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85年》的题材与叙事关系辨析

2019-11-14牟薇薇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电影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题材家庭文本

牟薇薇(绥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电影文本的题材问题与电影文本的叙事问题在传统的批评方法上来看本质上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前者是一种文本结构问题,主要是创作之前和创作过程中由创作者主要关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文本的内容;而文本的叙事问题则主要集中在文本是如何完成内容的展开的,大多数时候,这个问题一般在文本被接受之后才真正发生。但是,由于这两个要素都同时会对作者的文本创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彼此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题材往往成为叙事开始的逻辑背景和主要空间,在这一空间之下需要具体的人物来完成题材所需要的情感逻辑变化;而与此同时,通过人物情感来完成的叙事当中,也需要借助人物基于题材所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完成文本中情感关系的建构。因此关注叙事和题材对于文本的双重作用,实际上是从这个角度去关注人物情感在文本中建构的过程以及建构的逻辑,通过这种逻辑的分析,来确立电影文本《1985年》对于同类型电影的突破,从而发现这个电影文本的特殊之处。

一、题材与叙事的背谬

作为对客观世界生活的一种集中展现,电影文本超越了一般的叙事文本,可以通过镜头对社会环境和社会心理进行再现,这种文本通过一种对于生活的局部的观看,实现了一种对于纷杂的生活问题侧面化的理解和选择。因此电影文本通过更加直观的表达符号,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文字符号的表现能力,成为展现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的文艺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近些年来在关注社会边缘人群和相关问题的文艺类作品都是电影文本的原因。但是电影文本对于社会问题表现出来的天然优势,往往也会给电影文本的艺术性带来影响,在一些讨论社会边缘人物群体的电影中,题材和主题上的意义在文本的创作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泯灭了艺术的效果,最终导致了电影文本在呈现社会样态时出现了视野窄化的问题,一些更加广泛的社会角落不能真正走进文本之中,最终不能完成对于社会真正状态的再现。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事实上很早就在一般文本的创作尝试中得到过解决。如果把文本看作是题材和叙事两个不同的部分,这两个部分实际上既是统一的,又是彼此分离的。作为题材的电影文本,是从目的的角度来看待电影文本的一种方式,将表现社会问题的方面集中在某一种现实的角度,试图去展现更加广阔的生活图景,不论这种图景是切实发生在生活当中,还是具有一定幻想色彩的叙述,都可以在电影文本的题材本身中寻找到一定的现实意义,这种现实意义实际上是电影文本创作时表达的重要目的,也是整部电影叙事的核心内容,如果在电影文本创作中缺失这种题材的视野,就会使电影文本的情感表达走向空洞。另一方面,作为叙事的电影文本,不能将叙事的方法和结构悬置起来,不去考察叙事的具体方法,而是仅仅去观察叙事的具体内容,或者说是电影文本所聚焦的叙事视野。在叙事的方面,电影文本需要使用特殊的叙事学手法让电影文本的叙事更加深入,并且能在社会生活的再现中取得更加简洁和高效的作用,在叙事过程当中,才能将人物逐渐确立为具有高度代表性的社会参与主体。

然而,叙事中的人物往往会因为题材的限定而逐渐走向扁平化,变成为电影文本题材服务的一种工具,人物的情感逐渐被弱化,叙事的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当因为题材的限制导致文本叙事走向更为单一的效果时,电影文本展现在生活当中的视角就会被遮蔽。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试图展现社会边缘化群体的电影文本中。但是《1985年》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这个窠臼。这部电影是新近众多表现同性恋电影的一部典型代表作,但是作为展现社会边缘群体的作品,这部电影展现出了一种更加独特的视角,与一般的相似题材的电影文本不同,这部电影主要将视野放置在了一个家庭之中。主人公是一个回归者,他回归的目的从电影文本的叙事结尾来看是为了与家庭告别,但是这个回归的过程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从第一个阶段上看,主人公的回归是一种身体意义上的回归。这种回归是陌生的。在电影的叙事中,父亲对于儿子的回归是持一种怀疑的态度的,当然这种怀疑的心态在文本的逐渐进行中得到了解释,作为其他主要人物的母亲、弟弟和女友是非常欢迎的。文本中还着重提到了一个主人公曾经的同学,在与这个同学短暂的相处中,主人公的不愿过多接触实际上体现了主人公对于故乡生活的一种排斥,这种排斥的原因是他的身体与情感的回归之间存在着一种明显的脱节,他想真正赢得来自父母的理解和接受,但是他本身又不能认同故乡小镇的宗教文化,对这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保持着一种警惕。这种警惕导致了主人公在电影文本中保持着一种敏感但是又脆弱的情感表达方式,这种回归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失败的,身体的回归没有使主人公本身的问题得到解决。

从第二个阶段上看,主人公回归体现在他情感的回归,作为家庭生活的参与者,电影文本着重体现了主人公的这种情感的侧面。必须明确的是,这种情感回归在叙事的开端就已经伴随着主人公的身体回归开始了。从电影文本的正常叙事顺序上来看,这种回归是主人公的努力,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与家人坦白个人情感生活的机会,但是这种单方面的努力在电影文本中的叙事中一直是失败的,主人公的情感回归在与父亲、弟弟、前任女友的交流中都最终失败。父母隐约发现了主人公的种种不寻常的行为,父亲更是直接发现了儿子生活的隐秘侧面,但是这些问题都在电影文本的叙事中得到了逐一解决。随着这种解释的完成,主人公最终真正回归了家庭生活。

这两种回归实际上就是把叙事的主要焦点集中在了家庭生活中。作为表现同性恋爱的电影文本,创作者没有把视野放在展示同性恋爱对于社会的边缘化状态,也没有将这种不见容于社会的群体的情感进行集中的刻画,电影题材虽然在电影的叙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没有限制叙事的发展,这是由于电影文本没有真正把自我叙事的核心看作是表现边缘群体的生活,而是把家庭生活放置在文本叙事的重要方面,把电影从同性恋爱的主题,放在家庭情感的视野当中,从而最终使电影文本的叙事超越了文本题材的限制,成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的一种再现。

二、情感表达的突围

通过上文对于电影文本题材和叙事两个不同侧面的分析,电影文本中的情感表达成为建构文本中心的这两个方面互相之间进行调和的重要核心内容。从电影文本的题材方面来看,之所以电影文本可以深刻地反映出社会边缘化人群的生活问题和生活现状,是因为在电影文本当中作者提供了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社会样本,这个社会样本当中存在着比较极端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这种高度概括的极端环境往往就是电影文本题材存在的基础。在这种文本的社会当中,人物的命运走向需要紧紧依靠在题材这个核心内容上,也就是说电影文本当中题材的存在先验性地决定了文本当中人物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但是如果题材的设置不够恰当,阻碍了人物在文本当中的行动规则,就会使人物的情感塑造不够真实,导致扁平化人物的出现。从电影文本的叙事方面来看,仅仅就叙事的内容而言,故事发展的整体脉络是严格按照解决人物在叙事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为线索展开的,而人物在解决文本所提出的问题时,由于文本本身所试图传递出的观点,就导致人物的行为本身就带有着一种情感的选择,这种情感的选择不仅仅来自人物本身的行动逻辑,也包含着作者本人的一种对社会的观察和自我判断。

也就是说,构成人物情感表达的要素不是单一的社会视点,叙事也不能在文本中完全扮演完成故事的角色,人物的情感关系由于真实的社会关系的存在本身十分丰富和复杂,这也就导致了在专门反映社会边缘人群的电影文本中,为了追求真实的再现,同时也为了保证文本的真实能够感染接受者,文本所反映出来的人物情感关系也一定要符合真实社会当中的人物心理变化,因此作为试图去关照现实社会问题的电影文本,文本中的真实永远是电影文本追求的重要内容,不论这种真实是题材层面上、叙事层面上或是情感表达层面上都需要被深入地建构。

从具体的电影文本《1985年》内容上来看,题材在文本形成之前已经是确定的了,但是从电影文本的叙事策略上来看,这种题材的确认是在电影文本结束时才通过接受者对于事件核心的发现来完成的。从叙事的方法上来看,文本首先集中表现的是一种家庭的情感故事。父子关系不好,母亲时刻思念着儿子,兄弟之间存在着误会、但同时也有彼此的依赖。在相当长的故事时间中,文本都在集中处理主人公与家庭之间的情感问题,但是作为生活阶段的一段描写,文本将故事的时间集中在1985年的圣诞节,在此之前,主人公很久没有回到家里,也与家人的联系越加疏远,这个行为的理由被当作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隐秘线索,实际上是文本当中的题材在发挥作用。家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是由超出文本题材视野的既定情感关系决定的,同时也是由文本叙事所隐含的情感关系最终影响的。从超出题材视野的方面来看,家人之间的情感建立是在主人公同性恋爱关系产生之前就已经发生了的,由于宗教、成长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父亲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这个要素从文本内容上来看是导致主人公逃离家庭、发生情感逆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从人物情感关系上看,这个要素成为主人公回归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从叙事内容方面来看,家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实际上受到了主人公情感关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揭示是在文本叙事结束的过程中逐渐被说明的,父亲和母亲很早就察觉了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这就解释了母亲一直渴望主人公可以和之前的女友重新复合,而父亲对于主人公的归来表现出一种敌意和紧张的情感逻辑。

这种紧密的逻辑关系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同性恋爱题材电影的叙事视野,将家庭问题的解决当作是首要的问题提出,并且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将特殊的社会边缘群体引入到文本叙事当中。比起主人公刻骨铭心的恋爱关系和复杂的成长经历,这种更具温情的表达方式更加深入地发掘了主要人物的核心情感。这也同时解释了主人公对于前任女友卡莉的依恋的原因。这个女性角色的设置虽然游走于家庭情感关系之外,但是同时也是包含在这个情感逻辑体系之中的,这个角色同样具有一种明显的反叛特征,对家庭和包括家庭的整体社会氛围当中的宗教文化特性同样排斥。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宗教的元素是电影文本当中着重提到的一种社会文化背景。在圣诞节礼拜的时候,十字架在镜头中占据了人之上的重要空间,在唱圣诞颂歌时,固定的镜头将画面表现成一种倾斜的角度,主人公在人群中处于中心同时突出的位置,主人公虽然在人群的中央,但是却处于镜头的边缘,更加能够表现出他对这种文化的不适应,也是他与家庭难以和解的重要文化因素。

这个因素的影响在主人公最终决定回归家庭时同样成为他与父亲和解所需首要接受的文化影响,这种和解并不是一种对文化的妥协,而是由于家庭的情感产生的一种接受。这种接受的逻辑就同母亲由于对夫妻情感的无奈,转而厌烦这种文化的社会环境,最终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主人公这种情感转变的逻辑是一致的。

猜你喜欢

题材家庭文本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家庭“煮”夫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恋练有词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