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审美教育师资教学的自我发现

2019-11-14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菲菲绘本情绪

■邹 婷/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

一、前言

审美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对幼儿阶段的孩童而言,审美教育更是不可或缺。一般认为,审美教育是培养人具有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个体能够认识世界万物及各种艺术的美,而且包含外界事物作用于人而产生或构建的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席勒认为,审美是人的内在需要和本质属性。只有通过美感教育的陶冶,才能促进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发展。

(一)文化科技的创新需要审美教育

审美活动并非单向,它需要有与接受对象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前提则是个体需要有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即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等。而具有了这些心理能力的提高与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并促进个体对美的感觉、欣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无论人工智能如何促进人类生活的进步,作为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审美,仍然是个体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需要培养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愈加繁荣。乔布斯创造的苹果系列产品开启了“科技美学”的新时代。技术与设计的创新结合,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成为当下人们衡量一款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文化产业日益蓬勃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科技的创新,也同样需要文化的创意,两者缺一不可。

(二)研究动机

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兴发离不开审美教育的提高。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比如英国曾专门为5-18岁的学生提供接触创意的机会和相应新技能的培训;新加坡曾将艺术、设计和媒体等内容融入教学,帮助学生更多地接受人文艺术的熏陶。近些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兴发也与其注重全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特别注重幼儿阶段美感教育是分不开的。

反观自身,我们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方面的发展不尽人意。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具有美学的创意人才,如何培养具有美感的儿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是质性研究的一种形式。其认识论的基础是建构主义和解释主义,“研究者可以通过特定的理论视角对个人经历进行解读,……将个人生活经历与具体时间、地点和社会关系相结合。”加拿大学者Clandinin 和Connelly 最早将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应用在了教育学研究领域。教育叙事研究法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并确立理论框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研究者主要通过呈现或描述形式多样的“故事数据”,对其采用分析叙事或者叙事构建的方法,利用具体的理论视角对所搜集的故事进行解释和阐述。

本文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针对幼儿师资培养中所存在的审美教育缺乏的问题,以文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为切入视角,叙述了幼儿文学绘本教学实践的一次课堂活动,由此对所思考的幼儿师资的审美素养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社会对人才美学素养需求

近年来,国家在不断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教育部在2012年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进行了描述。

从《指南》对艺术领域的描述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

(1)艺术审美活动对幼儿有重要的价值,艺术活动是儿童的内在精神需求,是生命活动的体现。对于美的表现与创造则是他们表达自我、激发内在创造性的自由阶段。

(2)幼儿教师应具备更高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审美素养,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幼儿感受、发现、表达、创造“美”。在培养幼儿师资的各类院校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如何通过审美教育发展人文素养,是幼儿师资教育与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内容。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

幼儿师资的专业素养不仅是体现在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之中,更体现在教师自身的审美教育和人文素养之中。后者恰恰是现实中所缺乏的。笔者(以下简称我)从教于**职业大学,教授儿童文学课程。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课程设置到活动实践,从艺术类课程到人文课程,一应俱全。但是,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仍然发现学生在对儿童文学文本的理解能力、会话沟通表达能力、故事导读和审美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而这些恰恰是未来幼儿师资所必备的要素。

基于现状,笔者将以幼儿文学中的一类重要体裁绘本为例,从具体文本教学入手,对教学实践作以记述与分析。教会幼教老师读懂绘本、理解绘本故事,欣赏绘本故事的内涵,并掌握提升自身与幼童阅读素养的方法呢?

(一)绘本的使用

课堂上,我与学生们分享《菲菲生气了》这本荣获美国凯迪克银奖的绘本故事。这个故事情节十分简单,菲菲因为与姐姐争抢玩具不得而十分恼怒,冲出家门,独自在大自然中平复情绪后回到家,与家人和好如初。这个故事通过画面的场景、色彩的变动来反映主人公菲菲情绪的变化过程的。

(二)指导学生对绘本应用观察

绘本既有图又有文,它是一种符合幼儿审美需求并乐于接受的文学体裁。在此次教学实践中,我将逐步指导学生对绘本进行分析应用,将自我教学的体验与观察作以记录。

1、图画形象与自我诠释问题的发现

引导学生从图画观察并进行自我表达,诠释绘本的现象时,共有以下几个问题有待解决:

(1)“讲述故事”普遍性出现表达技巧的问题。对于文字较少的绘本故事,学生只会按照画面的顺序读完文字。阅读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色彩感强烈的画面,出现词不达意。

(2)学生对于绘本故事的观察和理解的深度不够,从而对故事的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认知不足。由于缺乏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他们比较难定义或发现这个故事中情绪和心理的渐变过程。

(3)对于绘本在情绪方面的延伸价值无法进行实施。学生对情绪的认知大都停留在死记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对于如何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获得生活经验,正确认识、处理自己的情绪等,不知如何着手。

所存在的这几个问题,会导致无法适当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童观察、发现和认知,幼童在审美教育中将获得较少的精神满足,从而降低了绘本的审美价值。

2、图画形象思维与解决问题

《菲菲生气了》,这本书的封面就是一张瞪着蓝色眼睛、紧闭嘴唇的小女孩的脸。封面是以红色和黄色为主色调的。而扉页和环衬的颜色分别是大红色和黄色的。颜色的运用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视觉冲击。由此展开以下的学习:

(1)找出故事表达情绪的设计内容。因为不知如何借由故事挖掘内在意义,所以学生无法延伸绘本的人文价值。为解决这个幼儿教师普遍性的教学困难,我们首先梳理了故事角色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结合现实的体验帮助了解情绪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而每个人也都有发泄和处理情绪的方式。透过菲菲的故事,让幼教老师认识到:孩子们会累积生活经验,对自我和他人的情绪会有认知,与幼儿沟通学习如何像菲菲一样平复情绪的方法。这是通过观察图画想象、问答等方式引导逐步认识情绪的变化,理解人的情绪的表达方式,如何处理不良情绪。认识通过图画,通过话语的提问,学习用语言来引导幼童对绘本的图画进行细致观察。

(2)绘本色彩与情绪连接的多层次表达。文本中大量运用了色彩的变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童,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变化问题,也可以将图画与儿童的心灵感觉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发挥绘本的审美价值。这些都是应用绘本特征让学生不断思考和练习表达,引导探索绘本的内在意义,学习从绘本对引发情绪的原因进行沟通,引导换位思考,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在观察、表达、思考中,由此技巧帮助幼儿在阅读文本中学会多层次思考,通过故事联系自我生活,反思自我,改善社交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可以这样应用故事,才能提升孩童对人的感情的了解,对他人与自我情绪的敏感度,让儿童间接学习认识自我,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从而延伸认识人与自然的融合。

经过绘本的观察、分析、提问、沟通、表达,学生们可以看见绘本的多元层次,阅读分析后的归纳可以包括以下要点:

①这个绘本在揭示菲菲情绪变化过程中主要通过色彩进行传达的;②菲菲在情绪释放过程中多次出现细微的心理变化。这些细微的心理变化是如何体现的呢?③由此绘本故事可以延伸出的可行性教育价值。

四、结论和建议

幼儿审美师资教育教学是个棘手的问题,它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阅读、体验、分析、建构等等,它需要学生从点滴生活中积累审美经验,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冰冻非一日之寒。审美素养的提高更是如此。

对绘本故事进行这样的导读故事教学,学生们的共同反馈是非常喜欢的,并认为是具有教学价值的。但是喜欢却无法清楚说明其原因,也不能很好地发现、运用适当的方式实践教育的价值,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学生自身缺乏审美教育的能力。换句话说,他们自身不仅审美教育素养有较大的欠缺,并且缺乏将一个好的绘本故事讲给孩童听,利用文学性的语言引导孩童表达、交流,运用极具欣赏价值的图画启蒙孩童的美感经验。

笔者认为当下我们需要改变幼教老师导读绘本审美能力不足。借助一本绘本启发孩童的理解力、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并帮助他们积累各种知识和社会经验,获得心理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愉悦。这是未来幼儿教师的必备条件。如何帮助大学生们体验绘本的价值所在,作为担任师资教育的大学教师,我个人有如下建议:

(1)深入认识绘本的审美与人文的价值。对于绘本的教育价值,大家的认识常常起于故事,止于图画或道理,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审美价值及其延伸出的人文价值。在导读过程中又常常忽略用语言启发孩童的表达和思考,用语言引导孩童体验故事中的情绪情感,致使孩童特别是低幼童无法推演出自我认知的概念。而对于稍大的幼童,教师不仅要问,还要问得有方法,有价值,才能在绘本导读的过程中启发思考,训练思维,借由文字建立逻辑思维的智慧。

(2)幼儿教师不仅能够意识到绘本具有的独特的审美和教育价值,还需要培养具备讲述说故事的表达能力、深度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鉴赏的能力。因此,幼儿教师自身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储备,更需要具有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将文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各类跨学科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注释:

①王青,王琼.教育叙事研究[J].开放学习研究,2018(4):35.

猜你喜欢

菲菲绘本情绪
绘本
绘本
绘本
菲菲生气了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不合群的菲菲
情绪认同
随菲菲 没有篮球 我将不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