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与现实平分秋色

2019-11-01谷海慧

南方文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军旅新世纪散文

以大散文观念衡量,1990年代前的“迟开的花朵”①——军旅散文,在新世纪已经花繁叶茂、硕果累累。仿佛一夜春风,新世纪散文花开千树,无论在题材领域、作家群体构成,还是在独特精神价值、内在精神气质上,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征。虽然离开了战争这一最为独特的资源,但总体看,无论沉思历史还是观照现实,新世纪军旅散文在各个题材领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形成了稳定的多元叙事格局。在此格局中,军旅散文作家形成和丰富着自己的创作个性,既展现出多彩的军旅特色,也丰厚了军旅散文的艺术底蕴。

一、王宗仁、裘山山、杨献平等

人的西部军旅散文

新世纪,西部军旅散文是当代军旅散文最见成果的领域。这种判断不仅源于作品数量,更源于西部军旅散文对现实军营的深切关注,对当下军人精神世界的再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独有的遗世独立的孤高精神、不易驯服的野性、不被牵绊的自由自在、无需雕琢的自然朴拙。

新世纪以来,王宗仁出版了《情断无人区》(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太阳有泪》(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藏地兵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8)、《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8)、《与青藏线同行》(黄河出版社,2009)、《藏羚羊的那些事儿》(学林出版社,2010)等多部作品集。王宗仁散文是几代驻守青藏线的官兵生活与心灵的完美再现。他不但在“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壮丽苍凉的自然景物中,展现藏民和士兵的精神品格,而且融入自己深沉的哲学思考。青藏线上汽车兵的经历与当下边防生活见闻,让王宗仁的散文在时空穿梭中,找到了几代青藏线上的军人的共通情怀:战天斗地、甘守寂寞。翻开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一个个驻守在雪域高原的战士,在天和人的较量中,怎样超常地坚忍、顽强;在自己的岗位上,怎样默默地奉献、牺牲。读王宗仁的散文,既能体会到战士们苦中作乐的精神光芒,还能获得读小说的快乐。可谓一唱三叹,五味俱全。

在当代军旅散文写作群体中,裘山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新世纪以来,她在叙事散文领域成绩斐然,先后推出了《一个人的远行》(远方出版社,2003)、《百分之百纯棉》(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遥远的天堂》(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亲历五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从往事门前走过》(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等散文集。她的散文题材范围很广,其中最有影响、最具感染力的还是取材西藏官兵生活的作品。《遥远的天堂》是裘山山新世纪最具代表性的长篇纪实散文集,也是当代军旅散文的力作。《遥远的天堂》是一本大书。因为在裘山山笔下,平凡的军营生活蕴含了胸怀的博大、精神的伟大。这里,我们不仅看到:平均海拔三千六百米的“山南”、五十七公里内就从四千四百米下降到两千米的L乡某边防营;而且看到:驻守西藏多年却从来没去过拉萨的战士们,事先写好数封家信请山下战友定期邮给家人、朋友的军医,为战友们一个个“带电话”的出公差的战士,回家探亲时想到正在受苦的战友而突然间泪流满面的政委……裘山山讲述这些战士不是故事的故事,动人处在于不说大话,只陈述事实。而事实胜于雄辩,在广袤的雪域高原,“边界线不是纸上画出来的,是我们的士兵站出来的”②。他们的职业生涯看起来那么平凡,他们的日常生活看起来缺乏华彩,但他们的奉献与牺牲体现在对平凡的忍耐,对责任的担当。这使他们在精神上更单纯、更卓越、更接近“天堂”。就这样,裘山山的《遥远的天堂》写出了“大境界”,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的天堂与精神的神性。

杨献平是“原生态散文”写作理念的提出者,近年来掀起了一个“新散文运动”。新世纪,他的代表文集《中国的匈奴》(花城出版社,2010)、《沙漠之书》(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对于那些期望进入一个自己不知道的领域和体验中、期待一种惊喜的读者,杨献平植根于巴丹吉林沙漠的个人成长史,无疑是适合的。沙漠、戈壁、风沙、天空、时光、生命,這些有形与无形的事物,构成了杨献平沙漠中的个人生活。《苍天般的额济纳》《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等作品,都可以被视为一场宁静的生命之旅和作者诗意的内心游吟。由于不以完整故事为对象,杨献平行文跳跃、自由,毫不夸饰的真诚情感与诗性的语言又让他的文字充满了张力。

同样行走于边疆大地,卢一萍以《世界屋脊之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再现了自己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探察与思索。在《弥漫的香妃》《河流的勇气》《千年歌舞》等作品中,他仿佛是自然之灵的朝拜者,又如同一个历史遗存的考证者。他的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片广阔、神秘的地域,一些罕见的风俗,一种独特生存方式与精神信仰,也向我们证明了他对生命的参照、对大地的亲近和对世界的感知。通过文字,卢一萍让我们看到,他不停地行走,不停地参悟,走向繁盛也走向荒芜,面对人间也面对神祇。

凌仕江是带着灵性去阅读和书写雪域高原的。他笔下的西藏是有灵魂的,《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花城出版社,2004)、《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西藏的天堂时光》(地震出版社,2007)、《说好一起去西藏》(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等作品集,无一不彰显着西藏的内在诗意和作者的情感纯度。“西藏”与“军旅”,当这双重背景与凌仕江的诗心相遇,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文字有了生命和灵魂,即便苦难也带有唯美色彩。

因为“西部”的存在,因为青藏线上官兵的存在,因为王宗仁、裘山山等作家的存在,新世纪军旅散文中有了最贴近大地、最坚实有力、最荡气回肠的篇章——西部军旅散文。在西部军旅散文中,人类原初的朴拙、战天斗地的勇气,当代军人甘守寂寞的奉献、保家卫国的牺牲,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涤荡着我们的灵魂。我们可以为西部军旅散文中的主人公找到诸多形容词:剽悍、坚毅、勇敢、柔韧,却只能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动词:挺立。人的精神的挺立,必然成就西部军旅散文现在与未来的挺立。

二、徐光耀、郭建英、朱增泉、李存葆等

人的历史散文

历史是一部大书。它总要经由当事人记录、回忆,后来人翻检、续写、重写、点评。因此,在面对这部大书时,读者除了需要言之凿凿的“正史”“大历史”外,还永远会保持对智慧化、形象化、传奇化的文学书写的情有独钟。在新世纪军旅散文写作领域,这类书写以历史回忆散文与历史文化随笔的形式存在。

作为老军人、老党员、老革命、老作家,徐光耀20世纪的文坛影响主要来自《小兵张嘎》《平原烈火》小说创作。新世纪伊始,一篇近六万字的历史回忆散文《昨夜西风凋碧树》(《长城》,2000年第1期)及同名散文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让人们看到这位老作家直面历史沧桑的勇气、以史为鉴的责任意识,和坦荡、宽容的人格精神。这篇散文之所以引起关注,主要归功于其中的历史细节、知识分子情怀和生动叙事。首先,作为重要历史进程的亲历者,徐光耀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复述了反右运动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历史人物、历史细节。其次,作者对个人与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对困惑、无奈、无告情感体验的挖掘,对知识分子群体人格与家国命运的忧虑,都达到了相当深度。再次,《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在于提出警示,避免历史重演。最后,作品形象生动,叙事简洁,描写传神,笔法幽默。徐光耀在新世纪另有散文集《忘不死的河》(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与《昨夜西风凋碧树》一样,都是史学与美学价值兼具的作品。

徐光耀再现历史记忆的目的在于警醒后世,郭建英则更多在为青春、为时代定格。郭建英十四岁从戎,对部队和战士有着深厚的感情。2006年,年逾古稀的郭建英为我们呈上散文集《战争的碎片》(解放军出版社,2006)。《战争的碎片》是作者对自己大半生见闻、思想的集中检阅。全书分为六辑。六辑作品中最具军旅特色、也最富情感的,当属第一辑“死亡地带的演出”。“死亡地带的演出”是战火中的青春记录,那些极端情境下的经历、体验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历史和审美价值。郭建英散文以抒情笔法见长,文字考究轻灵,有何其芳《画梦录》之风。荒村、孤窗、夜火、寒霜等经常出现的意象构筑了其军旅散文拥有的神秘空灵之境。

同样是老军人、老党员、老作家,凌行正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成长。他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几十年革命工作见闻,新世纪以来,出版有长篇散文“军旅青春三部曲”:《感念西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铁血记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初踏疆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等。此外,他还著有《大决战:纵横中南》(与黎品纯合作,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他的散文在具有宝贵的资料价值的同时,展现了为信仰而奋斗的青春,表达了对和平的热爱与珍视。

徐光耀、郭建英、凌行正等老一代军旅作家在历史回忆散文中,力求更为自然、开放地还原历史情境,提供丰富感人的历史细节,以完成感情更饱满、文史价值兼备的文本,从而为革命历史叙事提供佐证。而军旅作家的历史文化随笔,则处处体现着当代军人的历史眼光、社会责任、文化关怀,彰显出宏阔清正的军人气派,因而在新世纪军旅散文中独放异彩。

朱增泉一向以历史文化随笔彰显创作个性。新世纪以来,朱增泉出版有《西部随笔》(作家出版社,2002)、《边墙·雪峰·飞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战争史笔记(上古—秦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战争史笔记(三国—隋唐)》(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战争史笔记(五代—宋辽金夏)》(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战争史笔记(元—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战争史笔记(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等。其中,《战争史笔记》洋洋五卷,进行了一次跨文体写作,显示了作家对历史材料的谙熟、对军事战略的洞见,对家国兴亡的沉思。在朱向前教授看来,《战争史笔记》的思想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具有盛世危言的思想品格;具有庖丁解牛的艺术风范;而且还只是“一条刚刚露出脊背的大鲸”。除了鸿篇巨制的中国战争史笔记,朱增泉取材现代战争,讨论海湾战事、中东危機、大国暴力的散文,指点江山,大开大阖,极具个性。在饱含着激越的情感解读古人的同时,他也在用自己的开阔胸襟审视某些当代人的精神人格和文化品性。

新世纪以来,李存葆继续保持创作活力,不断有新作问世。世纪之交,李存葆相继发表了《沂蒙匪事》(《十月》2000年第1 期)、《飘逝的绝唱》(《十月》2000年第3期)、《国虫》(《十月》2001年第2期)、《东方之神》(《十月》2002年第4期)等系列散文,受到愈来愈广泛的瞩目。随后,李存葆相继出版了《大河遗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绿色天书》(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最后的野象谷》(学林出版社,2009)等多部散文集。近些年,他的长篇散文《呼伦贝尔记忆》(《前卫文学》2011年第6期)、《渐行渐远的滋味》(《十月》2012年第5期)再次引起反响。《呼伦贝尔记忆》以呼伦贝尔草原上活跃过的少数民族历史为书写对象,再现了马背上的民族那些铁骑征伐的人物、富民强国的智慧,以及北魏时期佛教造像、碑文书法的创新。在对草原文明、游牧文化的记录中,李存葆的“呼伦贝尔记忆”是民族文化记忆,是在传统文化失忆的年代“守住中华文化之根”的依托。《渐行渐远的滋味》呈现的也是一种文化记忆。在这篇三万八千字的长文中,李存葆通过味觉记忆回顾了家乡——齐鲁大地——各种食物的滋味。从节气到风俗,从味道到世道,李存葆历数造物主慷慨馈赠人类神奇创造的同时,一直在突出“渐行渐远”这个关键词。整体看,李存葆的历史文化散文是在“大文化”视野下,对人类文明进程中不文明现象的普遍考量,是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和实现精神自救探寻方向。深沉的情感、有节奏的叙事、考究的语言、精当的修辞,共同构筑了李存葆历史文化随笔独特的魅力空间。

三、朱秀海、周大新、唐韵等

“中生代”作家的写作

“中生代”军旅作家特指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力旺盛且取得一定成绩的中年作家,他们是军旅文学坚实的中坚力量。朱秀海、周大新、侯健飞、唐韵等人的散文写作集中展现了“中生代”军旅作家的风采。

军旅“中生代”小说家中,朱秀海的散文丝毫不比他的小说逊色。他写人形象丰滿、叙事富于张力、传情真挚动人、论学见地独到。朱秀海新世纪出版的散文集有《行色匆匆》(春风文艺出版社,2011)、《山在山的深处》(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等。首先,身为军人,不可复制的个人军旅经历和耳闻目睹的当下官兵生活是朱秀海散文题中之意。《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日武汉大雪》和《海补南沙》是其此类作品的代表。其次,对那些驰骋疆场的前辈,朱秀海也给以深情的注目。《向时常想念的人告别——〈音乐会〉余绪》、《杨靖宇将军的最后一战》是对东北抗联志士的纪念。注意,朱秀海用了“想念”而不是其他动词,因为他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那种对亲人才有的亲近与动情,使作品在表达对血气、勇气、骨气的敬意的同时,还有格外深挚的柔情。以文字的形式向想念的人告别,其实是一次更为庄重的纪念。再次,作为作家的朱秀海,在散文中还经常展现其文人、书生面貌。《三重印象下的俄罗斯》《走过冈察洛娃家的旧宅》《天下无书,唯有闲书》等作品即代表。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文化人、一个艺术家在寻找自己的心灵对话者。他的对话属于文学又超越文学,在身份认同中等待隔代的回声。

另一位在散文领域有影响的军旅“中生代”小说家是周大新。新世纪以来,周大新文集《我们会遇到什么》(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中收入的作品以及一些散见于文学期刊、报纸的作品,可谓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但多与文学创作体验相关。其中,《简论“窥视欲”》《摸进人性之洞》《人的内心世界》等,围绕“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深入浅出地论析人类历史、欲望与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的关系。《卡尔维诺的启示》《春夏阅读笔记》等,则从个人阅读体验出发,分享自己对小说叙事、结构、魅力、语言等的个人见解。《去看战场》《回眸“罗马和平”》等作品访古探幽,引发历史遐思、自由想象,进而表达现实关怀。《藏书的地方》《西安求学忆》则是周大新的个人生活记录。周大新散文更多呈现的是一个小说家看待世界、人类、人生和文学的方式,一个参与文学创作与建设的作家的独特文学思考和审美取向。他的作品行云流水、笔到意到、文风活泼,形象感强,可读性强。

侯健飞以《回鹿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引起广泛关注。这部作品既是儿子对父亲情感生活的记录,也是一个退伍军人平凡艰辛生活的再现,同时也可被看作是若干默默无闻的老兵的生活缩影。因为本着“不一定发表,就给自己看看”的出发点,这部近二十万言的长篇回忆散文诚实、朴素。退伍回归农民本位的父亲贫穷、一事无成。仿佛天生就该如此,父亲默默忍受命运给他的所有磨难,从不为自己辩白。当多少了解到父亲戎马生涯中的一些戏剧性遭遇,知道堂兄、二伯都是烈士等家族秘密时,父亲的日子已经不多,儿子也没有做更多追索。因为,在一个当过兵的普通农民漫长的日常艰辛中,过去的光辉无法照耀他现实的路,时代与命运造成的错失也无法被补救。我们看到的是这个老兵黯淡而坚忍的一生,他生命中最有光亮的时光从未获得关注,也从未在人前展示。而这,就是评论家殷实所看到的尘埃一样卑微的父亲们和“无功而返”的军人们。殷实说:“作品最大的启发意义在于:我们当善待无名之辈。”③的确,《回鹿山》的价值就在于它以别样的视角,以一个儿子人到中年后的疼痛和悔悟,给无法获得历史郑重书写的无名之辈以深情凝视,以一个当代军人的情怀,给无功而返的老兵应有的敬意。

通常而言,相对于男作家,女作家对历史文化等厚重话题的兴趣较弱。军旅女作家唐韵却是个例外。唐韵的创作题材比较广泛、风格比较多样,既有表达细腻情感的轻盈文字,也有凝视历史文化的十足中气。新世纪,唐韵出版有《左岸的黄河》(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一个人的藏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北中国的另一种时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人文青海》(广东旅游出版社,2009)等文集。《谁为暴力屈膝》(《散文》,2002年第7期)是唐韵历史文化随笔中被关注最多的一篇,可视为其代表作。作品依据丰富的史料和历史复原的想象力,将一个在仇恨和耻辱中顽强成长,因而怀疑、冷血、残暴的铁木真,形神毕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然而,让成吉思汗走下神坛并非她的唯一目的,虽然仅此已经足见作者内在的刚硬和犀利。唐韵的最终目的是让历史服务于当下,在对成吉思汗英雄形象的重新审视中,完成对当代人的思想祛魅。

其他“中生代”军旅作家如项小米、阎连科、韩静霆等,在散文写作领域也颇有收获。项小米新世纪散文写作建立于史料研究的基础上。阎连科继续在叙事散文领域娓娓而诉,《我与父辈》(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北京,最后的纪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一个人的三条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等文集里的作品保持了他一贯的风格,真诚、深挚又婉丽、灵动。韩静霆的《病榻观叶》(《散文》2000年第3期)等作品,则看似皆兴之所至,信手拈来,但皆耐读耐品。

四、王龙、王凯等“新生代”军旅散文

任何时代、任何类型的文学的发展,都离不开代际成长的推动。军旅散文领域,王龙、王凯、兰宁远、朱寒汛等70后、80后新生代作家新世纪的创作,繁荣了军旅散文生态,增添了军旅散文的活力与趣味。

作为后起之秀,王龙的历史文化随笔丝毫不逊于前辈。他以中西对比的独特视角,从历史钩沉中追思中华民族命运。《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华文出版社,2010)一书,既可看作一部历史文化随笔集,也可以视为对国运民生的自足、整体讨论。他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托,却未被资料淹没,而是自如驾驭史料,并从史料深处走出,让我们看到一个有着历史追问的冷静和文化关怀的热情的青年,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文化自觉,完成了自己激情内敛但深情无限的中西比照与强国呼唤。他的作品动辄几万言,但纵横开阖、气势磅礴、气韵生动、文笔流丽,全无赘述之感。

青年作家王凯是军旅中短篇小说领域升起的新星,他的散文数量虽不多,但皆故事丰满,情感深厚,叙事从容。无论谈创作还是生活,无论写战友还是家人,除了个性化的经历和感受,王凯作品最动人的是真诚、含蓄。即便写到最易放任感情的老兵退伍段落,他的忧伤也隐而不发,叙述亦不急不缓。《军校真是个挺适合成长的地方》不重写生活故事,而重写“成长”历程。《陌生的故乡和熟悉的异乡》《父亲母亲姐姐以及与文学的关系》《无比巨大又让我爱恨交加的北京》等作品,也无一不情真意挚,静水流深。

朱寒汛是军旅80后散文写作者的代表。他的散文不重叙事重写心,心有多大边际,文字就有多長触角。无边的想象和梦境状态使得朱寒汛的散文在形式上更像自言自语。与其他军旅作家的作品相比,它们虽不乏内在的激情与豪迈,但更是一颗敏感的心灵在与青春、梦想的对视中,对自己的诘问,给自己的安抚与交代。从2003年的《低下头是人间——感觉四篇》《幻听·幻视》、2004年的《醒》到2009年的《山中·梦》,我们看到一个少年天马行空的臆想,看到旺盛青春旁逸斜出的恣肆,看到梦境般的现实和现实般的梦境。而在《湘西行》《我看莫言》《柳建伟作品之我见》《给美好一记耳光》等评论中外作家的随笔中,朱寒汛以自己的文学心灵贴近了沈从文、莫言、柳建伟、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心灵。

兰宁远是军旅剧作家,同时也是近年名声渐起的散文作家,他新世纪出版有散文集《守望天堂》(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霓虹烈焰》(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出生、成长于呼和浩特的他,以故乡、草原为精神出发点,也以此为心灵皈依,成就了自己的“天堂”系列散文。兰宁远散文的魅力在于:活跃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是他的故土、乡人,而且是与草原相生相息的民族性格,是内心的勇敢、狂风和自由,是生命与草原精神的同构,也是军旅气质下的英雄向往。

五、刘亚洲、张心阳等人的杂文

刘亚洲以小说、报告文学创作为主,但也涉猎散文,他的散文篇数不多,却因“跨文体写作”而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就发表了《烟坟》《关于历史》《给儿子的一封信》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他的作品立意深远,文风刚健,严谨有力,明快开阔,富有军人气质。

因为既是将军中的作家,又是作家中的将军,刘亚洲的所思所想、所谈所议远远超出了文学范畴。90年代以来,刘亚洲对军事战略思想、国计民生问题表现出浓厚、持久的兴趣,发表了一系列社会评论、演讲,这些兼及政治制度、军事战略的作品具有跨学科、跨文体性质。虽然在将其归类时我们很费斟酌,但其具备大格局、大气象、大见识的“跨文体写作”着实值得阅读和研究。

刘亚洲的“跨文体写作”具有三个特点。第一,讨论的都是大问题、真问题。我们不妨略观其作品题目:《金门战役检讨》《大国策》《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甲申再祭》《美国真正的可怕之处在哪儿?》《百岁空军》《农民问题》《谈谈教育改革》……仅这些题目,就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思想家的韬略和作家的赤子之心。刘亚洲所关注和讨论的,都是有千钧之力的问题。这些问题无关一时一事,不是社会新闻或热点,而是关系中国军事战略、历史发展、国势民心、文化精神等具有持久价值的问题。第二,敢说真话,有胆有识。刘亚洲说过:“我追求真实。真实是我的生命。我可以有讲不出的真话,但不能讲假话。”(《谈谈教育改革》)因为始终保持着革新意识、前卫思想、批判精神,刘亚洲作品从不说空话套话。面对问题,他从不蜻蜓点水,而一定会层层剥笋、直逼要害。第三,深情沉郁,文风雄健,文采斐然。刘亚洲的“跨文体写作”是情、智、事、理的统一。他的作品总是充满沉郁而又节制的感情,在夹叙夹议中,他对民族、国家、人民、军队的深情如水般自由流淌,填满了结构大开大阖后的文本缝隙。此外,刘亚洲还特别擅长用文学的手法评说历史,形象的修辞往往让历史叙述更为明晰生动,令人既忍俊不禁又拍案叫绝。因为格外宽广、锐利,刘亚洲的系列作品也曾引来争议。不过,他居安思危的良苦用心已经引起了多方重视。在《甲申再祭》中,刘亚洲说:“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历史。我想说:‘一切当代史都很难跳出历史(一切当代史都会对应历史)。我还想说:为了明天而逼迫历史。”这应该就是刘亚洲作品的核心意识,是其借助“跨文体写作”实现强军梦强国梦的理想所在。

新世纪,张心阳出版了《带毒的亲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中国杂文百部2:张心阳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等杂文集。张心阳最富影响的杂文是重新审视苏联政治人物和政治生活的系列作品。张心阳之所以对苏联问题如此关注,原因在于他“以史为鉴”的历史责任意识和军人使命感。除了研究、讨论苏联问题,张心阳杂文还触及了当下民生状况、传统文化精神等更为广泛的话题。譬如《建房的土地是谁的》、《崇尚愚蠢》等作品中,也处处可见张心阳敏锐的目光、犀利的发现、精准的分析、勇敢的呼喊。

李庚辰是军旅杂文界的一面旗帜。新世纪以来,他勤于笔耕,发表了《“喝酒”就是“工作”》《领导干部的涵义》《当好民间“外交官”》《想起卢奇的狗》。此外,还有《太平洋战争日本战败秘史》(与赵尚朴合作)系列长篇纪实文学。读李庚辰杂文集,如同读一本文史社会知识百科书,他长于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同时,他常怀忧心,敢于褒贬。张雨生在杂文写作上的贡献主要有二:第一,提出了“乡土杂文”观念,并身体力行,影响、带动了一批人的写作。《山水文脉》(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等文集即其杂文观念的实践。第二,作品有个性、有见地、有趣味。杨庆春也是有广泛影响的军旅杂文家。他出版了杂文随笔集《一种逻辑常有理》(黄河出版社,1999)、《醒后吐真言》(商务印书馆,2013)等。陈鲁民的杂文也有很好的口碑。他作品多短制,妙语常连珠。虽有过于贴近热点之嫌,倒也尤见作家赤胆热肠。

作为时代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军旅作家的杂文参与了对社会问题的讨论。这里,有勇敢的呐喊、真诚的热爱、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坚持。虽然有些作家的有些杂文与时评难分你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杂文的文体特性,但在对正义良知的维护、对歪风邪气的匡正、对世道人心的补救、对文学元气的补充上,军旅作家的杂文依然功不可没。

整体看来,军旅经历与当下生活的丰富多彩,为新世纪军旅散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西部散文的坚韧姿态、历史散文的独特价值、军旅“中生代”小说家在日常领域的散文式“散步”、“新生代”军旅作家饱含新鲜度和真诚度的自我表达、业余作者多样化的写作等,使新世纪军旅散文创作呈现一派生机,丰富了当代散文题材类型与美学趣味。

【注释】

①“迟开的花朵”是朱向前对20世纪军旅散文发展状况的判断。朱向前认为:20世纪90年代,军旅散文之花才袅袅开放。较之于其他文体的当代发展,实为“迟”。朱向前:《迟开的花朵——军旅散文五十年述略》,《文艺报》1999年9月9日。

②裘山山:《沙盘》,见裘山山《遥远的天堂》,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第167页。

③殷实:《假如军人无功而返(跋)》,见侯健飞《回鹿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第265页。

[谷海慧,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本文选自朱向前主编《中国军旅文学史(1949—2019)》,江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版]

猜你喜欢

军旅新世纪散文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一位军旅书法家的慈善情怀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本期主题:军旅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SKAP秋冬军酷系列新品上市
酷图爆语(5)