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文学的本色与神圣
——读苏轼冰小说集《坚守》

2019-11-13张永权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9年7期
关键词:坚守苏轼性格

……………………………………………·张永权

最近,读到作家、诗人苏轼冰的新著中短篇小说集《坚守》(中国实言出版社2015年12月版),有惊喜、有沉重、有思考。才开始拿起书,我就被书名所吸引,马上就想到热情、扑实、善良又实在的苏轼冰的为人为文。一位在底层从事文联组织工作的文艺工作者,在有限的条件下,加上诸多锁碎事务缠身,却把基层文联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出了人才、出了作品,同时自己挤时间业余创作,诗歌、散文、小说、评论遍地开花,特别是《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国字号的报刊,也常见佳作发表,让人惊喜。他的实际行动不也是是一种可贵的坚守吗?

我读了这部中短篇小说集《坚守》的感受,最主要的还是苏轼冰的小说创作,走了一条文学就是文学、对文学这种艺术形式本色的坚守,对寂寞而神圣的文学事业的坚守。

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句很响亮的口号,即让“文学回归文学”。这是针对过去忽视文学的创作规律和艺术个性,把文学沦为纯碎的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图解政策、毫无艺术感染力的庸俗社会文艺观而提出来的。这对于提高文学创作的艺术水平、审美品位和艺术感染力,回到文学自身应有的位置,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后来却又被某些人以此为借口,从为艺术而艺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在文学为谁服务、在文学和人民、政治、时代的关系上、作家要不要深入生活等问题,发出了一些噪音,甚至出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上的讲话中所批评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歪曲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的错误创作倾向。读苏轼冰的《坚守》,感觉到他一直坚守自己认定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不为风向所变。他书中的这些小说作品的各类艺术形象都证明了他对文学本色的坚守,就是对小说创作的艺术规律的遵循,是从生活中吸取创作源泉的真理坚守,是把作品健康的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表现统一起来的坚守,是把文学扎根生活、反映时代生活、服务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的神圣事业的坚守,是对文学向社会和读者传播正能量的坚守。

苏轼冰的这部中短篇小说集里的小说,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是作家对他所经历的时代变迁和生活经历,提炼和创作出来的反映时代、干预生活、服务群众的好作品。书中的9篇作品把广阔纵深的时代进程和云南边疆城乡彝族地区极富特色的地理环境以及彝族山乡文化教育落后的生态作为背景,通过一个个生动曲折的故事和性格鲜活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彝族地区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改革开放今天的时代沧桑。其中的几部中篇小说《坚守》《地狱重生》《情圣老西》《引水》《你要以大局为重》和短篇《家访》等,组合起来,就是偏僻的彝族山乡城镇的教育史、变迁史。读这些小说,总有让人深感压抑的沉重感,但又不时在阴霾的天地中露出一片晴空,让人感到阳光的温暖,看到春天马樱花开放的灿烂和希望。中篇小说《坚守》就是一部反映彝族偏僻山乡教育发展曲折道路的优秀之作。彝族聚居的大黑山,边远偏僻、不通公路不通电。为了大山里的孩子上学方便,不至于失学,在大黑山小学即将并、拆一盘棋、一刀切的风潮中,这个小学的创始人、坚守大黑山小学几十年,培养了不少大黑山人后代的普林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保卫大黑山小学”的口号,几经曲折,他上书县领导,他的学生、分管教育的张福生副县长作了批示,才保住这所大黑山小学的一半,只留下普林一个人担任教师。他这一坚守就是一生了,还在家庭、婚姻、子女教育上,出现了伤筋动骨的矛盾。但他却终于坚守住了大黑山小学的这个深山彝族人希望的圣地。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不仅反映了边远山区教育的落后和为改变这种落后面貌的有识之士的奉献精神,还在于揭示了不顾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的一刀切、所谓一盘棋的危害。作品既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时代先进人物,也干预生活、针贬时弊,提出了让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自然这一切让都是通过小说艺术的创造来反映的。中篇《地狱重生》和短篇《家访》《我不是疯子》可以说是《坚守》深刻主题思想的补充。《地狱重生》所表现的边远山区女教师柳云仙坎坷、曲折、悲痛、九死一生的人生命运,仍回到大箐沟小学后却不被理解,处处受到刁难,最后只能回到她受尽屈辱之地新办学校,坚守着她热爱的山区教育事业,并使当地的小学发展壮大。她的坚守和普林的坚守不一样,所付出的人生代价,充满了血泪,令人可敬。特别是作品干预生活提出的社会问题,诸如官员的腐败、民工、拐骗人囗、贫困家庭换婚、多人共妻等,更尖锐、更广泛,也更怵目惊心,血泪中让我们陷入深深的反思。从地狱重回人间的柳云仙,用她的一生来观照我们的社会,就像一个万花筒一样,五花八门,光怪陆离,这些离奇的现象,也许就在你我的身边,给人警示。因此,这篇作品我更看重它干预生活的认识意义。

而《家访》和《我不是疯子》虽然揭露的是生活中不可思议的奇怪现象,但从反面也证明了普林坚守的现实意义。包括不是直接反映教育战线生活的《引水》《以大局为重》等,实际上都涉及到教育这一根本问题。治穷要治愚,治愚靠教育。用教育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用科学代替迷信,用文明代替落后的风俗习惯,这样一来,风清气正,作品中反映的那些问题人们至少也会起来扺制。这部中短篇小说集,作者把他的创作热情倾注在教育题材上决非偶然,这不仅因为作者本人就曾经是一名教师,山区教师的命运他有着直接的体验,也在于他走上创作道路后,更广阔的生活视野和他体察到的社会问题,使他更深入地看到了教育的重要,看到改变山区教育落后面貌的紧迫性。

苏轼冰是一位心地善良、心怀民生疾苦的作家。底层生活的人生经历,使他的创作坚守着反映人民心声,为民鼓呼的职责。《坚守》中提出的保卫大黑山小学的囗号,本身就是站在方便山乡儿童上学的立场上的一呼。《引水》和《以大局为重》虽然反映的主题各不相同,但都涉及到贫困山区水这一关系到山民疾苦的民生问题。特别是《引水》中那个叫张华的作家,在大旱之年作为省委工作队的副队长,直接下到严重缺水,水比酒金贵,什么都可换,连婆娘也可换就是不能换水的大黑者乡的水箐村。他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几经曲折,终于从山民到三十里外山箐出水囗背水的山上引来了清泉水,结束了到几十里外背水的历史。而在水箐村引水的日日夜夜,让他对这块贫瘠而神奇的土地和彝族人民产生了感情。通水的问题解决后,他又决心留下来,为这里解决通电、通路的问题,去挥写一篇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篇章,同时也写出一名作家人生价值的大文章。苏轼冰这篇小说的意义,让我们看到,在关注解决民生问题的时代发展中,作家也是大有可为的,这不仅在做好民生重大工程的作为上,也在作家自身价值观的认知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是作家在时代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中,是在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和人民建立起了深厚而真诚的感情中形成的。小说中的张华,我们就从他身上感受到了这点。我想张华这个小说人物多少也有苏轼冰自身经历的一些影子和感悟吧?因此,我们读起来倍感亲切。

作为文学形式的小说,从传统的观念看,一是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二是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认为苏轼冰的小说创作,就是遵循着小说创作的基本艺术规律,坚守着文学就是文学的写作方式,创作出了像《坚守》一样,人物典型,性格鲜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许多小说佳作。

苏轼冰的这部中短篇小说集,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活的人物形象。其艺术手段主要有:一是用典型环境来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坚守》中的老教师普林在大黑山小学的无怨无悔的坚守,并形成了坚毅、朴实、善良、心胸宽广、助人为乐的性格特点,就在于他坚守的环境十分典型。那里闭塞、落后、迷信,不通公路,不通电,孩子外出上学要走一两天。这是一个生态环境恶劣的典型。为治愚治穷,普林在这里办教育,坚守一生,终获成功。环境锻炼人并助人性格的形成,一个性格坚强的人,又反过来改变环境。这就是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之间的辩证关系,中篇小说《坚守》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环境之间的相辅相成,充分证明了作家运用典型环境塑造人物的成功。二是通过层层的予盾冲突,在人物的的人生命运中来呈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地狱重生》的乡村教师柳云仙坚守大箐沟小学,不仅有恶劣环境的考验,官场人际关系的捉弄,更有被拐骗后生不如死的地狱般的生活。获救后要重返教育岗位时又受到地方官员的层层刁难。在九死一生的人生命运,她没低头认命,却使她性格更坚强。最终在自己受尽屈辱的地方坚守一生,书写出一个受伤弱女子的人生传奇。小说就是在矛盾冲突中,塑造出了曲折命运决定性格,坚強性格又改变命运的人物形象。三是通过细腻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来呈现性格支配行动,行动表现性格的人物本色。中篇小说《情圣老西》就是一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人性复杂的好人西门杰的真实形像。他不顾自己的家室,真切地爱着下属美女余小惠,并在意念中一定要把她弄到手做情人。围绕着他的这一目的,他有许多行动,但更有这些行动的心理活动掲示。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对余小恵的爱也很真切,但养情人却有违传统的道德观。不过,除余小惠外,他并不偷腥,连送上门的小姐、下属女演员,全都被他拒绝。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无论是对余小惠还是对小姐、爱他的女演员,作品都有许多心理活动的描写,既写出了人物在做什么,也写出了他为什么那样做。而最后为救溺水的余小惠献出了生命。唐明皇似的情圣,人性复杂、有缺点的好人西门杰,就这样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此外,生活细节的自然运用,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也是这部作品在塑造人物时所用的艺术手段。显示作家坚守文学就是文学本色的创作特点。

这部小说集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有一个好看的故事。苏轼冰善于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写小说。《坚守》的故事建立在主人公与爱人张晓芹、学生李秀等人的关系上。用人物之间特殊的关系结构起的故事,充滿人情味,真实而自然。《地狱重生》的故事是通过人物的命运的展开,使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充满悬念。

《引水》的故事,极富山野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大局为重》的故事,严肃中不乏搏人一笑的幽默感。《家访》中借种生育传宗接待的故事,在沉重的笔墨中又呈现出各种人物的善良与扑实。美好的人性如寒天中的一缕阳光给人温暖。苏轼冰小说中的故事,不是为写故事而故事,他作品中的故事立足于塑造人物。小说中的人物从各种故事中走出来,就更鮮明、更生动,更能让读者接受。

如前所说,苏轼冰是一名基层文联的组织者。又是一名坚持业余创作几十年的作家诗人。几十年来,苏轼冰与文学同行,文学融入了他的情感血脉,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成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神圣事业,就像他父辈坚守着彝州那片神奇的土地一样,他坚守着文学的神圣。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学事业,他在县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举办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与创作笔会,一年一度的查姆诗会影响全国,出了作品、出了人才。而他个人的创作也正在从丰富多彩的文学高原,迈向无限风光的高峰。这部中短篇小说集《坚守》就是证明。

苏轼冰的小说虽然自有其艺术的亮点,当然也有其不足之处。作家的生活视野似乎不太宽阔,题材内容时有重复。不少作品都有所谓的小姐在情节中活动。有的必要,有的似乎多余。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还不够丰厚,对人物、环境和故事的描写、叙述,虽朴实本色却稍逊文彩。轼冰是写诗的,在艺术表现上完全可以把小说写得有诗的境界,如能发挥他诗人的长处来写小说,一定会进一步提升其作品的审美境界。在小说集的编选上更严格点,删掉个别与之不相干的作品,也许会更精萃。有的作品在叙述中也偶有莫名其妙的叙写,如“山岭岗的姚大贵抗美朝去过美国,曾把美国佬撵过了三八线……”让人不解。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是去朝鲜,岂能是美国?出现这样的疏忽,不论作者、责任编辑都是不应该的。作为老友,实话实说,供轼冰参考。

猜你喜欢

坚守苏轼性格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中国留学生“坚守”克里米亚
性格描绘词
12星座“吃”出性格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