堂,在日常的生活中体验,感受轻松愉快的生活;因材施教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教育工作者将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将他们分类指导,让不同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寻求原因,从中健康的成长。

大学生是国家民族最基本的力量,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不仅只是具有专业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能力和具有理想信念的人,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是家庭的重要结构教育,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辅助的教育。结合教育这是一种具有很大必要性的,需要被认可,并需要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做的工作,了解两者相结合是教育课堂和生活所必需的。

猜你喜欢

教育者理想心理健康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