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探讨

2019-11-11张小琴

考试周刊 2019年7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生物问题

摘 要:情感教育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关系着学生们将来的学习、工作与发展。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广,情感教育也备受学校、老师与家长的重视。本文从情感教育的作用出发,详细阐述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具体探讨了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情感教育;问题;策略

一、 对高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道德、审美以及理智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极为重要。除此以外,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此时的他们情感丰富、活泼热烈,时时刻刻充满着青春的气息。但是,由于高中生的年龄因素导致他们的心智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他们的情感并不稳定,经常会表现出一些波动。此时,他们需要得到教师合理的引导,才能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逐渐稳定自己的个性与品格,并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进步,在学习中,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浓厚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敢于直面困难,不断挑战自我;在生活中,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学生养成一种正向的审美价值观,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亲近自然。

二、 高中生物渗透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教师对情感教育不重视

通过各种资料以及实地的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大部分教师并不重视情感教育,甚至完全忽视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仍旧是以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即使在新教育理念的形势下,教师们也只是尽可能多地扩展学生的能力素养,并没有在情感教育的实施上花费多少精力。而高中生物课,作为一门重要的高考科目,受到了广大师生越来越高的关注,同时,在课程难度方面也比初中阶段有了很大的提升,给学生们带来了许多学习阻碍。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慎重了,教学气氛也变得比较枯燥、乏味了,进而使许多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学习兴趣,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面对这种情形,教师们必须加强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充分地将情感教育融入平时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摆正心态,最终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来提升其学习效果,促使生物教学有序开展。

(二) 教师的情感渗透不足

很多教师认为,对学生的情感渗透就是思想教育,而且仅仅是在于学习方面的思想教育,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情感渗透时都局限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教育工作,卻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比如说学生的道德感、审美感和理智感,导致具体的情感渗透比较片面,不能有效执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外,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通常不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这便使得教师开展工作的时候缺乏真挚的情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总之,教师不能切实地、认真地开展情感教育工作,必然会使教学过程缺乏感染力,进而导致他们的教学表现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更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情感素养。

(三) 学生的观念有所偏离

当前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它们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进而导致了广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习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更使得学生的情感认知与主流观念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中复杂的社会环境、紧张的家庭因素以及教师的不当对待都会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这种复杂的教育环境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加急迫了,而教师的任务也变得日益艰巨了,不但要全面消除学生错误的观念,也要努力做到“破而后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观念,从而使广大学生不忘初心,保证我国的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三、 高中生物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提及高中生物,很多人就会觉得这就是一门实验、研究、理论学习的课程,里面的知识是抽象性的、实用性的,不是文学之类充满情感的课程,因此不需要注入情感教育。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情感教育,都是有感情色彩的,对于缺乏情感渗透的理工类科目,情感教育更是非常欠缺和需要的。那么如何在高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

(一) 教学环境中的情感渗透

高中学生的思维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但是还存在不稳定、不理性的因素,在对外界事物深化认识的同时,焦虑感和尊严感也随之上涨,进而对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生活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在高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正确看待生活的社会经验,这不光是思政老师和班主任该做的工作,也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需要做的工作。生物教师也不例外,从而有效地将情感寄托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以情育情,以境育情”的教学目的。

1. 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更好的学习氛围,确立更完好的心态,从而获得学习的提升。而鼓励学生质疑就是一种极佳的情感渗透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调动大脑思考问题,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探索突破,取得有效创新。因此,对于生物课来说,作为一门科学类课程,在学习时需要学生们不断地研究和提出问题,再进行解决。并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质疑,在质疑中培养探索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质疑中破除陈旧观念,在质疑中将知识大量进行实践,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总之,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对于不懂的地方和感觉不妥的地方要及时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并最终获得新的感悟理解。例如,在学习细胞和DNA的时候,有的学生会问道:“是不是只要有了核酸,就可以造出来一个鲜活的生命?”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肯定会觉得这是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包括一些教师也会认为学生是胡思乱想,想的与学习没有多少关联,甚至一些教师对于学生提出来的看似“荒唐”的问题觉得不屑一顾,认为学生是故意捣乱课堂,无事生非。

但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提出来就说明他是作了一番功夫去思考了,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而不是嘲笑和奚落。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予以鼓励,肯定学生勤于思考的优点,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告诉学生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史中,很多规律与知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别人觉得这些问题天真、幼稚,科学家却能从中发现重要的探究点,并一步步进行验证,最终发现各种著名的理论,一直流传下来,受人敬仰。

2.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教师需要提高课堂上的工作效率,积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改善教学氛围,构建高效课堂。一方面,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理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一个充满了轻松感、愉悦感、活跃感与和谐感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显著地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效果。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改善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心理因素,加强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原动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者体验式、互动式教学等形式,给学生创设出一个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获得乐趣,得到美好愉悦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对学生学习潜力的有效释放。

(二) 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想要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情感体验,光是教学环境的情感渗透是不够的,还需要极具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两者缺一不可。此外,随着对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视,生物教材融入了更多生活化、实验化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富有实践性和探究性,还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兴趣,而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与教学理念来说,广大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立足于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将情感教育“润物细无声”般的融入教学过程中。

1. 巧用前言

前言是学习生物的第一节课,对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具有铺垫作用,里面的内容将生物学进行了详细、透彻的解析,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其中“什么是生命?”一块的内容更是重点引发学生思考生命价值的内容,因此,巧妙地应用前言,可以给学生绝佳的情感渗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获得更多情感上的思索与理解。

2. 提问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的知识比较琐碎,有些问题也比较抽象复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阻碍,而学生在遇到难题时,经常会失去积极性,从而严重影响到他们在学习上的探究精神。因此,为了帮助学生重拾信心,给学生更好的思想教育,教师可以将那些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形象化的问题,采取阶梯式的提问方式,逐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比如在学习“进化性变化”这一板块的时候,假如按照书中或者题目的概念文字,学生很难提起解答兴致,但如果教师将其巧妙转变,用社会中一些热门的事情进行分析的话,效果就会好不少。以流浪猫为例,教师可以讲述“猫的驯化过程”“驯化中人工选择的过程”等等,在探讨进化问题的同时,教师还唤醒了学生爱护动物的良知,引导学生關注流浪动物,不随意圈养宠物,不随意抛弃宠物,并在一个个问题的思考回答中得到自然选择与人类选择的异同点。

3. 注重科学史的渗透讲解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要求教师们不仅要为学生们传授课本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道德品质的提升、精神状态的培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而为了有效地完成新课标教学目标,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生物知识的时候,可以将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研究历程和发展历史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切身地感悟到每一个发现的艰辛,学习那些伟大的生物学家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贯彻到平时的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创新、不畏困难艰辛的宝贵品质。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思维意识已经逐渐成熟起来,此时正是他们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一门传统的自然学科,生物课教学不仅要完成对学生课本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如此,不但能够进一步促进他们对生物课的学习,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科学品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德艳,于长春.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探讨[J].现代交际,2013(11):162-163.

[2]孙小靖.情感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22(9).

[3]李莉.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

[4]徐慧君.高中生物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3(16):113-114.

[5]吕正霞.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情感读本,2016(33).

[6]郑清丽.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张小琴,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陇西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高中生物问题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