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2019-11-04吴强

读写算 2019年21期
关键词:平均分直观事物

吴强

摘 要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我们在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离不开我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什么特点呢?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67-01

小学阶段我们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其中的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学龄初期,教师对儿童来说,是打开事物和现象的世界的人。而在少年时期,教师就是打开思维的世界的人。为此我在课堂中努力渗透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

小学生总是对自己见到、摸到、嗅到、听到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当你问一个4、5岁的孩子2+3等于几时,他可能抓耳挠腮,支吾半天不知道,但如果你给他一块糖,然后再给他两块糖,这时,你再问他一共有几块糖,他马上就会回答有五块糖。其实,小孩并不是不知道2+3等于几,而是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小,对事物的认识和思维过程总是与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小學生抽象概括能力较弱

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弱,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还记得在讲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这节课时,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概念不理解,我在教学中就利用直观的教具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我先拿来20块糖,按照7、6、4、3的顺序分给4个人,然后我问同学们“这是平均分吗?”学生回答“不是”。后来,我一个一个的分,正好每人都分得5块糖。学生大声“这就是平均分,就是每个人分得的糖同样多。”在这里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正是借助直观的实物糖块来实现的,否则,学生在“平均分”这一概念的理解上不但会不理解,而且还会耗费不少宝贵的时间。

三、兴趣引导,数学思维的动力

《课标》指出低中年级学生更多的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是他们感觉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激发数学思维。在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从魔术表演开始,每拍一次手,课件显示出两颗草莓。学生兴趣激昂,并大声报出数量。此时我及时提问,请你思考,老师拍了几次手,每次出现了几颗草莓,一共出现了多少棵草莓等问题。学生回顾游戏过程,对数学知识进行自我组织,发现了每拍一次出现了两颗草莓,一共拍了五次,就是出现了5个2颗草莓,一共是10颗。我顺势继续激发兴趣问:“同学们愿意来玩魔术吗?”分组进行拍手魔术表演,出现小汽车,布娃娃等学生喜欢的物品。女生汇报魔术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在此游戏过程中,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每一次拍手的事物个数以及出现的次数,在不知不觉中收集了数学信息。加强了加数以及加数的个数,从而为研究出乘法,奠定了基础并激发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数学思维。

四、数学语言,数学思维的载体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学习实质上是数学思维的活动,交流是思维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寓数学思维于数学语言教学之中,我们应当在数学语言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归纳技巧和方法,提炼策略和升华思想。我们作为数学思维的引领人,在和学生交流时,在课堂中要保证数学语言的准确、严密、简明。并在教学中,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 语,明确关键词 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三年级上册《周长》里,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封闭和一周是概念的观念词语,缺一不可。强化条件意识,寓抽象性于具体实例之中,条件关系实质是抽象的逻辑证据支撑关系的具体表现。数学语言还有一些是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我们还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互译。例如集合的教学,学生初次接触韦恩图,这种特殊的图形语言,学生难于理解。那么我们就需要做以下操作:先从统计表转换成集合圈,再选择两个集合圈的重复部分,直观演示两个集合圈合并的过程,让学生参与从表格到韦恩图的转化过程。互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增强辨析能力,我们不仅要自己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还要让学生们学会将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五、合理运用直观教具,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水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缩短两者之间距离所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教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可将原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然后再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自己的智力活动方式。但是只有适度使用教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否则,始终依赖教具,思维的水平也难以有效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猜你喜欢

平均分直观事物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平均分一半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单独中的洞见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两种分法
“平均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