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行课堂追问

2019-11-04李利群

读写算 2019年21期
关键词:凡卡邱少云思维

李利群

摘 要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是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第二次有针对性地提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这样定义“追问”:“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需要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学会倾听,做学生忠实的听众,需要教师有敏锐的发现,捕捉生成信息的能力,它能根据学生的思路和文本的需要,开发创生新的问题。

关键詞 追问;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81-01

追问是课堂教学对话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它可以使学生的理解由片面走向全面,思维由浅表走向深入,课堂对话由单一走向丰富。

目前,我市各种创新而有效的语文课堂模式,如快乐课堂、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教师在课堂上淡化预设、强调生成,重视追问教学,展现出一种充满智慧的教学风貌。但在实施追问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一些教师无追问教学意识,“碎问碎答”,将学生学习带入一种松散而低效的状态;一些教师不敢追问,揪住主要问题,不敢有效发散,强行将学生的思维火花浇灭;一些课堂虽有追问发生,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落到实处。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契机进行追问,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呢?

一、把握追问的时机

(一)在学生欠缺思维广度时进行追问

课堂上,无论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合作探究,往往思考问题时借鉴别人的较多,自己的独特见解很少,交流时常常就某个问题重复别人的观点或旧知,这时教师就要善于追问,帮助学生进行全面思考,拓宽思维的广度。教学《草船借箭》,教师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借箭成功?”当学生笼而统之的回答“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所以借箭成功”时,教师就要善于追问:“诸葛亮神机妙算都算到了什么?”通过追问,帮助学生找到理解课文的突破点,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思考更全面。

(二)在学生欠缺思维深度时进行追问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遇到了障碍和矛盾,无法进一步进行思考,交流显得粗浅,缺乏深度,这时,老师应该及时追问,搭建思维跳板,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思考。教学《凡卡》时,有学生认为,假如爷爷能够收到凡卡的信,会把凡卡带回乡下。这时,老师及时追问:“爷爷的身份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把凡卡送到莫斯科去做学徒?他送凡卡做学徒之前,有没有想到凡卡会遭受哪些痛苦?”通过一系列追问,加深对所探讨问题的理解,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爷爷只是乡下的一个守夜人,根本没有能力养活凡卡,爷爷不会接凡卡回乡下,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这样学生也会进一步感受到沙俄统治下穷人的悲惨命运。

(三)在学生理解偏颇时进行追问

语文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有时学生的独特见解偏离了文本本身的价值取向,这时,教师在尊重学生多元解读的同时,更要通过巧妙的追问,注重正确的价值导向。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一个学生受到当前社会的影响,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认为邱少云在熊熊烈火中纹丝不动,是一个傻瓜。教师思考片刻之后,顺势引导:“你是不愿意看到邱少云牺牲是吗?”学生点头赞同,这时教师展开追问:“我非常理解你,每一个人都想活着,我相信邱少云当时一定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作为一名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钢铁般战士,当时他一定会听到另一种声音,一种更强烈更坚定的声音,谁听到了?”之后,学生纷纷举手,有的学生说邱少云你可千万不要动,你一动,敌人就会发觉,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损失;有的学生说邱少云你一定不能动,你一动这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为了战斗的胜利,你一定要坚持住。通过这样追问,引导孩子重新判断,把孩子的价值观拉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追问的有效性

(一)追问要做到难易适中

追问时,教师要以生为本进行问题设置,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难度太大,要尽量设计既能锻炼学生思维,又能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问题。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如果问题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长期如此,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追问要做到内容精准

课前,老师要精心备课,结合学习内容和学情预设问题。课堂上,老师要善于倾听,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课前预设,提出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提问语言要简洁凝练。

(三)追问要做到数量适宜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追问十分密集,如连珠炮似的射向学生,问题量多而散,尽管有的问题设计比较好,但没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效果不佳。教师要抓住知识的关键,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善于设计容量大,定位准的问题,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课堂追问是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及时捕捉契机,有针对性的发问,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更好的与文本对话,让课堂教学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

猜你喜欢

凡卡邱少云思维
邱少云和他守望的城
《凡卡》续写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克隆快乐
邱少云:烈火金刚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
邱少云成名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