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2019-11-06冉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脑血栓有效率评分

冉雪

临床上脑血栓病症表现比较严重,属于一种典型的神经系统严重病变[1]。患者发病之后生活方式会受到一定影响,而且脑血栓预后效果不良,很多患者在治疗之后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或语言的障碍,还有个别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因此脑血栓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巨大。临床为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十分重要,对于确保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分析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确诊均为脑血栓患者,符合脑血栓的诊断标准,存在恶心呕吐、昏迷晕厥等症状。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经过整理递交伦理委员会检验,符合伦理委员会的标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2.82±10.33)岁。对照组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3.46±11.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对患者相关用药及临床基础治疗进行指导干预,并强化对患者各项生命体中的监视工作,观察和测定患者的相关指标,如果发现有异常状况应及时的汇报主治医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性治疗。

1.2.2 观察组 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具体干预手段如下。

1.2.2.1 心理护理 脑血栓患者临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患者很容易存在有多种不良情绪,甚至会合并有抑郁状况。因此护理人员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介绍脑血栓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认识,强化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决心,以提升整体治疗的依从性。临床护士也要注意提醒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相关支持,使患者树立坚定的康复信念,促进患者能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况接受治疗[2]。

1.2.2.2 生活指导 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服务时,临床医护工作者需要指导患者完成日常的洗漱、穿衣等多种生活行为,使患者能够在餐前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强化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避免患者出现坠床情况,同时将日常的生活用品放置在床头可以触及的地方,提醒患者不能熬夜。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并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如果患者身体条件允许,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强化患者机体的运动及免疫能力,促进患者的相关功能恢复。

1.2.2.3 用药指导 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临床护理工作者需要注意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脑血栓患者所应用的药物相对较多,而且有大量的溶栓药物和抗凝药物,甚至存在有血管扩张剂等相关药物[3]。若患者病情比较复杂或者合并有相关基础性病症,那么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就要指导患者能够定时定量的用药。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时,临床医务工作者需要强化对患者的巡视工作,要时刻注意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状况进行观察,还要注意患者的意识变化和皮下出血等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黑便。如果有异常表现,要立刻通知主治医生进行相关的干预。

1.2.2.4 饮食护理 在饮食上临床医护工作者要限制患者食入胆固醇类较高的食物,需要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适当的指导患者摄入鱼类等食物,也可以指导患者摄入豆制品等相关的高蛋白食物。提醒患者在饮食上应食用降脂效果较好的食物,比如海带、山楂、香菇、木耳等,鼓励患者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便确保每天所需的维生素摄入。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效果根据参考文献[4]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满分为36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神经缺损越严重。③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自理状况越好。④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⑤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AS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22 例、有效16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显效16 例、有效14 例、无效10 例,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有2 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有10 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护理后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IMT 薄于对照组,颈动脉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脑血栓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病症,而且患者会存在一定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等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而不可逆的影响[4,5]。而患者血管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以后就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血管腔狭窄,进而会导致血流量减少,导致患者出现血流受阻[6]。本文主要分析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配合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在护理指导的过程当中,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相关的病症。为患者完善各方面的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帮助患者各项功能尽可能恢复到最佳,可发挥理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时通过优质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栓有效率评分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很有效率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