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特点与发展趋势

2019-11-01汪思胜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年9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特点发展趋势

汪思胜

摘 要:六安市金安区是小麦重要产区,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优化小麦生产条件,农业机械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小麦全程机械化的情况和作用,说明了小麦全程机械化的作业流程和特点,并总结了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33.72       文献标识码:A

六安市金安区为小麦重要产区,随着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季节性短缺,小麦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对于农业机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促进了相关机械设备的研发和机械品种的丰富,使农机企业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先进设备的研发。由于小麦生产的环节众多,要实现小麦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就必须要针对各个环节选择和使用符合农艺要求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要能够达到基本的使用要求,还要在先进程度、适用性、可靠程度上具备优势,以满足农业生产对效率和经济性的要求。

1 小麦全程机械化的作用

在地形较好的小麦生产地区,机械化作业的普及程度较高,能够在基本上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条件,机械作业是现代化小麦生产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并在多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1) 机械化作业能够满足小麦生产的劳动力需求。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农业机械替代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完成农业生产劳动,使青壮年农民有更多机会投入到其他行业的工作中去,使农民的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先进农机装备的使用更可靠的保证了小麦生产中耕种、施肥、收割等工序的按时进行,有利于小麦更科学生长。

(2) 机械化作业提升了小麦生产的经济效益。机械作业相对于人工作业而言,生产成本显著降低,通常情况下,全程机械化作业至少可以节省成本达30%。此外,由于机械化生产有效优化了小麦生长的耕地、土壤和预防病虫害条件,使小麦在充足肥力和安全环境中生长,显著提升小麦的粮食产量,使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3) 全程机械化有利于小麦生产的环境保护。传统的小麦生产,植保作业过程中施肥和农药的使用常常过量,且喷施不均匀,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周边环境的保护。机械化植保作业有效的保证了农药和化肥施加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减轻了植保过程对土壤和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近年来,小麦生产的机械化作业工序也加入了秸秆回收或还田作业(如图1),这减轻了传统生产对秸秆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且秸秆再利用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收入。

2 小麦全程机械化的作业流程

2.1 品种选择与方案设计

对于小麦生产而言,不同的作物品种和耕地条件对农业机械的作业效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正式开始作业之前必须要明确所选品种的生长特点及农艺要求,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对应不同的生产阶段进行作业,做到事先完成生产方案的设计。

2.2 耕整地作业

通常情况下,小麦的耕整地作业需要先进行灭茬作业,然后进行机械翻耕土壤或旋耕作业(如图2),耕地深度应达到200 mm以上,且耕深均匀、土壤细碎,耕作完成后还需进行整地作业和压实作业,以保持地表平整。对于长时间进行传统翻耕作业的耕地,应采取合理的作业方式探测犁底层深度,对于需要深松整地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机械化深松作业。

2.3 机械化播种作业

现阶段使用的小麦播种机在技术上可以分为机械式播种和气力式播种两类,目前生产中使用较多的仍为传统机械式播种,对于小麦的播种,应根据土壤状态适时进行。播种时通常要求土壤具有适当的含水率,避免在过于干燥的土壤上进行播种,以免影响发芽。对于播种的要求应满足种肥分施、深度一致、无漏播和重播的现象,且播种后可靠覆盖的标准。

2.4 機械化植保作业

对于小麦的机械化植保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按照农艺要求,根据作物易发生病虫害的时间段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作业;二是对于已经发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专门的治疗与杀虫作业。无论哪种原因的作业方式,都应认识到植保作业的实际效果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很大,最基本的要求是对于农业的喷施作业必须要在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进行,以避免药液的飘移问题。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杀虫作业,应尽量选择气温较高的午间进行喷施,以保证充分利用农药的蒸腾作用提高灭虫效果。

2.5 机械化收获作业

小麦的机械化收获通常使用谷物联合收获机进行(如图3),能够在作业中一次性完成对于小麦的收获、筛选和储藏,从而获得含杂率符合要求的粮食。收获作业应根据小麦的实际状态进行,当小麦的含水率达到可收获的要求时,方可进行收割作业,以避免不恰当的收获时机造成的粮食损失和能源消耗过大问题。根据地表状况和本地区的生产习惯合理调整割台高度,通常情况下割茬高度不低于15 cm。若发现小麦产量较大且湿度较高,应适当提高割茬高度,并采取不满幅作业的方式,以避免超负荷作业。

3 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发展趋势

3.1 向更高效方向发展

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研究与进步,小麦生产所使用的农业机械会逐渐向着多功能集成化发展,也可以将这种作业方式称之为联合作业。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和合作经营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先进的农业机械通过一次性作业完成多项传统农业生产任务有效的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时间消耗,间接的使生产成本得到控制。由于农业机械的品质提升,使农业机械的故障率大幅降低,加之批量化生产的农业机械即使出现了故障也能够方便的通过更换零件得以快速解决,有效的保证了农业机械的连续、高效工作。

3.2 向更可靠方向发展

随着农业机械相关学科的研究与进步,大量的新技术可以应用于小麦全程机械化所使用的农业机械之中,很多新型的材料在拥有与金属同样的耐磨性同时还具备着质量小和经济性高的优点。这不仅有效降低了新型农机的制造成本,更使传统农机拥有了物美价廉的替换零件。同时,先进的故障检测技术的应用有效保证了关键功能结构的工作状态,结合自动调整和警示技术大幅降低农机事故率。

3.3 向更精确方向发展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会逐渐摆脱传统的粗犷作业模式,向着精确化方向发展。以小麦的植保作业为例,通过变量喷药技术和自动喷洒控制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喷施过程的农药损失与浪费,同时通过风送和静电技术还能进一步提升农药的喷洒效率,同时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控制。结合现代化的对靶喷药技术,能够实现有针对性的农药喷施,使小麦的植保作业达到省水、省药、环保、高效的高品质要求。

3.4 向高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对高新技术的使用,很多农业机械已经实现或正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有效保证了农业机械的工作品质,也同时大幅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消耗,使农机作业的各项指标大幅提升。例如对于小麦的收获作业,通过检测设备来实现粮食损失情况的统计,有利于通过自动调节优化粮食收获状态。而结合定位技术、信息技术和视觉技术,能够实现对耕地条件、土壤状态、地形地貌、作物生长特点的实时统计与记录,方便农业生产进行方案设计与长久规划。

4 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之下,小麦生产及其附属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依靠先进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能够更加优质的完成小麦的高产栽培、植保、收获等工作。小麦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要求从小麦生产的种子、整地效果、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方面面提高相关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与先进性,这需要农机生产及研究部门积极探索和突破技术瓶颈,确保农机技术复合和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仙萍.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2).

[2] 刘久玉. 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J]. 南方农机, 2018(10).

[3] 马广成.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0):29.

[4] 潘思辰.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其效益分析[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11):6.

[5] 王占军. 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探讨[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6(10):37.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特点发展趋势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