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及善治策略

2019-11-04李保强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教育

李保强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教育研究》《教育管理与领导》《当代教育科学》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教育管理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儒家教育思想与教育文化、互联网教育,出版《教育格言论析》《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学校管理学》《课堂管理探论》等著作,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60余篇被CSSCI收录和引用。

前不久,安徽省铜陵市周安员老师因处理学生打架产生师生纠纷而饮江自尽,山东省五莲县杨守梅老师因惩罚迟到的学生被教育局处分而深受困扰。两起事件皆因家长“护犊子”武断介入学校教育而导致,并引发了舆论关注,值得我们反思。教师是有资质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完全有权处理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履行正常的教育交往和教育调控义务。家长将孩子委托给学校教育,即形成了严格的委托代理关系。它意味着家长相信教师的为人品德和专业才干,同意学校和教师代为处置管教孩子的事宜。师生关系理当交由学校特别是身为当事人的师生来建设和维护,家长和社会只是学校教育的建言者和监督者,而无权直接干预学校教育,这是教育工作得以健康运行的基本条件。

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有教育生活的理论高度、实践深度、建构程度、艺术高度和人情温度。

第一,透视师生关系的哲理性,形成科学化认识。师生关系是教育主体間交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关系,时而和谐、时而冲突皆为常态。孔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生有主动的求学热情,教师乐于施教,师生关系就容易达致和谐。然而,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往往不一定吻合,这就容易引发师生冲突。清代御师朱轼为11岁的弘历讲习学业,因弘历消极应付未完成任务,施以戒尺。面对雍正的护子,朱轼严正提出“教为尧舜,不教为桀纣”的观点,既让雍正止言,又让弘历更加敬畏。这反映了在学生被动学习情形下师生关系冲突的一面,也体现了教师于压力和挑战面前据理力争、执意惩戒的睿智。

古代教师称学生为“弟子”,强调亦弟亦子。这说明要形成理想的师生关系,教师既要以伙伴、同学的身份待学生,恪尽带领其学习的本分,又要以父辈、长者的身份相处,履行指导其生活的义务。在教育活动中,师生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矛盾产生、演化、解决的本身,也是学生受到特定教育的完整体验,所以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矛盾,以恰当的方式化解矛盾,帮助学生增强解决矛盾的能力。

第二,认可师生关系的专业性,倡导技术化实践。师生关系是相伴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师生主体间“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生学文化、学做人是其区别于其他领域的重要特征。教师长期从事专职教育工作,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所以更具技术理性和真正的发言权。一般而言,教师德高望重、专业精湛,就容易树立权威、赢得信任,而较少与学生发生纠纷和冲突,即使冲突了,也善于化解、精于教导。张伯苓戒烟的故事世人皆知,其以身作则和因材施教的做法,不仅消解了吸烟学生的抵触情绪,而且收到了师生双赢的教育效果。可见,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言传身教、教学相长。

用专业的眼光审视师生关系,需凸显三个要义:一是以尊师爱生为前提,关注教育的互动和理解;二是以教学生学为关键,关注教育的志趣和高效;三是以教学的道德性为根本,关注成才和成人。这要求教师加强教育专业理论学习,明确师生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前沿与趋势,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温而厉、恭而安、威而不猛、刚柔并济,使自身与学生都能体会到相处的愉悦感。

第三,关注师生关系的建构性,开展工程化设计。原本并不熟悉的师生由知识同修逐渐变为熟人,因生活相助最终化为亲人,这说明师生关系处在不断建设中,但这一点常为教师所忽视。现实中,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体验,重学业指导、轻生活引领,重任务完成、轻人际维护的现象比较明显,如此难以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学生年少时段或师生相见之初,教师多以权威身份,用呵护和教导的方式对待学生;在学生成熟时段或师生相知之后,师生多以朋友身份,用交流和互助的方式对待彼此;在学生功成名就时段或教师年迈之际,学生多以亲人身份,用反哺和回报的方式对待教师。

第四,把握师生关系的溢美性,进行艺术化展示。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欣赏和包容的合作关系,可以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审视。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包含美育,教师每时每刻都需要教学生崇尚美、感知美、体验美,并以精品意识渗透美、表现美、鉴赏美。最具典型意义的案例是:陶行知制止了用泥块砸同学的男生,命令他到校长室接受谈话。学生带着情绪准备挨批,却意外地获得了四块糖的奖励。这个案例中,陶先生巧妙地运用了溢美手法,化师生“误会”于心灵感动。鲁迅一生最崇拜三位老师——寿镜吾、藤野、章太炎。三位老师的性格不同,教学风格也不同:寿镜吾严厉,隶属于古典主义风格;藤野民主,代表着现实主义风格;章太炎狂放,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然而,他们都给鲁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

对待不同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方式。至于何种情况下需要何种处理,则需见机行事、谨言慎行,切不可鲁莽而为。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爱之深,则情之切;思之远,则语之长。教师应该练就用一个幽默、一句格言、一首诗词、一则故事、一支歌或其他特有的方式来化解师生矛盾、展示自己教育技能和艺术才华的本领。

第五,遵从师生关系的伦理性,完善人本化制度。教育是社会上的一种人际交往关系,应遵从社会伦理中的仁义法则。一方面,依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弘扬师道尊严的传统,维护教师权威,引导学生遵纪好学。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不打不成才”和“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两个极端中,找到一条中庸之路。另一方面,缘于人类高级情感的魅力,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宗旨,切实保障学生健康,服务学生发展。师生伦理建设应始终灌注着爱,有爱的师生一般不会有深层的冲突,即使教育伴随了惩罚、出现了失误,也无不充满爱的力量,家长亦理应有所宽容和隐忍。当然,若出现主观恶意而涉嫌违法,则有必要通过司法和执法部门介入调查和依法追责问责。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