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2019-11-04于金

读写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耐心协调细心

于金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角色的改变,学生越来越难管理,班主任工作就更难,以至于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然而,本人认为班主任工作还是可以干,并且可以干好。下面,本人就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几点建议,望能给广大同仁帮助。

关键词 爱心;细心;耐心;勤快;协调

中图分类号:F5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46-01

管理小学生,最重要的是爱心。古人说:“爱是消除一切隔阂的催化剂”。的确,不论干任何事,如果不爱,就无从谈起干好,尤其是教育这种良心工程,如果你的心冷冰冰的,怎么能够把学生管好啊?如果我们有爱心,把眼前的一个个少年儿童,就当作自己的子女去关爱,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管理他们,又怎么能够管不好呢?

一、要有爱心,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管理学生

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孩子什么都不懂,相对于许多专业知识而言,孩子们确实不懂;然而对我们爱不爱他们,他们却一清二楚!而且非常善于表达。请各位想一想,每逢节日,中学生、大学生往往无动于衷,而我们的小学生、甚至于幼儿园学生却往往以各种形式表达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他们其实很可爱,在他们纯洁的心中,流着一种涓滴之水更当涌泉相报的良知。

二、要细心,用明察秋毫的敏锐目光去关注班级动向

古人说“细节决定成功”。对小学生的管理,尤其是这样。难度不大,但要细心。要做到安排到位、落实到位、监督到位、检查到位。对于很多学习、生活方面的内容,要管理到细节。就比如教写字要“横平竖直”,关键要的不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怎样做到横平竖直的过程。对行为习惯方面,也不是各种制度预案齐备的问题,关键是每天是否落实了这些细节。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要对每一个学生每时每刻行为全面监督,要不,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三、要耐心,用百折不挠的态度去处理学生的问题

好动、易冲动、容易犯错误是少年儿童的共同特点,这也是人成长的一个过程,并不代表着他们的品质怎样。对小学生的这种表现,我们绝不能大惊小怪,更不能把问题严重化,动辄跟人的品质联系起来,当然也不能无视问题令其蔓延。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决不能因为三两次的成绩不好,就断定不是学习的料,要不断开导、引诱、鼓励,令其走出困境,用百折不挠的态度去处理学生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古时候有个秀才在外面游学十余年回家,看到自己十二岁的儿子,想考考儿子的学习程度,于是出对联,问“天”对什么?母亲以脚点地,结果那里正好有点鸡屎,于是答“鸡屎”;又问“父亲”对什么。母亲以目示自己。结果儿子看到母亲看胸部,于是答“父亲”对“奶”。父愤而出走,结果儿子在母亲的教导下发奋学习,考中了进士。因此。我们绝不能随便妄下定义,贻害学生。

四、要不断丰富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令学生仰慕

自身修养非常重要,往往表现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在学生管理上,有的人不严而肃,令行禁止;有的人条条框框连篇累牍,管理竭尽心力,但是就是管不好,原因何在呢?关键就是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和地位的效应问题。前者在学生心中地位非常高,往往是学生心中的偶像,非常仰慕,老师的言行给学生有很强的约束力;后者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地位,学生不把他当老师对待,甚至于当坏人对待,学生怎么会听他的话呢?

因此,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提高我们的品位,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而且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若能这样,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非常轻松愉快了。

五、要协调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学有所成

让学生学有所成,茁壮成长,既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也是学校工作的重心。这一点做好,才能真正管好学生。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上好自己的课,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而且要协调各科老师之间的关系,让所有老师都能严格落实各科教学标准,让课堂变成由书本知识到学生新知识转化的主阵地,并让学生学得开心愉快,把校园变成學生成长的乐园。

要保证这一点,班主任必须与老师、学校领导密切沟通,严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检测过程,把管理工作深入教学细节,保证教育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六、要能开展各种活动,既锻炼学生的能力,又促进教学活动

各种活动在教育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不仅能够调节气氛,使学校生活张弛有度,而且能够给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找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调整学习计划,保证不断进步。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各种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教育教学发展。

这些活动,涉及到体育、文艺、书画、演讲等内容,往往是综合能力的检测,而且是寓教于乐的手段,若能长期开展,肯定能给学生活力与灵感,效果非凡。

七、要科学公正地综合评价学生,给学生奋斗的勇气

学生评价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历来各执己见,没有统一的标准。尤其是前些年,一直是重智育轻德育,其实是考试分数一票否决制。这种评价标准,直到目前还是严重地影响着许多学校。其实这个标准是非常错误的,应该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至少因应该是德育智育并重,也就是目前提倡的综合评价,并留有激励性的余地,以便于学生成长。

猜你喜欢

耐心协调细心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2)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3)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4)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5)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