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片《流浪地球》的视觉架构策略

2019-11-14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6

电影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木星灾难

张 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镜语叙事的魅力在于通过电影独特的叙事语言与视觉影像相结合架构出一个屏幕中的虚幻世界,并通过银幕中的影像传达出影片意旨、人文语境与影片的美学理想。作为镜语叙事中传达影片语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起到了支撑影片叙述环节与呈现影片视觉效果的作用,而且还左右着影片的精神意旨与美学基调,所以,电影中的视觉一直以来被作为电影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叙事的有效书写,如何合理地将视觉纳入到叙事单元中,能够使视觉最大化地发挥其能效性,并通过这种安排展现出影片的深层语义与美学价值,成为电影视觉架设的一种策略。在当代科幻史诗类影片中,视觉架构已成为彰显影片美学理想与独特审美格调的重要环节,电影创作者通过视觉架构将影片的宏大叙事映入观看者内心,达成影片叙事与视觉融合,经由奇幻视觉体验带来的感官沉溺与价值认同也成为科幻史诗类影片的目标与追求。在影片《流浪地球》上映以来,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在这样一部科幻史诗影片中,由独特的视觉架构产生的灾难镜语震慑人心,不难看出导演在影片视觉上的精心设计,同时由于视觉上的成功,更加凸显出影片所展现的灾难忧思与人文观照,赋予了影片深刻的美学烙印。

一、视觉架构与史诗叙事

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从其语言形式来讲是多元混合的,这其中既有其叙事的成分,同时还囊括了视觉与听觉等多种要素,电影就是将这些要素集合在一起,形成有别于传统文学、图书、音乐、绘画等一元叙事的多元语言,而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分则是作为情节叙述主体的镜语叙事与作为影像传达功能的视觉,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作用下,电影语言最大化地展现着其独特的叙述能力。在电影语言中,观看者的感受是由视听影像的画面与声音传达到大脑中枢神经而形成的,“观看”是电影最为直观的语言呈现,也是镜语叙事最为重要的语言媒介,通过影像传达的视觉在独特的电影叙事方法下呈现出多种语义与美学基调,也成为当代电影标新立异,寻求突破的重要方式与角度,尤其是在依赖于视觉烘托的科幻片、灾难片、魔幻片、武侠片等商业类型片中,影片中大量的视觉铺设不但建立了观影快感与感官愉悦,更是借由视觉彰显影片独特的人文语境与美学意境。《流浪地球》是国产科幻史诗电影具有里程碑的作品,影片在视觉架构上体现了与镜语叙事的深度融合,构建出逼真而震撼的灾难语境,成为书写灾难史诗的一部时代力作。

在影片《流浪地球》中,视觉架构呈现了与镜语叙事的两种关联,第一种关联是服务于镜语叙事的视觉架构,为影片搭建出具象的灾难空间与现实处境,如在影片的剧情设定中,人类所面对的灾难环境是极度艰难的,在地球开始实施了“流浪地球”计划之后,由于地球与太阳渐行渐远,地表温度骤降,而海平面突然升高导致许多城市已经完全被湮没,在地表零下80摄氏度的超低温与稀薄空气环境中,人类已经无法生存,只能转移至地下城。为了能够真实地通过镜语展现出这一灾难环境,并透过灾难体现人类无法承受的磨难与殇别之情,影片架构出了几个具有典型特征的视觉空间,首先在影片的开始,镜头下是三个人在夜幕下伤感的对话,父亲刘培强告诉还是孩子的刘启:“当你不用望远镜就能够看见木星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影片用慢镜头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略显哀伤的画面,背景是一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配上悲情而舒缓的音乐,俨然预示着这是灾难即将来临之前的平静。紧接着这种平静戛然而止,影片以旁白解说的方式,通过灾难图像的拼接将整个事件背景全盘托出,同时,在这一小段旁白中,影片也将几个重要的叙事空间利用视觉图像一一呈现,地表的灾难环境、人类寓居的地下城、伴飞的领航员空间站等,紧凑的画面拼接与悲壮的背景音乐使整个影片立刻变得分外凝重。在刘启领着妹妹韩朵朵逃离地下城时,影片架构出了一个极致的地表景象,镜头由升降梯门打开的一刹那开始,一股寒风伴着暴雪呼啸而来,随着镜头的推进,超大型的运载车正在极寒的地表环境中运行,而人类在地表只能穿着特殊技术制作的防寒服,带着氧气罩艰难前行。

视觉架构与镜语叙事的第二种关联是视觉架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镜语叙事,利用视觉轰炸感官,使感官沉溺于奇观视效中,或者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印在观影人心中的永恒画面。在影片中,通过片头的旁白介绍了人类如何逃离的方法,就是利用人类所有的能力建造出一万台行星发动机,而地球是依靠这一万台行星发动机的推力才得以逃离,影片通过镜头的多个角度与多种机位切换,利用不小的篇幅架构出这一震撼场景,首先是从行星发动机的局部开始,镜头快速向上拉伸,逐渐体现出一个庞大的巨型发动机画面,而镜头随之一转,以一个航拍角度将这一巨型机械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一万台行星发动机推着地球前进的画面在银幕中出现,地球冒着蓝色的火焰在星际中前行,呈现出壮丽的星际奇观景象。对于行星发动机的视觉呈现,影片采用了近景的局部特写与远景的星空俯瞰,在近景中通过与人类、运载车等作为对比参照,体现出行星发动机的巨大,在远景中,通过地球与一万台行星发动机组合成星际奇观。影片对于行星发动机的视觉架构不但使观众看到了人类文明在面对灾难时的顽强与能力,也通过星际中的奇观图像传递给观众人类在星体灾难面前的脆弱与渺小。

二、视觉架构与人文语境

在《流浪地球》这样一部科幻史诗电影中,不但展现出夺目绚丽的视觉奇观与具象的灾难情境,而且还有着奠定影片现实基础的人文语境,人文语境为影片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社会形态,将影像中的虚幻视觉拉进现实维度,对于科幻史诗类影片来说,人文语境的视觉架构空间更多的是观照影片的现实维度,将影片中的人类生存现状、社会秩序、人物内心情绪与价值观等进行体现,在电影语言中,对于人文语境的视觉架构有着奠定影片基调与烘托出影片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

在影片《流浪地球》中,人文语境的视觉架构体现在对生存现状的现实展现、灾难降临的亲情书写与人类不屈精神的刻画等几个方面。首先在人类生存现状的展现上,除了对地表灾难景观与人类文明奇迹的刻画,影片构建了几个反映人文形态的视觉空间,一是在地下城中,影片架构出平民的生存百态,昏暗的地下城背景下人类文明在这里延续,这里依然有商家店铺,平民们躲在地下城阴暗的环境中,虽然依然在生活,却在无形中透着一种压抑,影片的灯光与布景呈现出颓废破败的气息,形成了对灾难现状的现实呼应。二是在领航员空间站,承载着伴飞与守护地球使命的航天员刘培强等人,与地下城众生的颓废形成了视觉反差,为影片构建出了信念与使命的人文语境。

而在人文语境的情感刻画上,影片着墨于亲情书写,在影片中,为了凸显出灾难来临而不得不面对的人生抉择与伟大信念,影片从最开始就铺垫出一个充满父子温情而又伤感的画面,当父亲刘培强抱着儿子刘启,告诉他:“爸爸即将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时,镜头下的夜景平静中却蕴含着悲壮。而在影片中人类因为行星发动机喷射距离不够无法点燃木星时,父亲刘培强毅然决定牺牲空间站而成全点燃木星的行动,这也意味着他将赴死,影片利用特写镜头展现出刘培强坚毅的面部神态,并在这一阶段架设出刘培强与儿子刘启的隔空对话,伤感的背景音乐中,影片展现出了无比动人的伤感画面,随着木星被点燃,父亲刘培强在最后用生命兑现了影片最初他对儿子的承诺:“当你不需要拿望远镜就能看见木星时,爸爸就回来了”。这一部分的视觉刻画不仅起到了催人泪下的作用,更是从另一个层面体现出影片的人文关怀,使影片中构建的虚幻灾难更显真实而深刻。

三、视觉架构与自然奇观

在影片《流浪地球》中,自然奇观的视觉呈现是影片架构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既有对自身数字特效制作技术水平的考量,同时也是影片实现视觉架构的关键。尤其是对于依赖于灾难视觉的影片,自然奇观的架构需要符合影片中叙事情节的需要,同时以突出而新颖的方式博人眼球,进而达到视觉轰炸的目的。自然奇观的表现又是对于影片灾难程度的佐证,对于灾难电影的叙事,脱离开自然奇观的视觉架构会使整个叙事具有无病呻吟的意味,而独特的自然奇观反而会为影片带来极大的关注,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受众群体,所以,灾难电影极力去表现自然奇观也就不难理解了。在本片中,由于对剧情独特的思考角度,影片中出现许多非凡的自然奇观,这些奇观异景也成为本片有别于其他科幻史诗片的独特风景。

以影片中架构出的三个自然奇观为例,在地表空间中,影片营造出了一个极度寒冷,文明尽被冰雪淹没的凄惨景致,当营救队众人开着厚重的运载车来到上海地区时,镜头以完整的影像呈现出了被冰雪覆盖下的上海,城市中的所有建筑已经被吞没,唯一可辨识的只剩下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残像,影片镜头通过对众人的表情特写与姥爷对于往日上海的回忆将灾难的残忍景象进行架构,使这一景象成为观者心中难以磨灭的灾难印记。而在表现天顶异景中,影片却着力架构出压抑与绝望的视感,当刘启一行人运送火石进入永夜之后,仰望天空,一个巨大的木星覆盖了大半个天空,随着联合政府的最后播报宣告地球即将被木星引力吸引而突破洛希极限时,人类所有的挣扎与努力最终变成徒劳,这个最后播报如同死亡宣判的丧钟,也将所有人都带入到绝望,影片展现出如同死神的巨大木星悬在天上,大红斑也像死神之眼一样凝视着众生。当众人抬起头,仰望木星时,影片以特写的镜头展现出绝望的众生群像,人们的目光呆滞,眼神中又都透着不甘,心中充满着对这个美丽星球的复杂思绪,影片在这里利用悲情的音乐与暗淡的色调将这一绝望情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由于影片的渲染,观众也对木星这个陌生星球产生了复杂的情感,在视觉的独特架构下,这个自然景观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了自身的图像价值。在体现星际奇观时,镜头通过远景的几个角度体现了星空环境中的瑰丽景象,两个不同体积不同色彩的星球被并置于同一画面中,影片中因为地球逃离的特殊原因,使二者产生了关联,在木星表面散发着黄色气焰,一个巨大的黄色气柱拖拽着地球,地球的大气也被木星的引力牵引而散发出蓝色气焰,地球的尾部在行星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下形成狭长的蓝色尾迹,影片将这一幕展现在人类绝望的时刻,使瑰丽的图像中蕴含着死亡的意味,影片中的这一幕不仅以独特的视觉形态震撼了观众的审美认知,而且使影片中构建的灾难影像更加具有灾难史诗的特质。

四、结 语

影片《流浪地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产科幻史诗电影的空白,虽然从影片的制作水平上尚不足以与欧美史诗科幻巨制比肩,在学术领域的缜密性也稍显欠缺,难能可贵的是影片通过伟大的想象与震撼的视觉效果,构建出了具有独特美学意味的灾难史诗,也使本片具有了国产科幻电影里程碑的现实属性。影片最大化地发挥了视觉的能效性,通过巧妙的安排展现出影片的深层语义与美学价值,并以此彰显影片的美学理想与独特审美格调。在视觉架构与叙事的深度融合下,透过其表层的灾难景观描述,是影片对于人文语境的观照,同时也是影片对人类不屈精神的颂歌。《流浪地球》开了国产科幻史诗电影的先河,而其在视觉架构策略上的成功值得后来者分析与借鉴。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木星灾难
飞向木星
五彩斑斓的木星
雷击灾难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木星
大力士“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