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欠佳的反思和改进措施探析

2019-11-14曹晓丽雒秋凡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管理思政

■曹晓丽 雒秋凡/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区别于其他理论课程的双重属性,它自身既是较为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又是层层递进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以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中,为了达成知识目标和价值目标,教学往往缺少了价值目标的的引导和建立。或者为了突出强调思政课的价值目标,而一味地刻板灌输大学生应该建立某种价值追求或理想信念。长此以往,广大学生在对本学科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听课免疫”——认为思政课无用,导致后续上课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和教学融入度低,真正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际达成。

一、学生对思政课兴趣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第一,学生存在的认知误区。这种误区往往是由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理念等因素共同造成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评价往往落脚于选拔,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考核的终极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将情感和价值的传递单一转化为知识点和考察点,而学生只需要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和应用,削弱了思政课的育人使命。而思政课中经常提及的概念及术语,学生们也可以在主流电视媒体及宣传栏等经常接触,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对“政治”很熟悉的假象,但深究其意却又不知所云。所以,形成这种“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状态,无法引导学生的理论应用,也逐渐削弱了学科自身的魅力。

第二,思政课“无用”论喧嚣尘上。思政课“无用”的假象源于学生认为此类课程对其应试、求职等不能带来直接的利益或帮助,归根究底是价值判断层面存在问题。学生受到自身年龄、阅历、知识结构和判断能力的局限,还很难对个人不同时期的需求内容、形式、满足需要的方式和程度有相对准确的把握。教师在授课之初也应有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发展需求,关注人生境遇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学生个体还未形成“社会人”的政治意识。青年的成长成才本质上是意识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觉醒过程。人们理所当然的因为自己的血缘和家庭认可自己的“自然人”身份,伴随着成为社会的一员,他们也将开始因为自身的权利或利益需要,同他人、社会产生交集抑或冲突后,“社会人”的政治属性就会显现出来。青年学生还很难真正理解政治和我们的其他活动一样,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已,反而会被表象所惑,认为政治就是口号、标语、集会掩盖下的“权谋诡计”。进而对思政课敬而远之,也就失去了感受精神濡养的机会。

二、持续提升思政课课堂“吸引力”的措施

一是教学形式上要立足根本且不断创新。教师要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元素的教学语言,带领学生逐步走出认知误区,客观看待学习思政课可以给自身带来的巨大转变,去传递思政课理论知识。使学生不但知道这些政治术语的名称,更让学生了解这些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存在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上思政课上既能感受解读理论经典的酣畅淋漓,还要有答疑解惑的醍醐灌顶,又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清新感触。使学生乐于亲其师、听其言,进而真正感受到思政课的深层次魅力。

二是内容上注重教材知识的提炼和转化。教师在进行教材知识内化到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体现时下大学生的现实利益关切。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现实关切渠道愈发多样,关切点愈发多元,小到民生日常,学习发展,大到世界时局,家国安危,具有信息量大,信息传播迅速等特点。让提升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有趣”和学生自身获得感的“有用”充分衔接起来,既要做到理论知识的宏观构建,又能对学生的现实利益关切深入分析,进而因势利导。学生在思政课上答疑解惑,自然对思政课的“有用性”深信不疑。

三是结合教学实际增强教学管理和教学互动的协调性。优秀教学成果的呈现,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完美配合,更需要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催化其中。教学管理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秩序,还包括如何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很多学校的思政课以大班教学为主,如何在数量大、多专业的情况下进行好教学管理是一门教育和管理的艺术,在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已做出了很好的展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训练自身的组织课堂、管理课堂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四是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思政课教师赋予了理论知识新的生命和能量,是教学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拥有一身浩然气,拥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坚定的爱国情怀,既能给学生诗和远方的希望,又能用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脚踏实地,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思政课教师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师要更加善于着眼政治大局来看待问题、帮学生解答问题,这是十分宝贵的必要技能。政治是群体利益的调节器,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否清醒的政治研判,还是人云亦云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有利于帮助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使命担当。政治素养是思政课教师教学的情感支撑,也是展现“四个自信”的最亲民渠道。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淳品立学,以德传道,以德施教。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性质,对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提出了极高要求,甚至教师的教学和行为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比较心理。思政课教师如不能严谨自律、德行高尚,就是对所讲授内容的最致命批驳。如果教师能够拥有高尚的人格,务实奋进的作风,学生也会亲其师,向其行,是对所讲授内容的最好印证。坚持立德和树人相统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学生,做出表率。

再次,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打造有温度的思政“金课”。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对授课质量进行评价的能力。一堂思政课到底是“水课”还是“金课”,学生最有发言权,是课后即忘还是记忆犹新,都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方面下真功夫。教学要有敬畏之心,“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教学不息求知便无止境,这样才能在信息中成长的一代面前更有底气,把教材中的理论吃透、讲活、讲深、讲的精彩。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主动接触并掌握信息化的教学和通讯交互技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主动走进课堂、融入课堂,教学实效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提高。

三、结语

上好一堂思政课,需要教师的全情投入,需要教学管理的辅助优化,更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思政课存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单一要素的提高,并不会对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提升带来实质改变。当前,国际形势多变,统一思想,解除青年学生头脑中诸多的困惑,方能更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更能帮助学生成就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管理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远程听觉口语法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策略与应用效果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