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阳市“三农”气象服务项目建设分析

2019-11-10戴俊严光荣谢美兰金宣喜王博雅

科技风 2019年30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项目建设气象服务

戴俊 严光荣 谢美兰 金宣喜 王博雅

摘 要:从2016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将把气象服务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安排资金支持贫困地区,优先实施了83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贫困地区的“两制”项目区域。项目实施县建立了气象防灾减灾机构或农业气象服务机构,解决了气象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的问题。[1]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阐述了邵阳市气象局“三农”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明确了项目建设内容,建立了项目保障机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三农;气象服务;防灾减灾;项目建设

1 绪论

提升气象为“三农”服务水平,构造完整的“三农”服务体系,必须把气象服务和其有效结合。俗话说: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的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都与天气密不可分,农民靠天吃饭,只有制定精确的气象预报服务,才能提高“三农”气象服务水平,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繁殖生长。[2]邵阳气象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以及国办发33号文件精神,积极努力探索气象灾害防御新思路,认真开展工作,最终目标是提高现代气象服务能力和气象灾害预防能力,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按照防灾减灾标准化要求要求建立市级气象灾害防御中心;二是全市建成地区气象站295个,实现对可能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的灾害的实时自动监测;第三,建立完善的突发信息预警发布平台,通过此平台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四是按照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的建设任务要求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建设。

2 概况

2.1 邵阳概况

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边境,辖9个县、3个区,总人口830万,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人口很多,而西南部由于山区人口较少。[3]由于山地丘陵较多,邵阳位于气象灾害高发区,每年因受暴雨、洪涝、低温冰冻、雷暴、大风、大雾、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和林区火灾、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气象次生和衍生灾害影响的人口达数万余人。

2.2 需求和必要性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气象防灾 减灾工作成效显著,初步建立了气象防灾减灾防御体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各级政府和公众的欢迎。。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邵阳市“三农”气象服务在某些方面渐渐跟不上时代步伐。2020年是我市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建设的关键一年,根据《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建设指南》的有关要求,配合“三农”气象服务,我局着重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能力建设。

3 项目建设内容

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市级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标准化建设,实现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的目标,即“有一个业务平面、一套业务系统、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运行机制、一套规章制度,基础信息全覆盖,监测预警全覆盖,信息发布全覆盖”。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显著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促进地方政府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农业气象服务投入,出台有利于实施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现代化的政策措施。让气象防灾减灾的大规模效应发展起来。

(1)开展编制邵阳气象防灾减灾数据“一本账”,及时准确收集、科学分类、系统整理基层防灾减灾数据,包括气象灾害数据、气象灾害风险数据、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单位数据、防灾减灾救灾设施数据、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人员数据。及时准确编制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数据集。[4]

(2)制作邵阳气象防灾减灾“一张图”,收集综合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数据,在省气象信息中心指导和协助下绘制气象防灾减灾地图(或称气象灾害风险地图、气象灾害防御作战图),并在业务系统中开展应用。

(3)网络,实现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和裂变传播。努力完善基层预警信息传播“最后1公里”。

(4)完成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一把尺”,根据省市指导文件和规范模板,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开展气象灾害分级防御服务和重大气象灾害“叫应”服务,建立健全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监控业务,并形成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制度。

(5)运用湖南省市县一体化服务平台,做好本台的本地化应用工作并开展气象预警服务工作。

(6)运用农业小气候应用气象观测站资料,精准保障农业生产。邵阳地区自2014年开展农业小气候应用气象观测站,逐步建立了18个农业小气候应用气象观测站,主推服务对象为水稻、烟叶、柑橘、油茶、茶叶等农副产品。观测数据主要有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太阳辐射、露点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叶面湿度、蒸发等8-14个类别。

4 保障机制

4.1 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省、市局对2020年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目标管理相关要求,市气象局成立专项建设领导小组。邵阳市气象局局长严光荣任组长,邵阳市气象局副局长袁智生和金宣喜分别担任副组长。邵阳市局业务科科长为成员,负责组织领导、协调、监督项目实施全过程。下设项目实施办公室,选派专门技术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及建设工作。采取集体研究、逐级负责等办法,进行项目建设全面把关,以确保项目质量。

4.2 加强项目监督,获取最大效益

积极开展阶段性自查和评估,及时上报各类报表、总结和典型效益事例,围绕服务效益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4.3 项目活动经费监管

项目资金的使用、调度由市局纪检组和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全程监督,严格执行有关内控制度和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确保项目资金合理合规使用。

(1)设备购置费,指电脑、办公用品等耗材费用。

(2)维修(护)费,指与“三农”服务有关的设备、软件、网站、网络等维修和维护费用。

(3)委托业务费,内容包括:湖南省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业务“一体化平台”本土化,基層气象防灾减灾“一张图”制作、印刷,气象防灾减灾数据“一本账”重点单位数据、防灾减灾救灾设施数据、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人员数据等防灾减灾基础数据收集整理。

(4)印刷费,指文件或书籍印刷、复印费用、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等。

(5)劳务费,指的是招聘人员收集关键灾害预防和减灾数据,防灾减灾和救灾设施数据以及防灾减灾等气象灾害预防和减灾人员数据。

(6)其他交通费用,指开展“三农”气象服务、专项检查、绩效评价、审计、调查指导等产生的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等。

(7)咨询费,编制区划、规划、标准,开展“三农”气象服务、风险调查和农业调研,检查、绩效评价和审计等产生的咨询费等。

5 绩效考核指标

本次项目建设采用目标考核法,考核方法为目标管理法与强制分配法相结合,以SMART为考核原则。该指标的制定为各相关工作人员统一明确目标,配合指导工作提供了有效条件。

5.1 产出质量(30分)

实施县收集本县辖区内历史气象灾情、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内涝隐患点数据(4分),每完成收集一项数据得一分;实施县收集本辖区内以及重点单位、防灾减灾设施和救灾人员数据,收集救灾人员数据齐全的的2分,收集好放在设施和人员数据的2分。建立气象责任人群组,统筹共享相关单位建设的防灾减灾信息传播资源(3分),将气象责任人按所在乡镇村分类,分级发布防灾减灾信息;制定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规范、气象灾害分级防御服务规范、重大气象灾害“叫应”制度、气象信息员管理规范、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留痕管理制度、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的监控和考核制度等重大规范和制度(3分),[5]制定的基层预警发布规范和叫应制度得1分,完成基层气象防灾预警服务留痕的1分,基层防灾减灾监控和考核制度完善得1分。建立基层防灾减灾队伍,加强培训(2分),开展培训1得满分,更新培训人员信息得1分;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手机客户端应用发展注册用户覆盖8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分),每完成达到40%得1分;实施县面向本县8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服务(2分),召开为农服务座谈会通过气象短信和微信等APP等为农户提供直通式服务产品;制作本地主要农作物的区划图(2分),区划能够反映当地农作物的分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运行稳定(2分);基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运行稳定,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有效得2分,否则不得分。农业小气候资料传输实时完整(2分),按要求将资料上传到省服务器实时传输得2分,传输率低于95%扣1分。资金支出合规(2分),资金按照预算支出,严格按照《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记2分,否则,不记分。

5.2 产出时效(6分)

面向新型农业主体直通服务的产品(2分),2小时内传到重点服务对象手中记2分,否则,没有记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影响预报服务(1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影响预报服务做到灾前预报、灾中监测、灾后评估记1分,否则,没有记分;农用天气预报服务(1分)预报时效5天记1分,否则不记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到受灾行政村(2分)充分利用手机短信、村村响大喇叭、显示屏等多种手段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小时之内传播到受灾行政村记2分,否则,没有记分。

5.3 经济效益(20分)

气象防灾减灾效果(7分),服务效果显著记7分值,服务效果良好记4分,服务效果一般记2分,服务效果差不记分;农村防汛减灾(7分),减少损失20%(含)以上记7分,减少损失10%(含)以上记4分,减少损失5%以上记2分,没有减少损失不记分;抗旱增雨(6分),增雨抗旱效果显著记7分值,增雨抗旱效果良好记4分,增雨抗旱效果一般記2分,增雨抗旱没效果不记分。

5.4 环境效益(5分)

人工增雨对环境的影响(5分),对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显著记5分,效果良好记4分,效果一般记2分,没效果没有记分。

5.5 可持续影响(5分)

为农服务能力明显提升(5分),完成值达到指标值,记5分;未达到指标值,不记分。

5.6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20分)

农村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满意度(10分),农村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满意度,80分(含)以上记10分,65-79.9分记5分,65分以下记0分;市政府对鞠策气象服务的满意度(10分),市政府对决策气象服务的满意度,80分(含)以上记10分,65-79.9分记5分,65分不记分。

6 结语

“三农”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健全政府预防气象灾害的组织机制,只有争取到政府部门的最大支持才能得到圆满成功。气象部门通过该项目得实施并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数据“一本账”、收集重点单位数据、防灾减灾救灾设施数据、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任务数据的收集,根据收集到的各项数据,制作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图。重点做好湖南省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业务平台“一平台”的本地化工作;做好三农气象服务、风险普查和农情调查;人员方面进行普及科学管理和培训气象信息员。

参考文献:

[1]王萌萌.中央财政积极支持气象服务“三农”助力扶贫[EB/OL].

[2]李静.“三农”专项服务气象先行保障[J].科技创新导报,2015,(06):106-107.

[3]百科词条.邵阳市[EB/OL].https://baike.so.com/doc/5595650-5808251.html.

[4]山东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山东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关于印发山东省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hzdtzwfw.sd.gov.cn/art/2019/7/5/art_15849_8820.html.2019-7-5.

[5]张迪.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J].中国减灾,2013(12):18-19.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项目建设气象服务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性模型构建与研究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