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教学课堂中的数学文化教学研究

2019-11-11朱丰胜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3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数学文化途径

朱丰胜

摘要: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以“得分高”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使得教师只教授做题方法,学生只学习考试考的内容,学习方式变得形式化,忽略了学科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科文化的重要性,作为理科中的重要一门学科,数学教学课堂更需要数学文化的融合。针对数学文化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思路这一课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学文化的内涵,然后说明了数学文化运用到中学教学课堂的意义,最后阐述了几个让数学文化运用到中学教学课堂的途径,希望能为现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数学文化;教学课堂;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225-02

一、前言

数学作为理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解题方法,更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在教授一门学科时,注重的应该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解题方法,因为方法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变的,但能力是不会消失的。因此中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摆正自己的观念,不要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从而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要亲近同学,让学生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数学,从而发挥出数学的价值。据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学文化的内涵,然后说明了中学教学课堂数学文化研究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中学教学课堂中数学文化运用的途径。

二、内涵

数学文化,狭义上是指数学的解题方法等;广义上来说,数学文化不仅仅包括上述内容,更包括数学史、数学教育等。数学文化从宏观上来讲,主要是数学史,从微观上讲,主要是数学概念、数学运算方法等背后包含的数学文化。在新课改之前,数学文化并没有受到重视,处于一种“孤立主义”倾向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们很多中小学生认为数学就是各种符号和运算,是一门过于形式化的学科。国内最早注意到数学文化的是孙小礼教授,她和其他人合编的《数学与文化》中记录了一些数学名家的论述以及对数学文化的思考;在这之后,齐民友的《数学与文化》说明了数学文化的价值,以及数学思维的意义;郑毓信等出版的《数学文化学》强调了“数学共同体”产生的文化效应。21世纪后,数学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多,数学文化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当代社会,我们应该改变以前的“孤立主义”数学文化,抛弃数学文化的“孤芳自赏”行为,让数学文化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到学生的课堂中去,体现出数学文化真正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意义

1.了解数学文化,学习数学家的态度,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数学史上有很多数学大家,学生可以了解這些著名数学家的生平,学习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数学家对数学的看法和观点,看看数学家是怎么看待数学这一门学科的,进而摆脱自己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掌握以前的知识点;还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点。如在学无理数的时候,学生可能一时很难掌握无理数的概念,不能很好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无理数。教师就可以通过以前讲解的平方根知识引入无理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无理数是一种不能开出整数的平方根的数。

3.运用数学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数学中有很多统一美、对称美等,教师通过讲解数学文化中的对称美等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明白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是很有应用价值的,以此来改变学生对数学的错误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途径

1.在各章引言和课堂导入中渗透数学文化。引言是一章的开始,用来引入一章的内容,一般来说,引言主要通过讲述问题的来源来引入本章的内容,通过引言,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如在学习概率的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概率问题最初来源于“赌博”问题,进而引起学生兴趣,然后通过具体讲解赌博问题的具体发展经过,让学生了解到与概率相关的知识的来源,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又如在引入三角形的内切圆时,教师可以运用联系生活的方法引入教学,提出一个合理下料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在家里找一块三角形的布料,然后在三角形中画一个圆,使得圆的面积尽可能大,如何画才能得到一个面积最大的圆,有没有什么技巧,进而引入三角形内切圆的知识点。

2.在讲述概念和公理证明时运用数学文化。有些数学概念不是人类随便发明的,而是经过数学家不断探索得到的。例如在讲解数的来源时,可以通过介绍纳皮尔发明对数的历史,通过说明皮纳尔对数字大费精力的计算,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数学家执着、艰苦的精神,这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如在证明勾股定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郑爽的弦图证法和欧几里得证法,这些证明都是历代数学家的结晶,是数学的精确体现。

3.在例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例题是教师日常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例如在讲解人口问题的计算时,运用到了马尔萨斯模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马尔萨斯模型计算我国在计划生育时期的人口数,进而让学生明白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又如在选择电话套餐时,学生通过计算两种不同方法下的套餐费用,结合自身的需求情况,判断自己所需要的套餐标准等,这些都是例题教学中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运用。

4.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文化。数学的价值不应该是公式、定理、计算等形式化的东西,更应该体现在生活中。例如教师在讲解指数函数时,可以利用指数函数来测量古代化石的年代;在讲解概率时,可以介绍购买彩票中奖的概率,以及日常生活中抓阄的概率;在学习黄金分割比例时,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具有黄金分割比的东西,进而感受到黄金分割比的美感;在学习抛物线函数时,可以介绍古代小桥中的相应情景。

5.以多元化评价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教师评价学生时,不应该仅仅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标准,而是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评价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作业完成情况、上课表现、学生数学日记的完成情况、数学报质量、学校举办走进数学名家的演讲活动参与情况等内容来评价学生,这些评价标准决定了学生努力的方向,学生通过完成这些评价标准,学习并了解到相关的数学文化,有利于提高数学兴趣。

五、结束语

数学不是孤立的一个学科,它也有着深厚的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学文化的内涵,然后说明了数学文化运用到中学课堂的意义,最后讲解了在中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文化的五个途径:在各章引言和课堂导入中渗透数学文化;在讲述概念和公理证明时运用数学文化;在例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文化;以多元化评价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希望能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崔丽君.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裴士瑞.“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11.

[3]伏春玲,冯秀芳,董建德.数学文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数学教育学报,2011,(6):89-92.

[4]唐芳.中学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文化教学研究[D].2008.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数学文化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