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电影《罪途》的艺术特征

2019-11-14张子威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00

电影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韩家乘警

张子威(中国矿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00)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面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就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在国家主旋律倡导之下,近几年出现了一大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影视艺术作品。网络电影——《罪途》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它以典型化的人物塑造、侦探小说式的叙述手法,表达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对人性的道德考问,对国家法律制度的反思,是对国家主旋律题材的有益开拓。

一、主旋律题材的开拓

网络电影《罪途》以列车上的谋杀案为故事外壳,深刻揭示了校园欺凌、儿童性侵、家庭暴力三种社会问题,引发人们对于国家法律制度和社会道德的反思。这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同于《人民的名义》《阳光下的法庭》等电视剧对于公平正义的正面宣扬,《罪途》从法律和道德缺失角度,将关注点放在社会弱势群体——妇女儿童身上,表达了人们对当前国家法制的完善和实施的要求、对社会道德的滑坡和拯救的呼喊。歌颂和揭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文艺创作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歌颂和揭露都是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美好愿望的表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只需要歌颂光明,同时我们需要看到阳光下的阴影。从这个角度来说,《罪途》作为一部网络电影敢于直面社会问题,也是对于主旋律题材的一种开拓。电影最后出现的那三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就很好地印证了本文的观点。而这种开拓,我们可以从影片的现实性和社会性两方面来理解。

(一)现实性

提起现实性,我们一般指的都是“艺术真实”。之所以称为“艺术真实”就在于影视作品中的真实还不同于客观的真实,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而《罪途》的现实性就在于它描述的家庭暴力、校园欺凌事件是很多人身边都真实发生的事情。更为巧合的是, 就在《罪途》上映的同时,媒体上热议的事件就是发生在北京某幼儿园的性侵丑闻,从而使这部影片一经上映就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它让观众相信这样的事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2005 年的列车谋杀案, 引出了十年前——1995 年一所中学发生的故事。其中涉及的家庭暴力、校园欺凌、儿童性侵确实是国家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尤其是校园欺凌事件,80、90后的很多孩子,包括笔者在内应该都有切身的体会。《罪途》的开拓就在于它敢于揭露,并且表现人民身边,关乎人民最切身利益的东西。官员腐败、法律审判不是每个普通人都能经历的事情,可家庭与子女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情。《罪途》正因为抓住了现实性这一点,所以才有上线 12小时,点击量就突破 2000 万,这也足以说明了《罪途》的成功。

(二)社会性

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认为,电影工作者首先是一名爱国者,他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深刻保持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主旋律题材就应该深入社会生活,广泛反映社会问题。《罪途》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在影片突出的校园欺凌、儿童性侵和家庭暴力三个主要问题之下,其实还有很多隐含的社会问题。比如家庭教育对于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主人公徐囡囡和周新雪的身上。徐囡囡父母离异,母亲外住打工,父亲酗酒,正是因为缺乏家庭的关爱才最终导致了悲剧的产生。如果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或者她父亲能多给她一些关爱,徐囡囡就不会长期遭受王超、韩家斌的欺辱,老赵的侵犯。周新雪也是如此,虽然大家都认为是她害死了徐囡囡,出卖自己的好朋友而且利用徐囡囡母亲杀死老赵为自己报仇,但其实她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剧中虽然没有直接指出周新雪家庭状况,可根据她每天都去小卖部且听从老赵的话不敢告诉家长的表现,我们可以推断出只有家庭存在裂痕的孩子才会有这种反映。之所以周新雪会相信老赵说的,家里人知道后会打骂自己,肯定是她有过这种遭遇。另外还有一心维护学校声誉不顾学生利益的教导主任,枉顾职业道德的法医,捕风捉影不顾及事件真相的记者,可以说《罪途》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一面镜子,牵涉到社会的很多方面。这种表现多重矛盾叠加的社会问题的题材,无疑是对主旋律题材电影的一种开拓。

二、侦探小说的叙事手法

自19世纪《莫格街谋杀案》诞生以来,侦探小说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以爱伦·坡、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为代表的侦探小说家创造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侦探推理小说,以紧张刺激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其中很多经典作品如《福尔摩斯探案集》《东方快车谋杀案》等被多次改编为影视作品。近年来国产影视剧作中也开始出现“推理”题材的作品。如2010年徐克执导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015 年陈思诚执导的《唐人街探案》、2018 年的《唐人街探案2》等,都深受观众好评。《罪途》作为一部网络电影自然也是考虑到观众的喜好,利用了“推理剧”的外壳,借鉴侦探小说的叙事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题。

(一)叙事结构

侦探小说的魅力,主要就在于扑朔迷离的叙事和充满神秘感的故事环境制造。“悬念”一词,被侦探小说运用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悬念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与刺激感,所以侦探小说才如此受人追捧。侦探小说往往从故事一开始就讲一具被发现的尸体,然后以倒叙的方式讲述威胁和杀害的故事。《罪途》也是采用了侦探小说的叙事方法,一开始就利用本格推理中的“孤岛”理论,展现了一个封闭的环境:大雨造成山体坍塌,火车停在路上无法前行,在一节空荡荡的车厢里,仅有的八名乘客莫名地昏迷在一起,其中一人已离奇死亡。在乘警何赫发现意外之后便开始了案件的推理侦破工作。这个故事包含着两条线索:一条是正叙,乘警发现尸体后的案件侦破过程,逐一询问——判断——出现干扰——排除干扰——查出凶手。另一条是倒叙,通过乘客的讲述回顾案件发生之前的事情,又因为硫喷妥钠的药物作用使众人都出现幻觉,回忆起了十年前徐囡囡的不幸事件。这两条叙事结构的同时进行,互相穿插,形成了一种线板块式的交叉结构, 它使读者随着破案的过程不断地产生疑问,谁是凶手,为什么要杀他?以及联系到十年前徐囡囡到底是怎么死的?侦破过程的曲折和各怀鬼胎的隐瞒真相,一步步地吸引着读者的思考。这样的交叉结构运用是很多推理剧都会用到的方法,但因为有众多经典影片的精彩演绎以供借鉴,《罪途》显然是更为纯熟和深入。在杀人故事的倒叙中又有十年前的插叙,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来交代列车杀人案的起因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这与《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叙事结构相类似, 通过故事中的故事来达到制造悬念的效果,这也是《罪途》吸引观众的一点。

(二)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的运用是文学创作中的一项重要手段。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讲,叙事视角一般可分为两种:“全知视角”和“限制视角”。全知视角可以使观众像上帝般俯视故事、人物的每一个角落,能够很好地把握整体内容,从而增强对作品的认知和理解。而限制视角可以使观众跟随着主人公的脚步去观察事件的发展,能够增强故事悬念, 同时也可深入人物内心。这两种视角各有自身的优点,而《罪途》就将其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

首先是限制视角下的俯视观察。《罪途》的叙述整体上是以列车乘警何赫的第一视角展开的。从发现乘客昏迷到发现尸体,从列车被困到开始案件侦破,观众都是跟随着何赫的推理过程来逐渐了解故事的真相。但由于中间有记者梁夏的干扰和韩家斌的阻挠,案件的侦破出现了多次的反转。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利用乘警的限制视角则会有很多内容难以展开,故而在乘警的第一视角下,又有第三人物视角的俯视,比如在搜集证物的时候,韩家斌以帮助查案为由,将作案凶器注射器藏到了车厢的通风口处。在法医刘惜之被问话后,教导主任吴健偷偷爬出车窗询问谈话内容。韩家斌为了赎罪替秋红顶罪的谈话。记者梁夏和韩家斌用笔记本交流等。这些都是何赫一开始并未发现的事情。但正是这种限制视角下的俯视镜头的加入,使观众产生了更多的疑问,也为接下来的剧情反转起到了铺垫作用。

其次就是全知视角下的空白叙事。《罪途》虽然有很多第三人物视角来观察故事,但这种全知本身还是有限的。因为在这种全知视角之下,又有很多的空白叙事。例如观众看到了在众人上车后的人物对话,但却感觉这不像一群素昧平生的乘客。人物之间好像存在着某种联系,却又没有表明。韩家斌故意将注射器藏在通风口里的镜头, 让观众以为他才是真正的凶手,但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赎罪。记者梁夏与韩家斌之间的交流,让本来就满嘴胡话的记者看起来是同谋,而事实上韩家斌正是利用梁夏来干扰乘警何赫的判断。所以,我们说这种全知视角是有局限的,这样的镜头事实上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与观众和故事都保持着距离。虽然全知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人的动作,却没有看透这些人物的内心,这就会引发猜测和争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空白叙事,才使故事情节更加吸引人,增强了故事的悬念。而这两种叙事视角的结合,也使《罪途》这部推理剧显得更加精彩。

(三)叙事话语

从文体学的角度来讲,故事的叙述方式会对叙述的最终效果产生巨大影响。G.N.Leech和M.H.Short编著的《小说文体论:英国小说的语言学入门》将叙事话语分为:自由直接引语、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言语行为的叙述体五种。侦探推理小说一般会选择特定的叙事话语表达方式来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悬念效果。《罪途》的叙事话语便主要采用了自由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种表达方式。首先,自由直接引语是人物在没有外界干预下自己说出的声音, 能够非常明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态度。如影片描述的在众人刚上到车厢之后的交流:

“聚在一起,咱就是缘分,来来抽一根……服务员正忙着呢,没事儿。”老赵主动拿出香烟,扮演了一个生意人的形象,同时他说话的语气也展现了他的处事圆滑。

“之前啊,我在一个学校做教导主任……我的一个学生啊,非要叫我到他那玩上一星期……有的学生啊,表面上看着斯斯文文,背地里藏着什么谁也不知道。”老吴作为一个退休教师,这样的话展现他与韩家斌必然有某种联系,也为之后说他“在有钱有势的家长饭桌上的时间, 比待在学校的时间都长”做出了铺垫。

“是啊,我采访的时候也见过不少老师,其中也见过不少好的。但有一些呢,四处炫耀自己桃李满天下,其实都是花黑钱种出来的。” 记者梁夏故意挑起话端,甚至与老吴发生争执,显示了他作为记者想了解真相的好奇心,同时也体现了他自以为是的人物性格。这样的自由直接引语的运用能够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同时也能在微妙的谈话中引起观众对人物关系的猜测,整体上增强了故事的悬念效果。

其次是间接引语的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是一种不对称的信息获得。聆听者在听到间接引语时,语言效果不但会受转述人的影响,而且还必须要对听到的话进行真实性判断。因而间接引语在增强故事戏剧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如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乘警何赫是在发现众人昏迷,老赵死亡,即杀人案件已经完成后才介入故事之中的。因而不论是八位乘客之间的关系还是案件发生前人们之间的交流,都是在逐一与剩下的七位乘客的问话中获取信息的。正因为如此,何赫才会一开始被秋红误导,在第一集就认定秋红是唯一的凶手。这也为之后的剧情反转埋下了伏笔。直到最后才了解事实的真相:秋红下药只是为了了解女儿死亡的真相,韩家斌主动认罪是为当年的冷漠自责,周新雪利用秋红的计划杀人是为了报仇与感恩。这种故事情节的反转因为间接引语的运用使影片的戏剧性拓展到了最大化。

三、象征型的人物形象塑造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脚步,社会生产极大丰富,物质文化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即表现为个性化人物在作品中开始呈衰落趋势,象征型人物形象的崛起。如卡夫卡的《变形记》、萨特的《墙》、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都不再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是一种象征型人物,他们代表着一种隐喻和象征,可以说这些小说的主人公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文学上的变化,必然也会体现在影视作品中。《罪途》中的人物塑造就是这种象征型的人物的体现。师德有亏的教导主任、罔顾事实的记者、违反职业道德的法医、不务正业的混混、道貌岸然的商人…… 影片展现的人物象征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不单单代表自己,他们代表的是跟他们一样冷漠的“看客”。列车上的每个人都觉得徐囡囡的死跟自己没关系,但其实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悲剧产生的因素之一。比起罪犯的猖獗,路人的冷漠才是时代真正的悲哀。《罪途》通过这种象征型的人物塑造,使我们看到了很多现实中人们的影子,这也正是影片的深刻之处。正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一般,当时一经发表,就有很多人觉得先生是在骂自己,这就是象征型人物的巨大魅力。影视作品源于文学艺术,它应该也是一种人学,人物形象塑造的最终目的应是关注人类的命运和发展,并对人性做出反思,只有这样的人物塑造才是成功的。

四、结 语

主题、叙事、人物是一部剧作的一体三面,任何优秀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这三个方面。首先从主题来说,内容第一,一直是影视行业的共识。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剧作,《罪途》大胆地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除了校园欺凌、儿童性侵和家庭暴力之外,法律制度和社会道德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反思。正如影片最后乘警何赫说的那句话:“在这列火车上,我无权对冷漠进行审判,但希望你们永远都不要忘记徐囡囡。”或许在徐囡囡的案件里,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凶手,但他们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构成了徐囡囡最终的意外身亡。正是这种深刻的人性反思的融入拓展了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空间。其次是叙事,很多人评论《罪途》只是对《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一种抄袭。但从客观上来讲,两部影片只是故事模式相似,叙事的方法还是有诸多不同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凶手有十二个人,是一场共谋作案。而《罪途》是两个人的谋划,且有韩家斌主动顶罪、周新雪利用秋红的计划杀人,有剧情的多次反转,更加具有悬念。且《东方快车谋杀案》最终波洛选择隐瞒真相,站在正义的一边,引发了一场关于法律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的讨论。而《罪途》涉及的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关于法律、关于道德、关于正义的审判,因而其叙事也更为深入。最后是人物,《罪途》的人物塑造具有象征性,这是 20 世纪中叶以来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变化的总体特征,展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这种象征型人物形象的塑造突破了原有的个性化、典型化人物的平面化束缚,更加生活化的人物形象能够引起读者更多的共鸣,反映在影视作品中就能使人物蕴含更多的象征意义,深化主题。

《罪途》作为一部网络电影,正是因为以上三个方面的艺术特征,才能有如此高的点击率。当然,《罪途》本身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故事背景的交代留有空白,周新雪的家庭情况只能根据人物的对白进行猜测;乘警何赫与记者梁夏认识,且何赫原来是刑警,他们之间肯定还有别的故事没有交代清楚。还有故事的逻辑有些地方还需要更加精细,推理的过程有些拖沓。另外就是明明互相认识的人物在火车上的相遇如陌生人一般,演员的演技还有待提高。即便是一种刻意隐瞒,但并没有在人物表情上体现出来,流露出莫名其妙的诡异。不过总的来说作为一部低制作成本的网络电影,《罪途》已经足够良心。它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应该是我国影视行业努力的一个方向,我们期待更多像《罪途》一样直面社会现实,敢于正视人生的作品。

猜你喜欢

韩家乘警
消失的“将军村”
体育强国背景下中学体育发展的思维制约及发展路径研究
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最佳榜样
八仙的手持
乘坐火车丢手机,乘警热心解难题
韩家礼书法
“80后”女乘警
图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