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春天》的写实主义美学解读

2019-11-14武书敬滨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滨州256603

电影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写实主义美学生活

武书敬(滨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一、写实主义美学下的情节剪辑安排

生活琐碎,繁缛复杂,挑选合适的剪辑结构是极难的,且真实是写实主义主义美学的基础和特点,即使作品经艺术化处理,仍要保留着现实的结构。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的情感是含蓄且不善于表达的,却又穿插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上,流露在每一片光影中,此影片导演陆庆屹选取自己家乡贵州的一个小镇来记录四年春天的日子,以最平凡的家庭影像作为切入点进行写实主义电影作品的剪辑与构造,选择通过以时间这一中轴线来讲述作品,以各种感情为扩展方向,多点并进,将生活的家长里短剪辑下来,既有平淡无奇的突如其来,也有波涛汹涌后的风平浪静,将生活进行创造性处理。

片段中,一开始便是风光旖旎的田野,砌满白瓷砖的小院,唱着民歌的老夫妇,一切都充满着原生态的美,是农耕文明的乡村的真实写照。在春节团聚的日子,陆父陆母会提前准备好各种传统的食物等待孩子们的归来,门口的敲门声是期盼了许久的日夜思念,匆匆赶去家门口喜笑颜开地迎接儿女,万般复杂的心绪终归化为一句简单的欢迎回家。平凡的叙事结构让观众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品仿佛就是身边事,甚至是自己身上的事。每年春天都会在屋檐下搭窝筑巢的燕子,是陆父的宠儿,伴随着燕子的阵阵呢喃,他总是吟唱着诗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春天貌似在这时成了希望、生命、欢聚的代名词,它给予人们幸福与欢乐,在毫无修饰却又尽显生气的镜头下,显得极具风土气息,带给观看者内心一份温存,一份共鸣。然而欢乐的时间终归是少数,最后都得踏上离家的路途。每次陆父都眷眷不舍地送孩子上出租,去车站,希望能再多看几眼,能再多说几句叮嘱的话。陆母则会站在门口,冲着镜头摆摆手,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人们总是期待着团聚而不舍着离别。世间万物有轮回,四个春天在生活中很慢,会有很多事情发生,但在镜头下四年不过是两个小时的流逝,相聚的时间总是太短,离别的日子却总是很长。正如镜片中陆母歌曲中的那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样风雨兼程”,体现出了人世间所有最真实的情感。

而后则以姐姐的生病去世开始了转折,情节开始了波动,这也正是整部影片感情落差最大的地方,毫无预兆的疾病让陆家猝不及防,恐惧环绕在姐姐身旁,两位老人的眼神与行为中无不体现出对女儿的心疼与鼓励。然而现实没有奇迹,生命极其脆弱,姐姐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此时的感情虽然是克制的,没有号啕大哭的大痛大悲,但是依旧像掉入深渊般,一下子缓不过神来,生活少了许多的欢乐,伴随着的是失去至亲的难受与消沉。这个阶段也是让观者最为揪心的地方,好的纪实性作品,不应只是生活琐事的集合体,更应像是在记述升华真实发生的故事,适当地将转折点进行突出,把握整体节奏的进行。然而生活终归是要继续的,老两口最终选择了释怀,选择了继续乐观地生活,他们逐渐开始将思念与悲痛转换为对生活的热爱,他们一起去打扫女儿的栖息之地,去学会接受新事物,影片最终以欢乐的生活结尾。整部影片的创作都是顺势而为,没有采取全景创造,而是散点式的叙事手法,让人感知到时间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它带来了一切,却又把一切都带走,它让人人都感受到自己的魅力,却又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它的无情。

一部优秀的写实主义美学的电影题材需要有一个可以充分发挥的极具创造力的叙事策略和剪辑安排,要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和进行角色的详略分配,此部影片陆导以时间为中轴线,按照“顺势而为”的发展结构,将四年春天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铺展开来,将事件本身强烈的悬念灌以真情实感,让人随之起伏,又以蒙太奇手法不将所有的情节都完整化,引人深思,增加了作品的可视性。

二、写实主义美学下的镜头语言

此片整体有两种镜头语言,一喜一悲,喜在归家与亲人团聚,幸福温暖;悲在人世间生死无常,离散难舍。这两种镜头语言可以说是涵盖了生活的全部,将写实主义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将生活演绎得真真切切,完完整整。

镜头虽没有过度美化,真实纯朴的美学却摄人心弦。全片运用顺序纪实手法,将生活慢慢铺展开来,虽中规中矩,看起来平白无奇,但描写过程是细腻的,更容易将生活的真实化展现。爱种植物的老两口把天台打理得很漂亮,水管里喷洒的清透的泉水,浇灌在鹅黄的迎春花上,镜头下,滴滴清透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效果。一切都是生活本身,处处让人感受到的是这对老夫妻对于生活的热爱。恩爱的老两口在春天经常爬山踏青,他们嘴中哼着小曲,身体随着韵律舞动,深切地感受到这对老两口对于歌唱的热爱,在歌声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乐天知命,淳朴真实,热爱生命,热爱自然,既强韧又柔软。他们在辽阔的背景中是那般享受创造自娱自乐的美好,镜头时近时远,渺小的人融入在偌大的自然之中,享受着阳光照耀与万物的生机,给予观者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镜头的语言体现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展现,更是表达与传播,欢乐与喜庆是极易表现与感染的,而悲的力度则难于把握,不可毫无波澜,又不可过分夸张,在姐姐生病到去世的这段时间里没有戏剧的张力去丰富和烘托剧情,它呈现的是返璞归真,清醒感人。那时的镜头下一家人都蒙上了一层厚重的色彩,没有了往日的欢歌笑语,对病魔的恐惧,对未来毫不知情的迷茫充斥其中,充满欢声笑语的家一下子变得寂静,镜头中陆母手持珠子,一粒一粒地拨动,嘴中念着祈祷的话语,眉尖露着愁容,这些细节的呈现,让观众深深地受到感染,影片中的那句“好恐怖,我怕”,处处传递着一种害怕消愁的氛围,将姐姐病前的乐观与此时的恐惧做对比,让人心疼。人的命运在时间线上是随机的,伴随着强烈的无奈感,姐姐最终没有挑战成功病魔。在葬礼上,镜头下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沉重,是生与死的离别,充满着悲伤。但却并没有过多的痛哭流涕,这里呈现的感情是克制的,适度地把握着故事发展的节奏,没有一个走向深情,或是撕开伤口的那般剧烈,没有号啕大哭,没有悲痛欲绝。送走姐姐的灵柩,陆母倚在长椅上的疲惫劳累,最真实的倦容,毫无添加过度悲伤。镜头里的他们在女儿墓碑前自言自语,陆父彻夜难眠,生活不再多姿多彩。此时,镜头借助黑色和代表回忆的影集来将老人的悲痛与思念表现得极其自然又淋漓尽致。最终随着时间流逝,老两口重新开始了对生活的热爱。在儿子的帮助下,夫妇二人学会了使用微信。镜头下,二人被对方的幽默逗笑,消失了好长时间的酣畅淋漓的欢声笑语终于回到了老夫妇的脸上。这时的镜头逐渐恢复生机,开始有了笑声,有了希望。整个片子在伦理上做得非常到位,事情脉络张弛得当,舒缓有度,无论在伦理上、美学上,还是选题上,它的克制与释怀恰恰体现出了温情。

三、结 语

这部影片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这家人在镜头外的真实用心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而非美感的艺术镜头。真实的场面和细节的积累使影片拍出了当下很多中国家庭的相似生活,让人们更加理解这种亲情,它不避讳亲人离去的悲痛,不羞于表达幸福的浪漫,它只是去正视,去发现,去记录。陆导没有被任何的艺术上已经约定俗成的美学流派的基本规则所约束,表达出的完全是一种自由的、接近于原生的作品。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生活搬到屏幕供以欣赏,更多的魅力在于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之余去思考与联系。因为生活所发生的一切原本也都不是结局,它只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顺其自然发生,不能提前预知未来,也不能完全理性面对现在,生活是世间不能复制的最伟大的作品。

本片在文学上似一首没有华丽语言修饰的温暖诗歌,刚开始的是欢歌笑语,田园风土,中间则为沉重脆弱,最后缓慢回归到积极生活,乐观坚韧。时间是它的线索轴,感情是它的调和点,真实是它的凝聚力,呈现出一部天然舒适的作品。它的美不在于画面的角度光线,而在于它时时刻刻捕捉生活滋味的能力。拍摄中的技术、意识都很重要,它们是和镜头融合在一起的,自然的真实伴随着时间和家庭一起出现。与其说陆导创作了作品,不如说是陆导记录了生活,当陆导把这些都以镜头的形式输出时,带给人们的不再是生活的琐碎无味,而是生活中的处处温情。在镜头中,每一个故事都没有转折点,因为每一个未来都无法预测,它就是随着时间慢慢显示出来,当没有经历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而每一个结果都没有原因,也没有答案,这一切只是时间附属的产物,在镜头下表现出来罢了。正如陆导自己所说:“我认为我自己对于电影的一些感悟,不管镜头的运动还是色彩、光线包括音乐,集中你所知的东西,只要你融合地去看,就会有一个好的表达。”

在内容中作品有详有略,情节剪辑没有多余,没有缺少,恰到好处,整部影片并未过分带入个人情感,对自家的生活参与感并未很强烈,在悲喜两头进行了合理的抑制。影片使用了多元化的蒙太奇表现手法让观众在欣赏之余,用自己的经验来填补空白,每个人的经历虽各有不同,但又近乎相同,通过影片的片段来给人以启迪。此部影片给人世间的所有悲欢离合赋予了春天般的温暖,让人懂得唯有家人间的爱是这世界上超越时间的最平凡却又最弥足珍贵的礼物。

猜你喜欢

写实主义美学生活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日本写实主义的旗手圆山应举
《拉奥孔》中“诗画异质”论折射的西方写实主义传统
纯白美学
生活感悟
“妆”饰美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杨飞云与古典写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