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CPA 方向培养模式研究

2019-11-14郭子云陈幸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会计师会计专业方向

■郭子云 陈幸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注册会计师作为会计人才中的高端人才,由于社会的高认可度和高收入,一直是会计学、审计学等相关专业学生理想的工作岗位。部分高职院校近年来开始在原有的会计专业内开设注册会计师(CPA)方向,在会计专业内精选优秀的学生在CPA方向学习。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设置CPA方向,应努力在符合社会需求及需求趋势、适应学生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范围内,打造区别于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

一、我国社会对CPA人才需求的新趋势

当前社会对CPA人才需求出现了新的趋势:首先,随着A股的不断扩容,以及新三板的成立,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审计、一般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需求,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其次,目前我国有不少优质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脱颖而出,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范围、服务形式、服务层次、服务质量等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要求。例如,除了常规审计服务外,大中型企业还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资产重组、上市运作、投融资决策、风险规避等多元化服务,这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储备、商业经验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在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化、国内企业大量投资海外、很多优秀企业选择在H股、美股上市的当下,缺乏足够多的英语口语出色、具有ACCA证书、能够进行海外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

二、高职院校CPA方向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通过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优中选优,每届最多可以打造1-2个班的CPA方向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同类型学生,CPA方向学生普遍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略逊,自学能力、自控能力偏弱,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对实训课、实践课程等知识运用型课程的接受程度更高。

关于CPA方向培养模式的构建,韩晓梅(2008)提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加强建设: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国际化教学、学生质量等。在加强CPA方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可以采取加强审计案例教学、强化模拟实践的效果等方法(顾奋玲,2012)。高职院校在新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可根据学生特点及学生需求,对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师资队伍、教学环境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致力于打造更契合社会需求的CPA方向培养模式。

(一)课程设置上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CPA方向的专业目标设置上,应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学生的首选岗位目标。CPA方向的学生应具备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此前的教学模式下,CPA方向相关课程设置过于强调“解决问题”,而教学手段也过于偏向理论教学、做题训练,学生缺乏独立面对整个流程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新教学目标应更加强调学生的基本工作技能培养,在教学探索中,根据任务导向改进了专业课程设置。首先是通过实训课程中的具体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以及在工作中学习。通过具体的实训操作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审计查证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获取公开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并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等。其次是通过开设专门的选修课程,使学生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业务,掌握基本业务的运行过程等。

(二)强调案例教学

此前CPA方向教学的缺陷之一便是专业课、专业核心课的内容设置上,理论知识的占比过高,结合最新趋势、热点事件的案例分析的比例过低,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佳。高职院校的新教学模式应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要求CPA方向任课教师从教案、课堂准备、实际授课中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尽量选用最新的案例,将最新的会计准则、审计的程序和步骤等内容融入到案例教学中。

(三)教学组织上更加强调能力培养

注册会计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以形成审计工作底稿、财务分析报告等具有较强逻辑性要求的文字性资料;审计助理需要具备基本的监盘、抽凭、观察、检查的能力(马金玉、李晓慧,2009)。高职院校的新教学模式强调能力培养在教学组织中的重要性。首先,任课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独立搜集信息的训练;其次,设计教学场景,使学生面对海量的信息,锻炼其筛选信息、选择关键信息的能力;第三,课程内设置多样化的环节,综合考察学生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如综合考察会计、税法和审计等课程知识)的能力;第四,增加学生独立完成文字性资料的训练,通过实际的审计底稿制作、财务分析报告写作方面的训练,来提升实践能力。

(四)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刘翠(2016)认为,另一个缺陷则在于,对双语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较低。对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CPA方向的教学开设相应的专业选修课,其次,为了提升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可以有选择地引入ACCA课程,使学生不只是学习基本的财务英语,更多地接触到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资本市场法规等专业英语教学组织,提升学生作为审计预备人员的专业英语素质。

(五)打造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师资团队

要改进CPA方向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在师资层面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一方面高职院校鼓励年轻教师“走出去”,在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外,在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挂职或兼职,从事会计、审计方面的实际工作,积累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从而打造出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不拘泥于教学经验、年龄等因素,加大从会计师事务所引入实践人才的比例,提升教师团队的实践教学能力。

(六)改进计算机审计教学

当前企业信息化进行正在飞速发展,随着中小企业大范围采用ERP系统来进行日常管理,企业信息呈现无纸化导致审计难度倍增。高职院校新的CPA方向培养目标是使计算机审计教学跟上社会实践。新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改进了计算机教学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摒弃了在实训课做题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进行审计工作的能力。从打造计算机审计人才的思路出发,高职院校构建了一套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系统,模拟了真实的企业经营环境,通过选用专门的实训教材、配备性能充分的电脑、预装相关教学软件,来打造与“无纸化审计”相匹配的教学环境。在这套综合仿真实训系统下,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模拟生产经营决策,及时处理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猜你喜欢

会计师会计专业方向
2021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排名信息(2022年9月16日)
认真落实国办发30号文件精神 有效净化注册会计师队伍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2022年组稿方向
证监会处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影响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香港会计师可成为内地会计所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