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和教育对策

2019-11-14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思政垃圾文明

■肖 明/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党从经济发展角度针对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度考察,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从近年来出台的文件和政策来看,关于生态文明理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上,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需要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让他们能够掌握生态文明的相关成果和具体举措,将其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上。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一)内涵分析

1、政治内涵

从政治层面而言,生态文明是通过制度的制定来达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平衡各种资源、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对生态文明造成破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多个层面来保障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2、经济内涵

从经济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经济活动都要满足生态文明需求,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节约资源、保障环境,处理好经济发展在“质”和“量”之间的关系,严格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创新来实现经济增长。

3、社会内涵

从社会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就是应用生态文明的相关理念处理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走循环、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构建出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位公民都能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并从土壤治理、水治理、空气治理等多个角度着手,关注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追求,以此作为建设环保社会的实际出发点。

(二)生态文明思想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1、是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每一个个体都有密切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虽然在“建设”上,但是其前提条件必须是要取得思想上的认同,思想落实到行动中,才能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上取得实效。在思政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意识形态的有效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思维理念,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并主动将其落实到实处,与其他的思政教育内容形成合力,以此来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2、是改革思政教育模式的有效方式

将生态文明思想与思政教育联合起来,可以发挥出思政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上的主渠道作用,让生态理念进入学生心中。在传统思政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未意识到生态文明的作用和质量,对于生态文明的内容,也只是照本宣科的为学生传递,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将生态文明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能够让思政教育模式更加系统、全面。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这是改革思政教育体系的一项必经渠道。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思政教育中的渗透对策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中,教师应该是主导,因此,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教育思想,认识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从自身着手,规范言行举止和日常行为,将生态文明素养彰显到自己的行为中。对于学校而言,要高度重视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从理论和层面,让思政教师能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有深刻认识,开展关于生态美学、生态学、生态法学以及生态伦理学等在内的培训和教育,用理论来武装教师的头脑。同时,定期在校内组织实践活动,鼓励思政教师参与,如:开展环境调研工作、参加城市净化活动等等,让广大思政教师带上工具,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这就是真正的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而这种影响不仅要通过思想上着手,更重要的是从行动和实践上着手,这是教师能够为学生开展的最佳教育。对于思政教师而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在实践上作出表率,自然能够对学生发挥出引领作用,让学生紧密跟随教师的步伐,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大力推行下,我国的教学活动也开始逐渐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禁锢,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思政教育,也是如此。在如今的思政教育中,是基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来结合。在生态文明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上,也要以此作为改革方向,在思政教育中,要明确的是:生态文明教育并非孤立的概念,不能脱离生活现实孤立存在,在开展教育时,要做到源自于生活、高于生活,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在讲解关于环保的内容时,即可结合垃圾分类的问题来进行讲解,近期,上海开始实施垃圾分类,而在我国多数地区中,尚未构建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在垃圾分类处理上,也十分粗放,乱丢、乱扔垃圾的问题依然未从根本上杜绝,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罚力度也较轻,无法对群众产生约束力。针对这一问题,即可从学生的生活来着手,在课堂上为他们讲解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并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惯态度和理念,将垃圾分类的思想贯彻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时,生态文明教育还要关注理论和实践中的结合,突破局限,让生态文明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课堂中,在节假日、周末等,让学生走出学校,带领学生参观周边的工厂,看看是否存在垃圾堆积、排污不达标的问题,要求学生认真记录,以小组为单位来写出调研报告。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中,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在这种意识渗透在他们的头脑之后,学生便能主动参与环保事业,从自己的日常生活来着手,这正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如今,网络平台成为了大学生获取新知识、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阵地。如今的00后大学生,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与之以往相比,产生了显著差异。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需要挖掘出信息技术的力量和作用,通过网络平台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逐步转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网络平台中的知识理论体系丰富、传播范围广泛,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因素的影响,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除了课堂上的讲解之外,在课后,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途径来开展沟通和教育,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纪录片等内容来传递生态文明理念,让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内化到自己的行动中。

(四)在校园中开展生态意识宣传

要让生态文明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前提条件,便是要开展广泛传播,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听到、看到、接触到,印刻在自己的头脑中,自然能够产生深刻影响。除了思政课堂的教育之外,还要在校园内广泛开展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宣传工作。如,在学校的卫生间中张贴“节约用水”标语;在课后,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讲座,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在讲座内容上,可以涵盖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各方内容,如:为学生宣传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什么是干垃圾?什么是湿垃圾?什么是厨余垃圾?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针对不同的垃圾类型,怎样辨别、怎样处理等等。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还要着眼于整个社会,带领学生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如“废弃工艺品义卖活动”、“公益表演活动”等等,将收入捐赠给环保事业,这都是践行生态文明的一项有效途径,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让生态文明教育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三、结语

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表现,是构建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点内容,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渗透上,需要创新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加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在学校内部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通过讲座、活动等多方位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对生态文明的要求、做法有深刻理解,主动落实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人。

猜你喜欢

思政垃圾文明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垃圾去哪了
漫说文明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倒垃圾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