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现状与思考
——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为例

2019-11-14李宛荫王一思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公共基础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感兴趣纲要

■李宛荫 王一思/.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公共基础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为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本文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调查问卷为分析样本,试图探究高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和建设。

一、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纲要”课程的认知度、喜爱度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本课程,笔者对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16级本科生进行了一次《纲要》课问卷调查。本调查涉及17-18学年第二学期在修的会计系、统计系等12个班499名学生。其中文科生占22%,理科生占78%。调查采用集中填答方式进行,内容包括学生对历史课的态度、对老师的心理预期、对课程的效果期待以及课程建议等20个问题。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99份,收回有效问卷436份,回收率87%。

二、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历史课的基本态度

“纲要”课首先是一门政治理论课。与其它政治理论课一样有着特殊的功能。同时它也还是一门历史课,在历史浩瀚的史料支撑下发现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指导现在和未来。因此,“其教学重点不在于系统的理论传授, 而应注重以确凿的史实去审视重大的历史经验与理论问题,进而发现、检验、接受并运用其中的科学真理。”因此,笔者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学生对于“纲要”课的基本态度,对此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您喜欢学习历史吗?52.1%表示一般,喜欢的人占了30.3%,7.8%的人表示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只占了9.9%。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历史是感兴趣的。那么学生为什么对历史感兴趣,笔者又设置了您喜欢历史的原因?这个问题。59.9%的人是出于对历史的好奇,15.4%的人觉得学历史有用,5.7%表示是受老师的影响,4.4%表示是受家人朋友的影响,另外的14.7%的人选择了其他原因。从参与问卷的比例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出于对历史的好奇去探究历史的奥秘。对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影像、实物、多媒体等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

您对哪方面的历史内容感兴趣?67.2%选择的是对“历史人物”感兴趣,74.3%的学生对“历史事件”感兴趣,39.4%表示对“历史文化”感兴趣,21.1%的学生对“探究历史规律”感兴趣,71.3%的学生对“闲文轶事”很感兴趣。

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中国近现代史?78.7%的人主要是通过在课堂听老师讲解,74.8%的人通过观看影视资料,35.3%的人选择上网查找资料,31.9%的人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由此可见,随着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越来越热,学生们往往通过影视剧来获取历史信息,但影视资料里的历史题材有些是虚构的,未真实反映历史,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选择性地推荐一些影视资料供学生观看。

(二)学生对于教师的心理预期

关于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认为该课程采取老师授课的教学形式的占88.1%,师生探讨的占43.3%,社会实践占26.1%,排名第三,剩下的自学、分组讨论等均在20%以下。该数据表明,学生学习该课程还更倾向于被动接受,主动学习的热情还不高,为了改变这种“填鸭式教学”的方式,教师应注重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既丰富学习方式,又增加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同时,社会实践给予了学生探索的空间,对于学生深入学习该课程大有裨益。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应是当代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另外,对于“纲要”课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91.1%的学生认为学习“纲要”课程的有效教学工具是ppt、视频、影视等多媒体展示工具;而以前主流的板书,如今只占到25.7%。这组数据表明,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们更倾向于电子类的信息教学,并且视频、影视相较于传统板书教学,突破了二维空间,让学习变得有趣深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此,教师应加强教学技术学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需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程度

对于“纲要”这门课程有81.2%的学生都不大了解,基本了解的占10.3%,完全不了解的占8.5%,非常了解的为0。这些数据表明,由于学生主体的不同,以理科生居多,中学阶段对于历史的学习不充分,再加之,“纲要”课程部分内容距离现在时间久远或教师授课方式刻板等,导致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不了解,甚至是完全不了解。因此,在教师第一次授课时,有必要就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目的等做一简单介绍,方便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

对于基本史实的了解,59.6%的学生不大了解,基本了解的占35.3%,完全不懂的占4.8%,非常了解的只有0.2%。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在中学阶段对基本史实的掌握不扎实,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学生自身不认真、思想不积极、老师的教学方式陈旧等等。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学生则应加强思想的教育,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理论学习。

(四)学生对课程的效果期待

学习“纲要”课程更看重哪方面的收获?问卷结果,看重思维观念的占67.4%,看重时代需要的占55.7%,理论知识的占40.8%,应付考试的占35.3%,其他占7.8%。这表明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需求不同,这就要求老师要注重各方面知识能力的教育,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学生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对于35.3%只为应付考试的学生,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方式,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另外,对于该课程如何考核的问题,87.4%的人更倾向于采取平时成绩+开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对此,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过程性教育,在该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上,也可加大平时成绩比例,更多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五)学生对课程实践环节参与度

实践教学既包括课外实践也包括课内实践。对此,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您对家乡历史是否感兴趣?一般了解的占55.5%,感兴趣但不了解的占31%,不感兴趣、不了解的占8.7%,很感兴趣、非常了解的占4.8%。此数据表明半数学生都对自己的家乡历史感兴趣,但了解一般。由此说明,学生们很少参观历史遗址,扩展自己视野,尤其对相关史实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对此,教师除了开展形式丰富的课内实践外,还应该“针对“纲要”课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以及学生反映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不足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丰富研究性教学,而当地的历史遗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实践教学资源。

三、教学思考与建议

“《纲要》作为一门内容丰富且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方法得当,考核方式灵活,则可以有效地增强《纲要》的教学实效性,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一门优秀课’。”

(一)“从一部剧到一堂课”,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纲要”课中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中涌现的人物,他们的活动对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推动作用,他们的思想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是值得研究的对象。针对这一特点,每讲设置一或两个微话剧,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历史剧重现。通过情景模拟,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如微信、微博、论坛、慕课、网络直播等。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过程中,可以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利用影视资料、慕课、UMU等互动平台辅助教学,突破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局限,把一些历史图片、纪录片以及相关的史料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地方与国家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诉说革命情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适度融入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增加教学的亲和力,尤其以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进行研究型学习,可以增强教学实效性。”因此,每讲除设置微话剧之外,还可结合地方史志进行教学,从而增强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政治素养。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校内学生社团为抓手,增强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

依托校内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教育,比如优雅旗袍社团、风情民俗社团、博雅读书社团等。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汇演、知识问答、古村落访问或读书沙龙等,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五)“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匡时讲坛”邀请领导干部、“红色代表”、“红色专家”、史学名家进课堂,为学生上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走出去,教师定期参加教育教学技术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和学生深入红色文化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将所学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六)专题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通过摸清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困惑,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专题。开学之初,‘纲要’课教师就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摸清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存在的问题和思想困惑之所在。”此外,通过专题教学,还可以理清基本线索。通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转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可以借助UMU等网络互动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实时进行现场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注释:

①刘文丽.关于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36.

②刘进.地域历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价值与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73.

③张北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研究性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46.

④张北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研究性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46.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感兴趣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对自己感兴趣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刍议纲要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